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本《红楼梦》连环画浅析
2016-08-03沙水天心
沙水天心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问世两百余年的《红楼梦》从流传之日起,便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不同时代各种形式和版本的《红楼梦》书籍举不胜举、影响深远。而在绘画领域,从民间艺人到宫廷画师皆对《红楼梦》题材有所涉及,形式有年画、版画、壁画、连环画和人物绣像等,可谓汗牛充栋、不计其数。其中老版本连环画方面,旅顺博物馆所藏晚清孙温绘工笔重彩《全本红楼梦》连环画册,及上世纪50年代上海三民图书公司和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连环画》,正是此类传世之作中的佼佼者。
《红楼梦》连环画鼻祖:《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此连环画册绘于清同治丁卯(1867年)至光绪癸卯(1903年)年间,由河北丰润的民间画师孙温(1826-?)历时三十六载绘制完成。连环画不同以往插图小说采用的绣像画单色勾线法,而是以工笔彩绘绢本画形式,因此别开生面,堪称珍品。画册不仅绘有山水人物、楼台亭阁、花卉树木,而且还绘有舟车轿马、珍禽走兽、博古杂项、鬼怪神仙等内容,基本揽尽传统中国画的全部画科。同时以其浩繁壮观的24册卷帙,令人荡气回肠的宏伟场面,洋洋大观的3700余位人物,在同类题材绘画作品中独领风骚。
画芯绢本《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为国家一级文物,于1959年7月,由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无意中所得,后调拨给旅顺博物馆,成为该馆“镇馆之宝”。其纵43.3厘米,横76.5厘米,总计230幅图。全图为“推篷装”(古籍的一种装帧形式),浅蓝色花绫镶边,米黄色洒金绢包木板封面,无题签和题跋。连环画册以“石头记大观园全景”(图1)为开篇,画面似空中鸟瞰图,虽为全图中唯一没有人物出现的景象,但绿树山石、亭台楼阁、红墙灰瓦等,却一览无遗地将大观园诸多景致悉数入画。从第二幅画开始,依次以《全本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的内容为依据,即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图2),至第一百二十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图3)结束,描绘出主要故事内容。并且在每一回内容画面中,均对作品入画的情节、场景、人物,作了一番精心的选择和概括。
此册连环画的画面,绘者根据小说中的实际描写取舍,侧重描绘。对某些回目中的情节,往往突出地以两幅或多幅画面去表现。例如为展现《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的情节,画家就连续采用了“贾政游大观园景”13个图,以及“贾政游园同归书房”、“因得彩解袋赏小厮,黛玉莽撞自悔绞袋”共计15幅图;意犹未尽后,还将第十七回余部与第十八回合并,又作了“兄妹拌嘴同住上房”、“贾政奉旨贵妃省亲”两图,使章回总图数高达17幅。在图中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逐一寻觅到题有“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的沁芳亭(图4)、“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的潇湘馆(图5)、“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的稻香村(图6),以及翠嶂、蘅芜院、沁芳桥和蓼汀花溆等大观园中,诸多美不胜收的建筑与景致。
而对另一些回目,画家或一回一幅,或两回合作一幅不等。这样不仅突出了小说原作的重点,充分体现了原作的精神,而且使得画面情节更加集中、凝练、含蓄而富有艺术魅力。如为了表现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堂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图7)、第一百十五回“惑偏私惜春矢素志,证同类宝玉失相知”(图8)等,画家却精练地只使用了一图。
《红楼梦》原著共一百二十回,孙温只有七回没有绘画,不知是阙如还是缺失。画家原设计的图幅为240帧,但如今发现时仅存230帧。其中图稿被发现时有一册空白纸页,对照图稿目录为第一百零四回“醉金刚小鳅生大浪,痴公子余痛触前情”,至一百零八回“强欢笑蘅芜庆生辰,死缠绵潇湘闻鬼哭”内容,而此五回正是小说的关键,涉及到抄家、复职等重要情节,不得不说有点遗憾。另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从构图、笔法上来判断《全本红楼梦》连环画册,应该非孙温一人完成。从所绘图画上看,前八十回的156幅应为孙温所画。其不仅取古代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高远构图之法,也吸纳了西方绘画的光影、空间之技,使画中人物、山水、花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且第一百二十回的228至230最后三幅,亦出自孙温之手。而后八十回所画与之前相比差距较大,所绘图画应出自孙温侄儿孙允谟之手。
新中国连环画套书王:三民版《红楼梦连环画》
新中国成立至今,在艺术收藏界拍卖最贵的连环画,当属上海三民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红楼梦连环画》。其一版一印的全套上品,早在2006年市价就超过30万元,2012年拍卖价曾叫到120万元,而如今即便出200万元亦有价无市,故被誉为“新中国连环画套书王”。
此套书是建国初期私人书局出版的连环画,封面装帧设计由名家领衔完成,内页全部采用进口纸张,使此套连环画达到了最佳的视觉效果。1955年公私合营后,三民书局并入了新美术出版社,1956年新美术又并入上海美术出版社,且在该套书的基础上又扩充出版了6册,使其成为了共计19册的经典套书。由于三民版《红楼梦连环画》的印数很少,其一版一印最低印量才3000册;同时经过半个多世纪和文革“破四旧”的洗礼,仍保存完好之上品稀少;再加之其高水准的名家绘画与喜闻乐见的名著故事,使此套连环画始终处于艺术收藏界不可动摇的至尊地位。
对于《红楼梦连环画》的出版,三民图书公司从其选题、改编、组织绘画和装帧等方面,均高度重视、倾尽全力,同时认真严谨地做好每一个环节。公司还特别邀请了上海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的人士,专门组织成立了编审组;成员由吴大业(责任编辑)、潘勤孟(文稿执笔)、赵景深,以及秦瘦鸥、金性尧、翟西华、赵庸耕、吴振寰8人组成。当时责编潘勤孟每天写好一部文稿后,先要打印成8份以供编审组讨论;通过众位编审修改后,拿出意见再次打印分发讨论;最后经过众编审对各分册的选题、脚本文稿的审读和修改等的一致同意,方可顺利定稿通过。经反复推敲斟酌的文字,简练通俗,形象生动,故此广受读者欢迎,使得连环画每出一册便引来抢购狂潮。
不仅如此,当时9位沪上连环画名家绘画创作的参与,亦为《红楼梦连环画》套书的最大亮点之一。他们中不但有董天野、刘旦宅、张令涛、胡若佛、刘锡永这些家喻户晓的大家,而且还有江南春、严崮凡、叶之浩、于濂元这些声名显赫的名角。在创作前他们先会对文稿做认真研究,在深思熟虑后才对书中人物进行造型,所以红楼人物的绣像及形象介绍,皆含在每册连环画前面,令读者一目了然,过目不忘。这些连环画名家对《红楼梦》都有一定研究和深刻领会,并且每人都有着深厚的线描功底,故他们创作时均能体现原著的精神,描绘线条流畅、画面精美、构图多变。正是他们的精雕细琢、呕心沥血和团结协作,才使此套书成为新中国连环画中最为经典的代表作。
《红楼梦连环画》套书封面的装帧设计,也是可陈之处,皆由绘画名家任意、陈业恒完成。经过严肃认真的编绘,三民图书公司在1954年7月,将此套书陆续出版,并在1955年底前将两集12册全部出齐。第一集共有六册,定价均为旧币3100元。分别为:1954年9月出版,一版一印仅10000册,由刘锡永、江南春绘《乱判葫芦案》(图9);1955年4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由张令涛、胡若佛绘《刘老老进大观园》(图10);1954年11月出版,一版一印20000册,由董天野绘《晴雯之死》(图11);1954年10月出版,一版一印20000册,由张令涛、胡若佛绘《鸳鸯抗婚》(图12);1954年7月出版,一版一印仅10000册,由董天野绘的《尤二姐》(图13)和《尤三姐》(图14)。
第二集共有六册,定价均为0.31元。分别为:1955年2月出版,一版一印仅10000册,由张令涛、胡若佛绘《王熙凤》(图15);以及一版一印20000册,由刘锡永、严崮凡绘《呆霸王薛蟠》(图16);1955年3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由董天野绘《司棋与潘又安》(图17);1955年7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由刘旦宅、叶之浩绘《史湘云》(图18);1955年5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由于濂元绘《查抄贾府》(图19);1955年4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由张令涛、胡若佛绘的《刘老老救巧姐》(图20)。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连环画的创作,其形式得到了不断地改善和创新,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使得之后的《红楼梦连环画》套书最后7册的编绘出版,能够继续进行。它们分别为:1955年6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定价0.31元,由潘勤孟改编、张令涛和胡若佛绘画的《宝玉初会黛玉》(图21);1956年8月出版,一版一印仅有3000册,定价0.23元,由潘勤孟改编、董天野绘画的《拷打宝玉》(图22);1958年3月出版,一版一印160000册,定价0.17元,由白宇改编、江栋良绘画的《宝玉瞒赃》(图23);1956年2月出版,一版一印150000册,定价0.23元,由潘勤孟改编、张令涛和胡若佛绘画的《黛玉葬花》(图24);1958年7月出版,一版一印100000册,定价0.19元,由胡雁改编、李成勋和朱元红绘画的《元春省亲》(图25);1956年12月出版,一版一印100000册,定价0.22元,由潘勤孟改编、江栋良绘画的《黛玉焚稿》(图26);1962年7月出版,一版一印90000册,定价0.24元,由潘勤孟改编、王靖洲绘画的《宝玉出走》(图27)。
以上两种老版本的《红楼梦》连环画,不仅生动地体现了原著精神,为《红楼梦》阅读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而且在我国古典绘画的创作上亦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具有丰富的美学和文物价值。
(责编: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