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方共评”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2016-08-03温鹏飞
温鹏飞
摘 要:全面推进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价的“瓶颈”逐渐成为约束教学改革实施的主要难题,探索在评价改革中“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强化激励,多元参与”的特点。
关键词:中职学校;能力评价体系;多元评价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97-2
0 引言
学校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国家级示范校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并推行遵循“发展性”理论、体现“增量”原则,契合学校示范校建设理念的由行业、企业、学校共同评价的“三方共评”评价体系。
1 实施背景
1.1 职教教学对象的复杂性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较为特殊,具体表现在学生年龄、阅历、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学习目标的不明确,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够认同等。这些影响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必然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1.2 传统评价体系的制约性与尴尬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一个学期一张试卷,评价形式单一,不能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很难与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改革相契合。大多数企业在招聘职业院校毕业生时,使用一套自订的标准考察学生的能力,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够被企业认可,同时也不符合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评价标准。
1.3 新型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新型评价体系应具备的必要条件:一是能够对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进行评价;二是能够对学生职业素养及社会能力进行全面评价;三是新型评价模式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及员工的管理制度,能够全面、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 主要目标
本评价的目标是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达到多方面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使评价更全面。
3 工作过程
3.1 评价内容的确定
课程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方法能力和基本社会能力,所以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方向。具体而言,包括:①专业知识和技能:本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的运用与创新能力;工具使用能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法规、条例运用能力等。②基本方法能力:再学习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做决定和计划的能力;评价(自我、他人)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③基本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信心;社会责任心;沟通能力;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等。
3.2 评价阶段及形式的确定
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不同,突出能力评价的主线,确定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期的不同评价形式。
①第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方法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文化基础课以及使学生了解专业、培养对于专业兴趣的专业认知课,教学形式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所以主要采用口头评价、作业评价、笔试、口试等评价形式。②第二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技术、方法能力的生产实习,教学形式以技能操作、生产加工为主,主要采用实际操作、产品制作、参加本专业职业技能鉴定、参加各种技能大赛等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定、技能鉴定过程操作成绩与技能大赛过程成绩等过程性评价方式。③第三阶段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教学内容完全是依照企业的“7S”管理制度和生产要求而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采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绩效考评等评价形式。
4 “三方共评”学生能力评价过程的操作
4.1 公共基础课评价
公共基础课考核过程采用“343”考核模式,即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40%,结果性评价占总成绩的30%,任课教师通过对学生出缺勤情况、在课堂上的纪律表现及学习态度情况给出平时考核成绩,主要由教师及家长以书面评价的方式完成;结合学生课后的作业及课上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过程性评价成绩,主要以口头和书面评价的方式完成学生自评、互评及师评;依据随堂测试及期末考试成绩给出结果性评价,主要由教师以书面评价的方式完成,结合三部分成绩给出总成绩,具体考核方案见附件公共基础课评价考核方案。
4.2 专业核心课评价
专业核心课考核过程采用“154”考核模式,即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10%,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50%,结果性评价占总成绩的40%,任课教师通过对学生出缺勤情况、在课堂上的纪律表现、学习态度及职业素养等情况给出平时考核成绩,主要由教师以书面评价的方式完成;结合学生课后的作业、课上回答问题的情况及完成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给出过程性评价成绩,主要以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及实操过程评价的方式完成学生自评、互评及师评;依据随堂测试、期末笔试及期末实操产品成绩给出结果性评价,采用师评的方式完成,结合三部分成绩给出总成绩,具体考核方案见附件专业核心课评价考核方案。
4.3 专业方向课评价
专业方向课考核过程采用“352”考核模式,即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50%,结果性评价占总成绩的20%,任课教师通过对学生出缺勤情况、在课堂上的纪律表现、学习态度及职业素养等情况给出平时考核成绩,主要由教师以书面评价的方式完成;结合学生实训项目完成情况给出过程性评价成绩,主要以对实操准确程度的评价完成学生自评、互评及师评;结合学生技能鉴定成绩、技能大赛成绩及期末实操产品成绩给出结果性评价,采用师评、社会评价的方式完成,结合三部分成绩给出总成绩, 具体考核方案见附件专业核心课评价考核方案。
4.4 顶岗实习评价
顶岗实习考核过程依据企业的管理制度及岗位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任课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出缺勤情况、专业技能水平、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等方面共同给出评价,采用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及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并最终给出总成绩。
5 条件保障
5.1 成立评价小组,实现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了学生能力评价工作小组,全方位的负责学生的学业评价工作。学期初,小组根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以及各教学科室工作计划制定出学期评价计划,开展工作。
5.2 制定管理办法,确保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了科学、完备的学业评价管理制度,对主体的选定、评价方式的确立,评价内容的命题以及评价考务的安排予以规范,保障评价工作顺利进行。
6 主要成果
6.1 培养优秀综合人才,博得社会好评
“三方共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的实施既能很好地体现日常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水平,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多年来,学校为全国化工检修钳工技能大赛输送了众多优秀的选手,争得了多项优异成绩;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掌握一定岗位技能的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兄弟院校以及学生家长的好评。
6.2 实现激励鼓舞效果,获得学生认可
学业评价的目的不是分出学生谁好谁坏,而是立足于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成才,激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在“三方共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的激励和促进下,激发全校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呈现良性发展。
6.3 促进教学良性循环,实现教师价值
通过大力推动教学改革,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老师们将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科及格率大幅度提升,学校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7 体会和思考
学业评价工作对我校教学改革和示范校建设工作产生了显著的推进和引领作用,“三方共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要求,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学校、企业和社会中的认可度。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在评价体系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操作性有待提高、整合性亟需加强以及配套资源需要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评价体系的建设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环节,不断完善“三方共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将会继续为学校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引路护航。
参 考 文 献
[1] 黎敏菲.在专业实习中进行多元化学生评价[J].教育现代化,2006(7).
[2] 牛润玲.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和评教的几点看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 毛秀芝.建立全新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J].理论研究,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