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沙利铂治疗大肠癌致周围神经炎的观察与护理

2016-08-03李兆芳潘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8期
关键词:奥沙利铂大肠癌

李兆芳+潘军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治疗时致周围神经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96例奥沙利铂治疗所致大肠癌周围神经炎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实验组给予全面观察及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常规观察及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炎症状消失时间, 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 肢体发麻消失时间(18.4±2.4)h, 疼痛消失时间(32.1±3.8)h, 肌力减退消失时间(2.8±0.7)d;对照组患者中, 肢体发麻消失时间(25.7±2.6)h, 疼痛消失时间(42.4±4.3)h, 肌力减退消失时间(4.0±1.2)d。实验组患者各项周围神经炎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 护理态度评分(96.7±3.5)分, 护理操作评分(95.7±3.2)分, 专科护理评分(97.3±3.6)分, 基础护理评分(96.2±3.1)分;对照组患者中, 护理态度评分(91.5±3.2)分, 护理操作评分(90.4±3.3)分, 专科护理评分(91.9±3.2)分, 基础护理评分(91.2±3.3)分。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治疗时, 周围神经炎为常见不良反应, 通过观察及护理后, 可促使患者痊愈, 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

【关键词】 奥沙利铂;大肠癌;周围神经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54

大肠癌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治疗, 多给予患者化疗治疗, 化疗时多采用奥沙利铂,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可促进患者康复, 但在治疗过程中, 较易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周围神经炎即为不良反应中的一种,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 给予奥沙利铂所致大肠癌周围神经炎患者有效护理干预时, 可有效缓解患者周围神经炎症状, 本院以奥沙利铂治疗大肠癌致周围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给予全面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分析其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大肠癌周围神经炎患者96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实验组中男27例, 女21例;年龄34~72岁, 平均年龄(52.9±6.5)岁;结肠癌33例, 直肠癌15例;病理分型:管状腺癌28例, 粘液腺癌20例;转移部位:肝转移23例, 腹腔淋巴转移17例, 肺转移5例, 盆腔淋巴结转移3例;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8例, 大专17例, 高中8例, 初中6例, 小学及以下9例。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3例;年龄32~73岁, 平均年龄(53.2±6.7)岁;结肠癌30例, 直肠癌18例;病理分型:管状腺癌30例, 粘液腺癌18例;转移部位:肝转移20例, 腹腔淋巴转移19例, 肺转移7例, 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文化水平:本科及以上6例, 大专15例, 高中9例, 初中7例, 小学及以下11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大肠癌临床诊断标准;②周围神经炎均为奥沙利铂化疗所致;③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④心功能及肾功能检查显示正常;⑤卡氏评分60~70分;⑥未明显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排除标准:①排除肠梗阻;②排除外周感觉神经疾病;③排除高钙血症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1. 2. 1 奥沙利铂治疗方法 于5%葡萄糖溶液250~500 ml中加入奥沙利铂150 mg或200 mg, 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及滴注速度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确定。

1. 2. 2 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观察及护理, 对患者临床表现密切观察, 临床指标定时测量, 并将观察及测量结果汇报给医生, 遵照医嘱, 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

实验组患者予以全面的观察及护理, 措施如下:①用药前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奥沙利铂治疗前, 将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介绍给患者, 比如设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炎等, 尤其要将周围神经炎的症状告知患者, 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恐慌, 周围神经炎包含两种神经毒性, 一种为急性神经毒性, 多出现在给药24~48 h内, 四肢外周神经感觉障碍、麻木为主要表现, 数日后即可消失, 一种为慢性累积性神经毒性, 开始时存在持续的、不消退的神经感觉障碍, 降低震荡感受, 延缓本体感受, 减少精细分辨率等, 但具备可逆性, 停药后症状即可消除, 嘱咐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不要害怕, 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1];②严格控制静脉滴注速度: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时, 对滴注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每分钟滴注速度应在60滴以内, 在2~6 h内完成250~500 ml注射液的滴注;③周围神经炎的护理: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询问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炎的相关症状, 比如四肢麻木、肌肉痉挛等, 对患者的主诉耐心倾听, 便于神经毒性症状能够尽早的发现, 并及时给予处理, 避免神经毒性症加重。嘱咐患者冷水、冷的物品禁止饮用和接触, 预防急性神经毒性的发生。化疗当天, 护理人员为患者准备好手套, 或在化疗开始前嘱咐患者准备好手套, 化疗开始后即戴好, 避免金属器物与患者肢体直接接触, 导致患者肢体麻木感加重。患者咽喉在低温的刺激下会发生痉挛, 因此, 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避免低温刺激咽喉, 比如利用热水刷牙、热水洗漱、使用热的食物等, 并在日常生活注意颈部保暖, 避免受凉。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炎后, 利用20 ml 50%葡萄糖、150~200 μg维生素B12, 充分混合之后, 纱布在混合液中浸湿, 湿敷于注射部位静脉, 并利用塑料膜覆盖在纱布上, 之后利用胶布固定, 直至患者周围静脉炎症状消失[2];④出院宣教:在患者出院之前, 给予患者出院宣教, 将相关的注意事项告诉患者, 包含避免接触冷水、必须接触时注意保护四肢、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暖工作中, 增强患者的保护意识, 避免受伤, 危险物品避免利用无感觉部位直接接触, 避免产生伤害, 同时, 给予患者家属相应的宣教, 促使患者家属做好保护患者的工作[3]。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炎症状消失时间, 包含肢体发麻、疼痛、肌力减退。通过自制调查评分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包含护理态度、护理操作、专科护理、基础护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周围神经炎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经过护理后, 实验组48例患者中, 肢体发麻消失时间(18.4±2.4)h, 疼痛消失时间(32.1±3.8)h, 肌力减退消失时间(2.8±0.7)d;对照组48例患者中, 肢体发麻消失时间(25.7±2.6)h, 疼痛消失时间(42.4±4.3)h, 肌力减退消失时间(4.0±1.2)d。实验组患者各项周围神经炎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调查可知, 实验组48例患者中, 护理态度评分(96.7±3.5)分, 护理操作评分(95.7±3.2)分, 专科护理评分(97.3±3.6)分, 基础护理评分(96.2±3.1)分;对照组48例患者中, 护理态度评分(91.5±3.2)分, 护理操作评分(90.4±3.3)分, 专科护理评分(91.9±3.2)分, 基础护理评分(91.2±3.3)分。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比较多的变化, 大肠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大肠癌发病早期, 患者缺乏典型症状, 临床确诊时, 多已进展至中晚期, 如采用手术方式治疗, 疗效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还需要在术后给予患者化疗[4]。给予大肠癌患者化疗时, 较为常用的药物为奥沙利铂, 属于铂类衍生物, 化疗效果优于顺铂或卡铂, 可促进患者康复[5]。但在患者化疗过程中, 较为突出的毒副作用为周围神经炎, 症状主要为注射部位肢体发麻、疼痛、肌力减退、肢端皮肤发凉等, 增加患者治疗期间的痛苦程度, 降低患者治疗耐受性, 不利于患者康复。大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治疗期间, 应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 在治疗前, 将周围神经炎的相关知识介绍给患者, 增加患者的认知, 并预防患者在出现周围神经炎症状时过度恐慌, 保证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此外, 在护理期间, 护理人员会给予患者相应的预防措施, 预防周围神经炎的发生。出院前, 给予患者宣教, 增强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的保护能力, 预防伤害。

本研究实验组患者周围神经炎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奥沙利铂治疗大肠癌期间, 应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 并严密的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反应, 预防周围神经炎的发生, 并做到尽早的发现患者的周围神经炎症状, 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降低周围神经炎的影响, 提升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艳莉, 廖明芬.大肠癌术后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的不良反应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36):95-96.

[2] 刘海莲.中药熏洗治疗奥沙利铂致四肢末梢周围神经病变.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0(02):303-305.

[3] 徐晓卿, 齐元富.益气和血法治疗大肠癌患者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疗效分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9(10):1087-1089.

[4] 陈莉琼, 邓珊波, 王苑郦.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大肠癌的护理.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 (12):74-75.

[5] 秦宝宁, 孙长岗.益气活血方防治奥沙利铂致大肠癌周围神经毒性疗效观察.山东中医杂志, 2015, 34(03):176-178.

[收稿日期:2016-02-29 ]

猜你喜欢

奥沙利铂大肠癌
警惕大肠癌的蛛丝马迹
大肠癌患者七成有吃隔夜菜的习惯
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探究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改良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疗效观察
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大肠癌 早期诊断很重要
青年患大肠癌近80%曾被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