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让便民设施沦为“僵尸”
2016-08-02郑旭
郑旭
前段时间,笔者驾车沿京港澳高速向南行驶,途经河北某服务区时,遇到了一件应该拿出来晒一晒的民生小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辆河南牌照的私家车在该服务区停稳后,司机从车内抽出一副拐杖,而后又从副驾驶位置上搀扶下一位老者。老者看上去已年过花甲,依靠拐杖的支撑和司机的辅助,艰难地挪向服务区的卫生间。
天气炎热,当老者艰难地走到残疾人专用卫生间门外时,汗水已经渗出额头。在确保老者站稳后,司机手拉卫生间的门,门没开。再用力,这扇本应为残疾人开启的方便之门,仍旧固若金汤,纹丝不动。
看着老者体力下降,司机脸色愈发难看。笔记见状,找来了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可这名工作人员却无可奈何地说:“没办法,坏了挺长时间了,我们就给锁上了。”
听罢,司机上前与工作人员理论:“坏了就修呀!摆在这里给谁看呢?僵尸呀?”工作人员欲言又止,耸了耸肩走开了。“去下一个服务区吧。”老者告诉司机,说他还能坚持。
老者和司机将之前的动作缓慢地倒转,启动车子,疾驰离开这个服务区,寻找下一个方便之门……
事实上,去年就有媒体针对群众所反映的“便民设施成僵尸”的问题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公用电话机插卡不灵、移动卫生间被锁住或被私人占用、饮料瓶回收机返利不灵敏、社区服务站长期闲置、自助快递柜被杂物遮挡……”
笔者相信,面对司机的责问,工作人员的回答没有水分。但笔者想问,为便民而设立的公共设施沦为无法发挥其本应有功能的“僵尸”设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笔者浅显地认为原因至少有三点:
其一,在设立便民设施之初,设计者未能进行有效决策、科学设计,导致没有很好地将便民设施的消耗、破损性添加在设计之前,进而没有做替代设施的设立、启用方案;其二,便民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对后期维护的责任主体不明确,或明确了责任主体,但对责任主体的监管与考核制度缺失或失效,导致后期维护服务跟不上;其三,追究问责机制不健全,无论是政府自身还是由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的服务供给方,对这种“便民设施成僵尸”的民生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总觉得这是小事。于是,便进入了“无人反映天下大吉,有人反映能拖就拖,拖不下去层层报修,能修不修重新投入”的公共设施管护工作的怪圈。
笔者认为,无论是谁,主观地让便民设施沦为“僵尸”是不作为思想在民生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这种思想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而任其长期蔓延,群众认为便民设施不便民、民心工程失民心,最终导致政府钱没少花,却得不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掌声。
在笔者看来,一处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僵尸”便民设施,并非一件民生小事,它实际上是一道民生大考题,考验着一方政府能否优化公共决策,能否用市场化方式运营公共设施的智慧和能力。
唯有让“便民”设施真正地便民,群众心中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