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管理工作探析
2016-08-04唐志芬
唐志芬
(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昌吉 831201)
小麦生产管理工作探析
唐志芬
(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昌吉831201)
新疆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的2.6倍,各族人民传统的消费习惯以小麦为口粮,疆内各类餐厅、饭店也都以面食为主食,新疆的小麦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的粮食安全核心是小麦安全,小麦供给充足则粮食无忧,小麦供需紧张,则粮食安全就会出现问题。文章简要分析了小麦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小麦产量的策略。
小麦 生产管理 十字播种法
新疆地区地处我国西北部,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域小气候特征,气候资源分布多样化,有辽阔的大草原适合发展畜牧养殖业,平原盆地土质肥沃,是我国粮食产量比较稳定的灌溉农业区。其中,种植面积最广、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播种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0%以上。
1 新疆小麦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积极性不高
虽然近几年自治区对小麦生产采取了特殊政策,不仅落实中央各项补助补贴政策,还专门安排自治区财政资金加价收购。但是,随着棉花、玉米临时收储价政策的确立和价格提高,种植小麦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据在新疆巴音郭愣蒙古族自治州、阿克苏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区、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等地州部分县的农户调查,按照小麦、棉花、玉米、加工番茄、辣椒、食葵等新疆主要种植作物成本收益测算,同等条件的土地,在不计算土地流转费用的前提下,种植小麦纯收益在300~400元/667 m2,加上中央和自治区政府落实的各种补贴136元/667 m2,共可获纯收益436~536元/667 m2,而种植棉花、玉米、食葵可获纯收益800~1 200元/667 m2,种植加工番茄和辣椒可获纯收益1 000~1 200元/667 m2。即,种植其他作物收益是种植小麦的2倍左右。由于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计划落实困难,部分地区为完成种植任务,把土地质量差的生荒地、撂荒地、望天田、边角田用于种植小麦,并且不愿意加大投入,广种薄收,影响全自治区的小麦产量。
1.2 种植小麦耕地面积不高
目前,全自治区种植小麦耕地有10%~15%没有灌溉条件,实现节水滴灌的面积只有10%左右,对于新疆这样干旱半干旱地区,麦田整体质量不高。近年来自治区农业部门积极推广粮食高产创建技术示范,大力实施农技、农艺、农机措施结合,新疆小麦单产已稳定在350 kg/667 m2以上,这一单产水平已连续10年高于全国平均。自2011年新疆小麦单产便达356.6 kg/667 m2,高于全国平均322.7 kg/667 m2的10.5%。即,新疆小麦单产已处于较高的水平,如果培育不出高产新品种,麦田质量又得不到提高,要持续大面积提高小麦单产难度很大。
1.3 传统播种方式制约
播种技术是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中的重要基础环节。播种质量直接关系到小麦出苗、麦苗生长和麦田的群体结构,也影响其他栽培技术措施的实施和产量的形成。衡量播种质量的标准是达到苗全、苗齐、苗匀和苗壮。播种技术主要包括播种期、播种量和播种质量等技术环节。现阶段,传统的播种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新疆地区小麦生产的需求,亟需使用合适的播种方术以提高产量。
2 提高小麦产量的策略
2.1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
提高小麦良种补贴标准和小麦耕种收农机购置补贴比例,确保种麦补贴高于其他作物,调动农民种麦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小麦生产直补资金额度,完善补贴政策。自治区在将国家安排的种粮直接补贴资金按小麦播种面积直接补贴种粮农民的基础上,再单独增加专项资金用于小麦收购环节补贴,在确保种粮农民都享受直接补贴的基础上,促进主产区麦农多交粮、增收益。继续实施农资综合补贴集中用于小麦的政策,并根据农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动态调整。
2.2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及粮食收储政策
建立弹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定价机制,将每年的最低收购价确定在略高于进口小麦到岸价水平。针对新疆因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粮食进出新疆易控制的实际,放开小麦收购市场,并实施小麦目标价格补贴方式,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财政补贴差价部分,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农民按照市场价交易,财政不补贴。打破国有粮食企业垄断收储的局面,鼓励各类有资质的企业进入收储粮食经营业务,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促进粮食收储主体多元化。
2.3 使用合适的播种技术
现阶段,可以使用十字播种法来提高小麦的产量,它的优点是实行交叉播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5%~7%,有效穗数增多,种植密度加大,确保了冬小麦稳产、高产,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它的播种方式是分两次进行,第1次先将种量的1/2按东西行向进行播种,第2次将种量的另1/2按照南北行向进行播种,两次播种形成十字交叉,即网络状,无交接田埂,播深3~5 cm,行距6 cm。第2次播种同时铺设滴管带,滴管带行距60 cm,每条滴管带控制4行小麦的滴水施肥。
2.4 构建科技兴麦机制,稳定提高单产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力协作攻关,加快小麦优质高产品种培育,根据各地的种植特点,培育适应性好的高产品种。加大高产创建示范支持力度,持续扩大高产创建面积,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推动农技、农机等综合措施配套,提高小麦单产。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增强施肥的针对性,提高小麦单产。
[1] 许德信.小麦生产的现状和建议.种子世界,2014
[2] 王龙.小麦生产的回顾与展望.农业科学,2013
[3] 王龙俊.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初报.农业科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