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康兴业公司:抗战时期西南地区企业的历史典型
2016-08-04高远
高远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川康兴业公司:抗战时期西南地区企业的历史典型
高远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摘要川康兴业公司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政府和川康两省为“巩固战略后方根据地、发展川康地区经济”而联合组建的省营公司。其主要经营活动为投资金融事业、兴办现代工商实业;特点有投资广泛、偏重重点产业、部门等。川康兴业公司对川康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经营模式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川康兴业公司;投资经营;区域经济发展
川康兴业公司是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全国资本额最大的省营企业,是战时国民党政府为巩固川康“首善之区”、促进川康两省的经济建设而设立的一个重要机构。它的存在,对抗战期间及战后川康两省乃至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迄今为止,对其研究尚付之阙如,个别文献甚至将该公司视为官僚投机机构或争权夺利的产物,①如《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一书,就认为川康兴业公司是一个“从事商业投机取巧豪夺起家”的公司。详见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1:1330;曾任川康兴业公司的总经理邓汉祥在1962年4月写的文章里,也认为该公司是国民党官场争权夺利的产物,评价颇有微辞。详见邓汉祥.抗战时期的川康兴业公司[G]//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经济)(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018-1020.其观点颇值得商榷。鉴于此,笔者根据档案资料,并结合当时的报刊等史料对该公司的兴革及其运作机制、经营活动及特点、企业组织系统与管理体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等方面作初步探讨,以期有裨于这一时期企业的研究。
一、川康兴业公司的成立及其运作机制
(—)公司成立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西南地区成为国民政府的战略复兴基地,其政治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川康两省以其拱卫陪都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为国民政府当局和国人所注目,持久抗战必建川康,逐渐成为各界的共识。在蒋介石的推动下,1939年5月于国民参政会内部成立了川康建设期成会。不久,川康两省又组建了川康经济建设委员会,专门负责设计、审议、协助、联系川康经济建设。该委员会由川康两省党政军当局及专家耆宿80余人组成,蒋介石亲自任委员长。为实施川康经济建设委员会制定的川康建设计划,国民政府和川康两省于1942年2月1日联合成立了川康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川康兴业公司采取官商合办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形式,“定名为川康兴业特种股份有限公司”[1](简称川康兴业公司)。所谓特种有限股份公司,依照国民政府公司法及特种股份有限公司条例的规定,即是“由政府机关组成,准许本国人民或外国人民或国人认股之股份有限公司”。[2]公司成立的宗旨是“经营及协助川康各项实业,促进川康经济建设委员会计划之实施”。[3]公司股本总额为法币7000万,分70万股,每股100元,40万股为公股,占全股份的65.9564%,由国库认购30股,四川省政府认购7万股,西康省政府认购3万股,其余30万股为商股,占全部股份的34.0436%。商股包括了官商合营机构的股份(如商股参加的省银行、县银行)、以私人名义的投资、各县向民间代募的资金[4]。川康兴业公司发行记名式股票,股息定为6%,年终决算,每届支付股息先商股后官股。[5]川康兴业公司设总公司于重庆市神仙洞,并在万县和上海设有办事处。公司从成立到1949年12月被西南军政委员会接收,存在近8年时间。和许多大后方企业一样,川康兴业公司在抗战时期事业较为兴旺,战后较为萧条,但还能维持发展。公司成立之初有员工220人[6],首任董事长为张群,总经理邓汉祥,总稽核陈介生。1944年6月陈介生辞去总稽核,由彭革陈继任。1945年11月邓汉祥辞职,由胡子昂担任公司总经理。[7]1948年张群辞去董事长,由胡子昂继任,顾鹤皋任总经理。1949年3月顾辞职,总经理由彭革陈兼任。公司前期主要经营金融投资、合资兴办公司,后期(战后)主要以从事桐油、羊毛贸易为主。
(二)公司运作机制
1.组织系统
川康兴业公司是按照国民政府公司法及特种有限股份公司条例组织起来的,公司治理体现了现代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最高权力机关为股东大会,下设董事会和监察会。董事会为股东大会的执行机关,设董事27人,内15人由行政院及川康两省政府指派,其余12人由商股股东于50股以上之股东中票选,任期三年,连选得连任。董事会闭会期间,由常务董事会代行其职权。常务董事会设常务董事11人,由行政院就公股董事中指定6人,其余5人由商股董事互选,并由行政院就公股常务董事中指定一人为董事长,商股常务董事互选一人为副董事长。常务董事会下设总经理,协理(即副总经理)和总稽核。总经理、协理之下分设秘书室、业务处和技术室。监察会由11人组成,内6人由行政院及川康两省政府指派,其余5人由商股股东于商股在20股以上之股东中票选。设常驻监察人一人,由监察人互推产生。川康兴业公司整个组织系统体现了在股东大会权力机构之下,执行机构董事会和监督机构监察会及董事会之下总经理、协理与稽核处的权力制约与合作的关系。公司经常性的议事会议是常务董事会和董监联席会,对会议的召开有严格的出席人数规定和较规范的表决程序。
2.管理机制
第一,专门人才的任用。川康兴业公司从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各处(室)主任到一般职员,会集了许多懂技术会管理、具有较高素质的经济人才。如第二任董事长胡子昂、官股常务董事顾翊群、秦汾、卢作孚,官股监察人陈介生,商股董监钱永铭、刘航琛、何北衡、戴自牧、孙越崎、税西恒等都是深谙实业管理或有技术专长的川康工商界名流,董事会主任秘书雷鸿堃系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研究院毕业生。下面的处(室)领导人基本上也都接受过较高的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的正规教育。如公司业务处主任罗家选是美国俄亥俄大学商学学士。会计室主任朱起蛰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纽约大学商学系留学生。技术室主任税西恒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获得国家工程师职称。稽核处主任陈英兢系英国伯明翰大学会计学硕士。[8]
第二,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川康兴业公司为了鼓励员工干事创业,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公司依据《川康兴业特种股份有限公司职员考绩办法》,把公司职员考核分勤惰、工作成绩、品性、学识、体格等具体的项目,并把考核结果进行量化,按得分分为甲、乙、丙、丁、戊等级别。对于表现突出、成绩卓著者直接给予记功或奖励。如对“操守廉洁有事实证明者”、“对公司业务及管理方法有良好之建议经实行有效者”、“研究特殊问题有心得而对公司业务有所裨益者”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9]并严格执行。如民国31年考核后对罗国均、廖育原、汪葆初、田东波、姜友于等人给予1000 至5000元的奖励,还给予罗国均晋级提拔。[10]同时公司对于考绩不合格的员工,按照制度予以惩罚,包括罚薪、降级直至除名。
第三,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开展。川康兴业公司制定了《川康兴业特种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及经济研究奖励办法草案》。如根据业务的需要派遣高级人员赴国外学习调研,每年派出一名专业人才到国外留学两年。此外公司还在电机、农林、矿业、工商管理、土木专科职业学校设立专门人才奖学金,资助学生的学业,一直到学生毕业。受资助的学生学习期间,有向公司提供有关公司发展的研究课题、毕业后到公司服务两年的义务[11]。用这种办法公司可以引进智力资源,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了培养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公司建立了讲习会制度。公司利用业余时间,每两周一次,邀请专业人员给会员讲课,要求全公司员工都入会参加听课学习。讲课内容包括精神讲话、经济形势、工商常识等方面。另外,公司还高薪聘请企业能人和专业人才做顾问。川康兴业公司管理层比较重视公司内外的学术研究和交流,经常组织或派人参加学术沙龙——重庆星五聚餐会,与经济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公司还创办了自己的学术刊物——《川康兴业月刊》。该刊物作为学术讨论的阵地,刊登经济专家、经济部门人士撰写的论文,内容包括“川康经济建设之计划、经济事项之调查统计、经济现势之动态及专门学术论著等”。[12]
第四,决策程序。川康兴业公司成立以后,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市场物价波动剧烈,投资经营的风险很大,加上公司资金的不足,因此公司对所做出的决策采取审慎的态度。在其业务报告书中,常用“力求保守,待机而作”、“未敢冒然订约”[13]的语句来说明决策时的态度。公司在决定投资经营某一项目之前,注重市场调研,常派业务部、技术部专门人员先作事前调查,写出书面调研报告,提交董事会或董监联席会研究后决定。如在1942年5 月6日的川康兴业公司第八次常务董事会议上,对渝鑫钢铁厂要求替其垫款购料的提案,经调查该厂符合投资条件被通过,而对中孚油料厂的类似要求,经调研不符合条件而被否决。[14]
二、川康兴业公司的主要经营活动及特点
川康兴业公司业务的开展方式是“直接独资经营或倡设公司经营,或对于已成立之事业加入股本,或贷借资金协助其发展”。[15]
表1 川康兴业公司成立前5个月垫款代办原料情况表
(—)主要经营活动
1.从事金融投资
公司成立后,金融市场动荡,通货膨胀加剧。根据形势的变化,公司经董监联席会议决定,对原来吸引游资扶助民营事业的计划作了调整,采用简便易行、为各方所申请的“垫款代办原料”开展业务。此业务主要集中在公司成立前5个月,这一时期公司为中国植物油料厂、中国建业公司等十一个单位垫款购料达2230万元(见表1)。
公司垫款为别的公司代办原料,只向客户收取很低的利息,这对川康民营事业的发展裨益很大,但因为物价上涨原因,等到收回垫款时购买力大为减少,公司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因此公司决定由垫款代办原料转向投资办企业。据1942年度公司的业务报告显示,前几个月的所垫各款“因货币购买力变动之结果,势难保护原值,且办理数月,仍不能树立本公司事业基础,殊不足达成所负使命,于是转而注重于产业投资。”[16]
2.兴办工商实业
第一,合资办公司。川康兴业公司为“树立公司事业基础”,完成其使命,从1942年8月起,把投资的重点转向产业领域。根据公司投资简则的规定,凡参加投资的事业,就视为川康兴业公司合办的事业。按照此标准,根据档案记载,笔者将1942年8月到1949年10月川康兴业公司合资兴办事业的10个单位的情况统计见表2。
川康兴业公司作为股东根据投资的多少,参与合办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分红。对于有些公司,川康兴业公司作为大股东和公司成立发起人,成为它们的母公司或领导机构。如四川机械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是四川省政府和川康兴业公司合办,有员工200百多人。[17]川康兴业公司出资2270万元(1945年增资后),占总股本的85.7%,成为公司的母公司。四川机械公司是川康公司投资最大的单位,也是当时川西北最大的机械工厂,从事制造及修理小型动力机、无线电机及农工水利各种工作机械。
第二,兴办独资企业。川康兴业公司所属的独资公司不多,唯一的独资企业是炼油厂。1942年川康兴业公司投资350万元,将重庆大陆化学制造公司所办炼油全部资产及设备作价收买,加以扩充独自设一炼油厂,以桐油为原料提炼代汽油,代柴油及煤油等项。该厂还做炼制油漆的试验,以期建立战后桐油工业的基础。
第三,开展贸易流通。川康兴业公司在投资生产事业的同时,依照公司“以商养工”营业计划,还经营贸易业务。[18]主要有:公司购买桐油,以适当价格供给各厂家炼制代汽油之用。战后,后方工业萎缩,川康兴业公司所投资的公司效益不佳,桐油出口贸易成了公司业务的重要内容。另外,公司与四川农业公司合组运销部,在法令许可范围内,以安县茶叶运赴松潘换取羊毛,又委托四川农业公司与西康毛革公司分别代购灌毛和康毛,供应给有关毛织厂。此外,公司还运销小五金、盐等业务。川康兴业公司以靠贸易业务的经营,不仅获得了各种必要开支所需的资金、公司年终应付的股东股息与各种应缴税款,又可挹注生产性资金。[19]
表2 川康兴业公司合办事业情况统计表
(二)公司经营特点
1.投资范围广
川康兴业公司开业不久,根据金融市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严重形势,投资重点选择在“较简便易行而又为各方申请所侧重者,厥为垫款代办原料一事”[20],如上所述,共投资2230万元,为中国植物油料厂、民治纺织公司等11个单位垫款购买桐油、羊毛、钢铁等原料。1942年8月以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转向产业投资,先后向官办及民营10个单位投资,截止1945底金额达法币7860万元。[21]此外,还有独立投资、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川康兴业公司所经营的业务众多,又处于物价狂涨的环境中,7000万元显然是杯水车薪,公司在实际经营中资金除了本金外,还采取生产事业代募资金、代为保证发行公司债、代为向银行接洽借款或订定透支契约、发行兴业公司债券等融资措施,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2.合办事业多于独资事业
由上所述,川康兴业公司在近8年间,基本上立足于与别人合办新兴事业或投资扶持已成事业,较少独资办企业,唯一的独资企业是投资不甚大的炼油厂。究其原因是川康地区应举办之事繁多,公司资金在物价节节高涨的形势下不敷运用。合办的事业,多是有一定基础或对川康地区经济发展有影响的单位,如机械公司、农业公司、水电公司等,投资合办这些事业,无疑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方法,同时也符合公司的宗旨。
3.偏重重点产业部门
从公司的投资方向看,其重点在机械、农业、水电产业以及川康地区的优势产业如丝业、毛革,还有与民生联系密切的自来水事业。依据档案资料的统计,从公司投资比较集中的1942年8月至1945年12月份的时段看,四川机械公司占2270万元,四川农业公司占1000万元,万县水电厂、富源水电厂为1590万元,四川丝业公司为850万元,西康毛革公司1000万元,上述有关机械、农业、水电、民生的事业合计约占同期总投资的56%。
4.前期重产业,后期重贸易等非产业
档案资料显示,川康兴业公司投资经营带有较明显的前期重视产业,后期偏重贸易等非产业的趋势。如上文统计,公司成立前5个月,为11个产业单位的垫款购料投资达2230万元。从1942年8月至1944年5月,用于四川机械公司、四川农业公司等产业部门的投资达6730万元,而同一时期用于购买羊毛、桐油、小五金等的贸易投资(为“以商养工”之目的)仅约为1051万元。到1945年底,两者的比例有了明显变化:为合资产业单位的投资共计约9505万元,非产业投资约为3564万元。①笔者将这一时期川康兴业公司与农业公司合营农产品投资的近1000万元视为非实业投资。参见《川康兴业公司1944-1945年投资比较表》,重庆档案馆,0356-1-43。到1947年度,公司已停止了对工矿等产业部门的投资,把桐油的出口贸易作为投资发展对象。及至1948年度,鉴于公司“过去偏重投资,所有资金早已陷于呆滞”,于是把桐油出口作为中心业务,并向四川省银行息借法币100亿着手购运桐油,此外又与中央信托局重庆分局签约为其代购桐油,并多方筹款购买储运桐油的设备。
川康兴业公司是否应该涉足桐油、羊毛购销等领域,是研究者在评价公司时颇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公司成立之初,把“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与民争利”作为其经营原则就一开始把公司置入两难境地。一方面,经营环境动荡,货币急剧贬值,资金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众多需要帮助的单位嗷嗷待哺,在此困境下公司经营效益比较好的贸易业,“以商养工”已是不得已之举,应当予以肯定。实际上,公司经营桐油、羊毛、生丝等贸易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赚钱,上述重要出口物资“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洋阻滞,外销困难,如不为之设法内销,尽量利用,维系各项事业的生存,必至使货弃于地,或停滞生产,一到战时敉平,需要输出货品,则又感觉缺乏,使国家遭受经济上重大之打击”。[22]贸易活动同样有利于国计民生。
三、川康兴业公司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川康兴业公司存在的近8年时间,走过了一段不平凡之路,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扶助和带动了地区工商业的发展
川康兴业公司成立的宗旨和业务方针决定了它与一般的商营公司不同,是“经营及协助川康各项事业”,[23]“在吸引游资,扶助民营事业,以配合抗战国策,适应后方需要者为主。”[24]川康公司的成立受到了民营企业的青睐。据当时有影响的《新蜀报》记载,在公司成立的当天,民营企业向该公司以书面或口头请求扶助者不下100起,多则要求贷款数百万元。公司成立头三个月的投资情况,《新蜀报》报道:“迄至目前为止,该公司直接间接投资于各种事业机关之资金已达5000余万元,其中大部分均系储备,一般人认为相当冷背之出口原料,成都方面并已接办13个中型工厂。”[25]公司合办、入股、自营的企业达十家,截至抗战胜利为止,累计投资近8000万元,涉及机械、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能源等领域,为抗战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公司的“子公司”四川丝业公司,“对于改良蚕种缫丝,颇著成效,其制出外销细丝,售与复兴公司运销英、美、苏三国。”[26]公司对地区工商业发展的帮助还包括智力和技术的支持。公司汇集了许多实业界富有专业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的人才,不但直接派管理人才担任下属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稽核,参与公司决策管理,还经常派工程师等技术人员作技术上的指导。川康兴业公司对川康两省经济建设的作用,正如当时人们所说“川康兴业公司不仅是一个综合性的实业组织,举凡农林矿各种生产事业的经营,均可包括在内;而且是一个地方性的贸易集团及一个实业性的金融机关。既可以为平抑物价、调剂供需、代办原料或代办外销物品,购销省内的各种产品,又可以为各种生产事业的创设,或代募资金,或参加投资,更或代设计、调查、保险及训练人员等事,以助其发展。”[27]
(二)在地区树立了现代公司制经营模式
近代以来,我国关于管理经营各类企业的制度安排,始终争论不止,经营模式从官办、官督商办、商人独办,选择不一,由于种种原因,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进程举步维艰。西方现代公司制无疑是比较先进的管理企业的制度。抗战爆发后,大西南战略后方的情况与战前的环境和条件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既要采用管理科学、高效的现代公司制度,又要符合战时的需要,即单独的官营或民营都有自身的不足之处,因为“历来中国官办事业,多半效率不彰,缺乏企业精神,而民营事业具备企业精神,又太重视私利,不从国家时势、民生大处着眼”。[28]川康兴业公司是抗战时期川康地区由国家、地方和私人三方集资的最大的省营股份制有限公司[29],它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体现了公私双方“彼此能各展所长,互相渗透,确立一个现代化企业之楷模”[30]的宗旨。在实际的经营运作中,一是公司内部从董事长、总经理到一般员工的工作,依据体现现代企业精神的《川康兴业特种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和各种规章制度开展业务,在企业内部树立了现代公司理念,培养了企业人才,二是公司扶助的众多单位和下属公司都被要求实行现代公司制,否则川康公司不予帮助,这一措施在川康地区训练了企业人才,传播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正如公司首任董事长张群所言,“公司的使命不仅在于发展两省经济事业,尤在于树立企业之楷模,培养企业之人才,使抗战与建国各项工作在后方能获得确实之发展。”[31]
结语
企业公司(或称兴业公司)即“公司的公司”、“母公司”,或叫企业集团,其在中国大量出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仅上海1943年就成立了49家之多。较早成立的真正意义上的省营企业公司,是1939年3月成立的贵州企业公司。以后,省营企业公司一度如雨后春笋,达15家,分布15个省。[32]长期以来人们囿于已有观点,认为省营企业公司是国民党的官僚资本,腐朽不堪。如对川康兴业公司看法是“其目的在使四川实业中央化”、“从事商业投机取巧豪夺起家”。[33]
通过对川康兴业公司的考察,本文认为,第一,川康兴业公司的成立适应了抗战形势的需要,基本完成了川康经济建设委员会的任务,实现了公司成立的宗旨。第二,川康兴业公司为巩固战略后方、支援抗战做出了历史贡献,特别是其组织系统、管理机制和理念,值得后人借鉴。
由此,本文通过对川康兴业公司的剖析得出以下浅见,即认为20世纪40年代企业公司(尤其是省营公司)都是国民党官僚集团投机取巧、掠夺财富的工具的观点是失之偏颇的,至少像川康兴业公司这样的部分企业在抗战及战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曾经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做出过历史贡献。同时川康兴业公司的发展历程还启示我们,在川康内陆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资本、政策的支持、商业资本的积极参与、规范有效的管理必须同时兼顾,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地区经济的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5]川康兴业(特种)股份有限公司史料选.档案与研究[J].重庆:重庆市档案馆,1993(3):49,47.
[2]杨及玄.省营公司发展声中的川康兴业公司[J].四川经济季刊,1944(4):316.
[3]川康兴业公司章程(1942.2)[M].成都:四川省档案馆,案卷号35-396.
[4][7][16][20]川康兴业(特种)股份有限公司史料选.档案与研究[J].重庆:重庆市档案馆,1993(4):27,30,15.
[6][8]川康兴业公司全体员工名册(1942.4)[M].重庆:重庆市档案馆,案卷号0356-3-52.
[9][10]川康兴业特种股份有限公司职员考绩办法(1942.4)[M].成都:四川省档案馆,案卷号35-71.
[11]川康兴业特种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及经济研究奖励办法草案[M].成都:四川省档案馆,案卷号35-407-147.
[12]川康月刊征稿简则[M].成都:四川省档案馆,案卷号35-222.
[13][18][26]川康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报告书(1947.5)[M].成都:四川省档案馆,案卷号35-388.
[14]川康兴业公司第八次常务董事会记录(1942.6)[M].成都:四川省档案馆,案卷号,35-362.
[15]川康兴业公司投资简则[M].成都:四川省档案馆,案卷号35-1-470.
[17]四川机械公司一年来之回顾与工作月报[M].成都:四川省档案馆,案卷号35-144.
[19]川康兴业公司业务推进概要[M].成都:四川省档案馆,案卷号35-1-470.
[21]川康兴业公司1944-1945年投资比较表[M].重庆:重庆市档案馆,案卷号0356-1-43.
[22]任师尚.川康兴业公司概况[J].川康建设,1943,1(1):4.
[23]邓汉祥.抗战时期的川康兴业公司(1962)[M]//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经济)(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1019.
[24]川康兴业公司对抗战的贡献:社论[N].新蜀报,1942-02-7(3).
[25]川康兴业公司的发展:社论[N].新蜀报,1942-06-10(3).
[27]杨及云.省营公司发展声中的川康兴业公司[J].四川经济季刊,1944,9(4):319.
[28]省营公司之特征[N].新蜀报,1942-02-1(2).
[29][32]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25-526.
[30][31]树立省营公司之楷模[N].新新新闻,1941-09-25(7).
[33]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61:1330.
[责任编辑:周晓艳]
DOI:10.16249/j.cnki.1005-5738.2016.02.008
中图分类号F2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38(2016)02-050-007
收稿日期:2016-04-23
基金项目:2014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学术人才项目“晚清民国公产清理与公私产权变迁研究”(项目号:skqx201402),2015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民政府时期四川公产管理问题研究”(项目号:SC15B04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高远,男,汉族,河南遂平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历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史、区域经济。
Chuan Kang Xing Ye Company:A Typical Business Company in Southwest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GAO Yuan
(School of Economic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4)
Abstract:Chuan KangXing Ye Company,a province-run company,was jointly set up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two provinces in order to"consolidating the base in the rear areas and developing regional economy of Chuan Kang"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The main business activities of the company were to invest in⁃dustry and commerce,to develop modern enterprises.The company invested extensively,but mainly focused on the important industries and sectors.Thus,it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nd it offered a good business model for others to us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Chuan KangXing Ye Company;Investment;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