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妮妲”正面袭击珠三角
2016-08-03
本报记者 邢晓婧
2日凌晨3时35分,今年第4号台风“妮妲”以强台风级别登陆广东省深圳大鹏半岛沿海地区,引得南澳海边狂风大作,掀起数米高的巨浪。深圳气象台宣布,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不过依托完备的预警预报体系,这场“三十多年来正面登陆珠三角最强台风”并未造成严重损失。
中国天气网气象数据统计显示,在1949至2015年8月登陆广东的台风中,最大强度为45米/秒,“妮妲”的登陆强度为42-48米/秒,当之无愧地成为“三十多年来正面登陆珠三角最强台风”。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张建刚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妮妲”的影响半径较小,周围地区对大风的感觉不是特别明显,但是降水很多。张建刚在广东生活近30年,据他观察,台风在珠三角正面登陆的情况确实非常少,一般8月台风会从北海、广西方向登陆,9月从浙江、福建方向登陆。深圳市优美亚翻译公司经理曾敏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妮妲”是在半夜登陆,虽然她对大风没有切身感受,但早上看到很多大树、交通灯被吹倒,据说大鹏地区还掀起10米高的海浪。她表示,2日的降水很厉害,大暴雨一直下到2日中午12时左右,低洼地区出现积水现象。
此前有报道说,珠江口已有30多年未有“妮妲”这样的强台风登陆,民众的防风防灾意识相对较弱,区域内的许多建筑物未经过强台风考验。张建刚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可能某些农村偏僻地区存在房屋倒塌的现象,但在广州、深圳等城市里面防御工作做得很到位,足以应对“妮妲”。
早在1日晚间6时,中央气象台就首次发布今年的台风红色警报,提醒民众为迎接“妮妲”做好准备。曾敏表示,经历这次台风的最大感受是各部门的通知和预警工作做得很不错,很多居民提前收到通知储备食材。除了有些地铁线路停运出门不便、降水太多出行需要准备两套衣服以外,并未感到日常生活受到太大影响。据了解,大型商场、建筑工地等受台风影响较大,一般营业至晚间10时的地产中介也早早关门了。
据介绍,6月13日正式投入使用的高分四号卫星也在这次台风预报中发挥重大作用。国家气象卫星中心提供的一段视频显示了高分四号卫星对“妮妲”的观测结果,其空间分辨率达50米,观测频次为1分钟。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静止轨道50米分辨率的秒级观测,从中可清晰地观测到台风眼区精细化结构特征,云系内中小尺度对流的演变特征,为提升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准确率提供重要参考。
据了解,“妮妲”具有六个特点:一是形成缓慢,后期强度发展迅速;二是能量强大,鼎盛时期从正面登陆;三是环流复杂,后期路径仍有变数;四是海况恶劣,强风暴雨高潮巨浪碰头;五是历时较长,降雨集中强度偏大;六是影响广泛,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据不完全统计,受“妮妲”影响,广东省广州、深圳、惠州、东莞等多地宣布停产、停工、停课,600余对列车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