APP下载

“齐白石自省”讲评

2016-08-04尹会景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6年4期
关键词:赞誉齐白石论点

尹会景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天,诗人艾青带着一幅画来请求已88岁高龄的齐白石鉴别真伪。仔细看了看,齐白石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艾青走后,齐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深夜,儿子发现父亲正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儿子不解:“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

齐白石答道:“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见年轻时画的一幅画,才猛然惊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所以还要认真练习,自己管住自己啊。”

此后,即便年龄越来越大,齐白石还是坚持每天画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材料讲述的是著名画家齐白石看到自己年轻时的画作,反省自己为名誉所蒙蔽,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从而重新认真练习的故事。这个材料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齐白石老人的自省精神,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但关注的角度不同,可写的内容就不同:如从常人的角度看来,可谈要培养自省的品质;从齐白石这样德高望重的大师角度看来,可谈面对荣誉、地位以及别人的赞誉要自省不足,永远进取;从齐白石四十多岁开始学画,且越到晚年画功越深,大器晚成的角度看来,可谈自省的价值。如此方可写得精准深入,而非泛泛而谈。

【考场作文】

没有自省岂得贤? 崔巧萱

当漫天的赞誉铺卷而来,我们是否还能坚持那个最初的自己?是否会湮没在追捧声中,迷失了方向?

林清玄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要拥有一颗时刻自省的心,方能活出一份别样的美丽,活出一个不改初衷的人生。

赞誉面前,看远,才能览物于胸,走向卓越。

齐白石老人在盛名之时静下心来一笔一画描红,何尝不是人生的大智慧呢?声望纷沓而来之时,他懂得潜心自省,安抚那颗被荣誉弄得飘飘然的心,绷紧那根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弦,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才使他的名字在历史的丰碑上永垂不朽。

赞誉面前,看透,才能洞若观火,走向智慧的高地。

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集万千崇敬于一身,美貌与智慧并重。有的人止于勇,以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她本可以止于令人艳羡的美貌,转身投入温柔富贵乡,抑或是止于夺取诺贝尔奖的桂冠,不再忍受酸碱的腐蚀,辐射的侵扰,但是她进取的脚步从未停止。赞誉声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她守住内心的平静,稳步向前,演绎跨越百年的美丽。

赞誉面前,看淡,才能超然物外,演绎传奇。

杨丽萍,那个从云南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娇小的白族女子,完全可以凭借《雀之灵》《两棵树》等作品满足于“中国当代知名度最高的舞蹈家之一”的赞誉,然而,在好评如潮,称赞不绝于耳时,她的脚步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懈怠,她走遍西藏,致力于拯救民间文化,将大型原生态歌舞《藏谜》搬上舞台,对赞誉她不放在心上,舞蹈才是她终身的信仰。

有时声望越高,就越容易被外界的赞誉弄得飘飘然,而这些又蒙蔽了多少人的双眼,我们需要留一只眼睛给内心,能时时自省。千万不要以为有本证书就是大师,有些技巧便是专家,有些知识便是教授……人心已太过浮躁,需要让自己在自省中沉淀,在自省中坚持,在自省中提升。

如果我们都能不为名利所扰,不为追捧所束缚,不为夸赞迷失自我,始终坚持反省的态度,认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并坚定如初的去努力,那么,这个社会,浮躁就会少些,沉稳进取之风就会扑面而来。

看淡一切,一心朝顶峰攀爬,超然物外。

本文开头紧扣材料提出问题,发人深省,接着引用林清玄的话,回答问题,并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提出三个分论点,并分别以齐白石、居里夫人和杨丽萍为论据,论证分论点,而且每个分论点叙述完毕都能紧扣中心论点恰到好处地加以分析议论。文章到此还没有结束,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又能针对现实,发表议论,指出现实社会中一些“人心已太过浮躁”的现象,“以为有本证书就是大师,有些技巧便是专家”,针砭时弊,切中肯綮。结尾重申论点,发出号召,收束有力。教师亮分:内容19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一类中)

赞誉面前,自省至上 杨玉清

世间多纷扰,正如冰心曾说:“大风起了,秋虫的鸣声都熄了。”

其实,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平淡的生命突然被众多华丽的辞藻所包围,也许是溢美之词,也许是光环荣耀,人们或是乐享其中,抑或是敛声自傲,在自己的世界中迷失,又有几人坚持不饮那狂泉水,坚持在风中用自己的内心高歌?

当外界的溢美之词乘势而来,赞誉之声呼啸而过,只有自省,才能将高贵的品格完美绽放。

呼啸的劲风刮过,我们确实能捕捉到几声绝唱。莫言,他成功地圆了中国人的文学梦想,圆了中国文学人的诺奖梦想。在文学处境尴尬的环境下,他的成功重新燃起了我们对文学的希望与狂热。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独树一帜的大家,在众人的赞誉面前,在数盏闪光灯面前丝毫不摆大师架子,有时他会说自己是个写小说的,甚至不太愿意用小说家这样的字眼,从当初的文学青年一步步走到今天,他时常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头脑的冷静。不得不说,一流人物在人格方面的光辉和他在专业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样让人敬仰。

在赞誉面前,自省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在自省中成长,在自省中高歌,歌之坠地,则凝作金石;歌之入海,则幻成蚌珠;歌入行云,则化为虹霓。风之愈劲,则歌之愈高。然而却也有些人,在风中关闭了自己嘹亮的声嗓。

据《旧唐书》记载,杨炯11岁就被举为神童,然而神童却不好当,十个神童有九个要被赞誉捧杀,被声名扼杀。后来的杨炯醉心于虚名的追求。过多的赞誉,过度的吹嘘,总容易让心蒙上浮躁的纱,少了自知,忘了进取,在志得意满中荒废日月,任虚名碾碎了曾经的豪情,赞誉吹捧冰封了往日的理想。如若他面对赞誉,能如齐白石般幡然醒悟,赞誉面前,不忘自省,也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后人的喟叹。

人生总有沉溺风中之时,适时自省而不乐享其中,明确认知而不随波逐流,在风中不懈努力,让内心的高歌成为时间的绝唱。

一念自省,一念升华,赞誉面前,自省至上。

点评

本文开头由冰心之言引出世间诸多面对赞誉不能自省之乱象,进而乘势亮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采用正反对照式结构,以莫言和杨炯一正一反两个典例证明中心论点。结尾重申中心论点“赞誉面前,自省至上”。全文结构谨严,语言文采斐然。

教师亮分:内容18分+表达18分+发展等级18分=54分(一类中)

名而不骄者鲜 赵于畅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庄子

白石老人88岁高龄依旧坚持画画,而世间却有许多方仲永式的神童最终碌碌无为,何也?

面对赞誉,非努力无以前进,非反省无以提高。

他们做到了。

“我哪有什么成就,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面对赞赏,牛顿如是说。是的,成功固然有它的辉煌,但毕竟也已是过去式,而对于鲜花和掌声,我们要时时不忘自省。

形形色色的奖状及名誉博士授予证书,雪片一样地飞到爱因斯坦眼前,他将他们锁到一个箱子里,甚至没有看上一眼。赞誉面前,他始终不迷失自己,甚至面对以色列人民拥戴奉上的镶满宝石的王冠,他依然是轻轻摇头,赞誉面前,始终清醒。

如果说是伟大之中永远保持的那份普通平静的心态,使他们走上智慧的高地,那么,还有一些人在普通中,不忘时时自省,成就了一个普通者的伟大。

鲜血、黄沙、军革,就在如此条件下成就了现实版的许三多——“中国枪王”何祥美。当他的名字开始在军营中传颂,当各大报纸争相报道这个军魂,当各种赞誉铺天盖地地袭来,他依旧以一个普通军人的姿势站立于祖国边疆。他仍然把全部的心思用在钻研枪支上,仍然在武装越野后喉咙要喷火的情况下推掉递来的水,所以,他可以将圆石子放在枪管上两小时不掉下来,他可以在瞄准目标时五分钟不眨眼,他可以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一分钟之内找到目标,他用最普通的行动诠释最伟大的人格!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追捧声中,勿忘自省,是一种对自身能力的更高约束。不论伟大还是普通,不论声名远扬还是默默无闻,人人都应时时自省。《孙子兵法》有言:“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因为一点点小成就而不知前路,有多少人被外界追捧得失去了内心最初的方向,又有多少人在赞誉的飘飘然中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浮躁满足。

最近频传一些当红艺人吸毒,高端知识分子学术抄袭的报道,想必他们和仲永一样,缺少了一种不断自省不断追求的精神,缺少了一颗不为溢美之词蒙蔽双眼的赤子之心。

想想我们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候:取得一点成绩,受到一些赞誉,就欣喜狂傲,飘飘度日?我们当时刻反省,不断砥砺自己,这样,为学者当有所成,为官者当有所建树。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愿人人都能拥有一颗自省之心,不让赞誉名利成为自己的牵绊,活出圆满人生。

点评

本文开头以白石老人和方仲永对举发问提出中心论点“面对赞誉,非努力无以前进,非反省无以提高”。主体部分以“他们做到了”为统领,列举了牛顿、爱因斯坦两个伟人和何祥美一个普通人这三个典例论证中心论点;接着又联系现实,从反面列举当今社会中“在赞誉的飘飘然中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浮躁满足”的现象,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结尾由人及己,并引老子名言发出号召。全文条理清晰,思路流畅,论证有力,旁征博引,可谓议论文之典范。

教师亮分:内容19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19分=57分(一类上)

猜你喜欢

赞誉齐白石论点
被赞誉有什么坏处
拜门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齐白石画蝉
齐白石画螃蟹
汉字说“理”
齐白石的半截虾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