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心好善善心渊 承恩阔步青云端

2016-08-03肖亚康

少林与太极 2016年7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师父武术

肖亚康

师徒关系是中华文化特有的非血缘而胜似亲情的人际关系,谚语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对我的技艺传授、生活照顾、知遇之情令我无时无刻不深怀感念,永远不会忘怀。江湖夜雨十年灯,转眼我与师父分别已十载,岁月蹉跎,工作、生活更加坚定了我武术教学传承的钢铁意志,也使我时常怀念跟师父学拳的时光,师父的人品、德教、技艺、胸怀、性情、品格如润物细雨滋养着我的全部。

出身武术世家技艺精专有序

我的师父刘宝禄,祖籍河南南阳,父辈已定居兰州伏龙坪。师父出生于武术世家,其父刘仪轩是当代撕炮拳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是撕炮拳、八门拳系集大成者,也是承上启下的老武术师父。师父自幼好武,5岁始随父习武,系统扎实地学习八门拳系拳械与撕炮拳,11岁代表甘肃省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全国武术比赛获优异成绩。从1964年起,先后获得三届甘肃省武术比赛全能冠军,成为撕拳、炮拳及八门拳新秀。俗话说“井掏三遍吃好水,人拜三师学高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经父亲介绍,师父又跟随著名武术家马凤图先生和刘靖国先生系统学习劈挂拳、翻子拳、八极拳、刀剑等艺。师父聪颖好学,能吃苦钻研,武术根基深,颇得马凤图先生喜欢,后正式拜马明达先生为师,系统研练通背拳艺的理论与技法,成为通背武艺重要的传承者。弱冠之年,师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访学于武汉体育学院,做高校武术教师研修学习,跟随温敬铭、刘玉华老师系统学习六合大枪、脆八翻、短兵、中国跤与技击实战等技术与训练理论,学习期间很受温先生喜爱,经常被温先生叫出来做武术表演。通过学习,师父完善了个人技术体系,也奠定了科学训练的理论基础,回校工作后潜心于武术教学、训练和传统武术拳种的挖掘、整理、专业训练及理论研究。

潜心研究教学喜获丰硕成果

师父对武术的感情深邃独特,视武术如生命。进入师父家,随处可见摆满书架的武术书籍、文献和有百年历史的器械。师父性格刚直,爽快随和,一身正气,不争名利,内心怀着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西北传统武术、回报前辈谆谆教诲而不懈耕耘。在他看来,振兴武术就是振兴民族体育,就是振兴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中华体育文化,因此他在武术教学中大胆探索改革与实践,最早将民间传统武术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和现代科学的训练方法相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中,因材施教,取得了显著成效。师父为了让学生掌握劈挂拳拧转劲力,结合中国跤中训练腰转劲的方法,设计了牛皮带以提高通背劲力练习效果,借助木桩与铁环等来提高大枪拦、拿功力的练习效果。师父以自身独有而严格的武术习练经历,结合高校武术教育教学机制兢兢业业悉心施教。师父的研究成果《西北地区传统武术在教学、训练、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荣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是高校教学极高的荣誉,是教师职业的光辉成果。之后,师父结合教学成果系统录制的拳械技术视频教学片《西域拳械》由甘肃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教学片内容丰富,涉及西北流传的诸多武艺技术,堪称西域拳械技术大全,师父精湛的技术、饱满的劲力、独一的拳械身法,赢得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该片先后传入日本、韩国及阿拉伯、欧美等国家。围绕西北传统武术的继承挖掘,师父先后撰写了数十篇高水平论文,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和留学生导师,他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在校内外教授传统武术,深得众人爱戴。

辛勤耕耘无止境培育桃李满天下

现在虽然师父已退休在家,但慕名前来学艺的学生仍然无数。他以满腔热情对待用心学艺的学生,并且分文不收,不仅悉心教授,毫不保留,而且在生活上和经济上经常照顾有困难的学生,学生都将他当父亲、当亲人一样看待。

我和师父相识是在1997年。师父的儿子刘虎和我同年参加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武术专业本科招生考试,师父陪送并指导刘虎考试,所以在西安住了几日。考生们都住在西体八字楼一楼,相对于兰州的干燥气候,西安的天气略显湿闷。师父随身带着笛子,听到他吹起悠扬欢快悦耳的曲子,考生紧张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后来我知道,师父不仅笛子吹奏很专业,拉二胡更是地道拿手,他下乡插队期间曾在庆阳地区剧团宣传队工作,二胡功底颇深。正是师父的多才多艺和武术师者的形象深深吸引了我,那时我就萌发了跟随师父学习的想法。上学后我与刘虎成了大学同学、兄弟、队友,看到刘虎扎实的武术功底,更让我加深了跟师父学习的愿望,但直到毕业工作后我才有机会拜在师父门下,同时也考取了师父的硕士研究生。师父从生活、家庭、工作、学业、专业技术给予我无私父爱般的关怀和帮助,也成就了我人生经验和技术的大幅提升。

每日的晨练,每次专业课的教学训练,师父都陪同我练习,训练的间歇师父也总爱和我聊天,一同感受那愉悦轻松的气氛。跟随师父的几年里,我朝也练,午也练,晚也练。师父将通背劈挂拳入门弹腿、十二大趟子、一路抹面、二路青龙、三路飞虎、站桩翻、脆八翻、八极拳、绨袍剑以及八门拳系九环拳、琵琶条子、双手带和六合大枪、金枪等拳械精练与用法悉心传授给我,教授中对每一个身法劲力,特别是通背独特的劲力反复演示,手把手深入浅出地精心教习。师父的教学态度与对传统武术的技艺与理念的严谨深深地折服了我,他在劲力动作演示中展示的饱满功底,让我对通背拳械与八门拳系有了准确的认识,也使我的个人技术有了些许正宗的味道。

隔三差五地,我会被师父带去吃兰州小肥羊的涮羊肉,与师父师娘畅饮着五粮液与剑南春,我和师父师娘的感情升华到了人生亲情的极点。温和亲切的师娘常邀请我去家里品尝她的拿手厨艺,特别是手工面更给了我家的味道。师父每每读到一本好书,就会及时打电话约我或者去我住的研究生公寓和我讨论,自然也会带去一些好东西给我和同学们。而我给师父的,仅仅是过节时行一个传统大礼而已。师父就是这样和蔼可亲,用慈祥的胸怀不歇地付出着。

跟随师父学艺的学生、弟子都知道,我们随师父学的不仅仅是拳术技法,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传统武学家独有的风范,他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文化与尚武精神。特别是在教留学生的时候,师父更是把传统文化与中华武术精神作为首要的教学内容。师父从1995年起担任甘肃省大学生武术队教练,参加了多届大学生运动会,1998年开始担任西北师范大学留学生导师。也门共和国萨那大学深爱中国武术的也门人王利德向学习中国武术的奈比尔请教时,奈比尔对王利德说:“如果你想学习真正的中国功夫,应该到中国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找刘宝禄,我曾向他的留学生弟子王旭虹讨教过中国武术。”他的一席话,引来了一场跨越国界的武术奇缘。当年王利德申请留学在西北师大学中国功夫,拜在刘宝禄门下系统学习中国武术;第二年,王利德又让他的两个弟弟穆尼尔和安瓦尔拜刘宝禄为师。由于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师父从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入手,一边耐心教授汉语,一边因材施教。老大王利德个性沉稳,发力饱满、劲道浑厚,适合学习八极拳;老二穆尼尔个性活泼,更容易学习八卦拳;老三机灵麻利,选择了翻子拳。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不仅汉语口语流畅,武术技术也有了飞速进升,并在全国第四届高校武术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此后,不断有也门、法国的留学生慕名前来学习中国武术,源远流长的西北传统武术因此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师父精湛的技艺、高尚的品格、认真严谨的态度得到了留学生的认可,好多留学生在归国前都会恋恋不舍地拥抱师父,并以中国磕头礼来表达对师父的崇敬。师父辛勤耕耘无止境,培育桃李满天下。

立足技艺精研拳理砥砺来学

师父性情豪放,自由洒脱,其仁者风范与他在授课中展现出的动作功力之深厚、劲力之饱满、言语之精彩每每让人难忘。师父精研武术历代典籍文献,并时常诵读各拳经要典,精讲精微透彻,可谓得其妙而扬其辉也。

我曾问及师父,何以长期保持对学生的热情与教学的严谨认真?师父说自己出身武术世家,且受多位大师的细心指导教授,这使其拳技理法基础得以奠定,境界廊开,大师们为人治武的态度使师父受益匪浅。言及学生,师父谦称自己未能如几位大师待己之勤之法以待学生。然而在诸学生弟子眼里,师父向来严谨负责,技术教授认真严格而耐心,拆招讲授细致,对待学生论文指导、理论学习讨论也必一一细究。在师父看来,能引领学生技艺步入正确专业系统的门径,使学生正确认知中华武术,系统继承精华技艺,热爱并自觉传承中国武术精神,这是他最快乐的事情。而就学生而言,纵使他们毕业后不能专心于武术工作,但他们能踏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这亦足使师辈宽慰。

我爱我的师父,感恩遇到师父并跟随师父学到诸多技艺和做人做事的人生哲学,谨以自己写的一首小诗来表达我对师父的深情。

贤师技真艺境深,言传身教似父心。

拳学技理倾壶奥,苦学数载受真益。

千言难达感恩情,师恩情深记心头。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师父武术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系统解析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师父穿越啦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倒霉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