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2016-08-04吴丹婷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农民

仼 昊,吴丹婷,蒋 剑

(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3深圳市晶宫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38)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仼昊1,吴丹婷2,蒋剑3

(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3深圳市晶宫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38)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就是新农村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文章详细阐述新型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发展内涵,对新型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关系进行讨论,发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具有一致性,新型城镇化能够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新农村的建成,并针对我国新时期新型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探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协调发展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目前我国经济、文化、生态转型、政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深化改革,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于此,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进行探究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1]。

1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深层含义

我国实现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就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城镇化的建成意味着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基本特征就是城乡统筹发展、产城互动、城乡一体化、节约集约、和谐发展以及生态宜居,需要大城市、新型农村社区以及小城镇共同协调发展。首先,要改变以往以地为主的城镇化建设方向,转变为以人为主,将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收入以及生活质量作为首要任务,从而最大限度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2]。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也较为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要做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从而使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达到和谐统一。第三,新型城镇规划建设还需要做好内部协调工作,避免城镇化发展引发的城市病,需要城镇化发展实现产城互动、安定和谐以及生态宜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而言就是保证农业在生产上能够达到持续发展的状态,在生活上,农民能够更加富裕,在管理上能够实现民主、改善生态环境、文明乡风、完善法制。但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是客观存在的,这也就导致我国城乡在法制、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都处于失衡状态,而此种状态较为严重的表现就是“三农”问题[3]。而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农业的支持,一个国家也就无从谈起现代化,农民富裕就会带动整个国家富裕,农民若处于贫穷的状态,一个国家也就无法完全实现富强。而农村安定和谐,一个国家则会和谐稳定,农民若无法达到小康社会的标准,国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任务,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不平衡问题、农民是否富裕问题以及农村能否繁荣壮大问题。

2 解析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协调关系

新城镇化建设涉及方面较广,包括土地、人口、农村、社会以及产业5项,而新农村建设包括社会、生态经济、法制、政治以及文化等6 项,二者内在上具有一致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新型城镇化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型城镇化能够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达到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的状态,其同时也是产业转移以及升级目标实现的不竭动力,是缩短城乡距离、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城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相应的投资以及消费也会有所上涨,进而要素需求市场会由此形成,农民也就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应的人均收入就会有所提升,有利于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其次,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冲击了以往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细化了社会分工,由此经济集聚以及知识扩散效应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服务的发展,为推动农业的全面发展进步奠定基础。再次,建设新型城镇化能够更新农村居民传统守旧的观念,打破以往封建迷信思想,将农村中存在的各种陋习彻底瓦解,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农村;第四,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立健全,优化农村发展,有助于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第五,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使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城市中的法制观念、制度规范以及管理理念都将带入农村,促使农村建设成为法制环境以及民主环境。

2.2 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就是新农村的建设

在党的十八大中就曾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的建设目标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化同步,也就是说需要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道路不动摇,从而促进信息化以及工业化能够相互融合,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最终完成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目的。农业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其发展的根基所在,这也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完全体现了出来。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就是新农村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做好新农村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也就是粮食供应问题也需要由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提供,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其次,人口城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就是新农村建设,当农民收入有所增加,生活相对富裕时,才能够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经济保障,保障农民在城市的物质生活;再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精神前提也是新农村建设,当进城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有所提升时,也就为其转变为城市居民提供一定素质基础,避免在其融入城镇生活后,被边缘化的现象产生;第四,建设城镇化的资源基础就是新农村建设,当新农村环境较为整洁时,农村与城镇实现对接后,就能够促进城镇化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第五,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管理,从而将完善的民主管理体系在农村中建立起来,有利于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为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进步作出了一定努力;第六,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制度准备就是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健全法制社会有助于城镇法制社会的全面建立。

3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缺陷

3.1 农民具有较为严重的返贫以及边缘化现象

城镇化的建设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在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得到优化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尽管如此,农民生活的返贫化问题也较为严重,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以及技能不足,无法胜任高收入的工作,无法获取更多酬劳,加之城市生活的高消费以及生活成本加大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压力,同时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信仰等也各不相同,农村居民往往无法融入其中,就会被逐渐边缘化。

3.2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威胁

城镇化建设规模的逐渐加大,也导致了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破坏,例如工业污水的肆意排放导致附近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城镇化建设规模的扩展,急需大量木材,这也就导致农村的山林遭到肆意砍伐,森林面积在逐年减少,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二者之间无法相互协调,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4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协调发展的策略

4.1 以人为本,促进农民收入的提升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加大城镇人口比重,并对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给予重点关注,同时,还需要注重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增加农民工最低工资,从而使农村居民收入得到一定保障;其次,相关部门还需要将相关法规进行健全、完善,从根本上保证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最后,还需要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进行培训,使其专业知识能够更加丰富,劳动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4.2 实施城镇反哺农业政策,促进新农村农业全面发展

我国经济能够实现独立发展、社会能够呈现繁荣稳定的局面离不开农业的支持,由此,在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坚持实施城镇反哺农业的政策,从而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严格按照建设规划对农村用地进行使用,不乱占用农田用地,从而使农业生产得到最根本的保障;其次,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以及技术,从长远角度考虑农业布局;第三,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农业生产管理化水平进行提升,从而使农业向着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以及规模化方向发展。

4.3 始终坚持生态宜居理念,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

新型城镇化中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生态宜居,由此可见,在建设城镇化的同时,还需要对生态环境给予一定重视,生态宜居可分为两层含义,一是城镇化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就是对边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也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前提条件。

[1] 曾福生,吴雄周,刘辉,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1):19~23

[2] 刘国斌,杜云昊.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5,(7):182~187

[3] 李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150~152

猜你喜欢

城镇化城乡农民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城乡涌动创业潮
家乡的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