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光影秀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2016-08-02井新新
井新新
摘 要: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为科技的进步而产生了重大的变革,新媒体的出现,更是加剧了这种变化的产生。新媒体光影秀作为艺术展示的一种方式,以其特有的互动性、沉浸性和强烈的带入感,和其震撼的艺术效果而受到广泛的追捧。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弘扬和推广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红色文化的推广似乎遇到了阻塞,本文试从传播红色文化的角度,以新媒体光影秀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一种载体,寻求两者的有机结合,使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新媒体;光影秀;红色文化;弘扬;传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物质追求,更多的是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新媒体顺应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新媒体艺术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结合了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性学科。新媒体光影秀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融合了数字影像技术以及投影技术,以其特有的沉浸式体验带给人们震撼的视觉效果而广受关注与追棒,尤其是在一些大型展示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守护,更需要开发、挖掘和传承,只有不断的开发,深入的挖掘,才能使古老的文化焕发青春活力,才能长久不衰,才能继续传承与发扬光大,红色文化更是如此,但是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却是少之又少的,红色文化题材的戏剧、演出、诗歌等活动,除非在特定的节假日,平时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作为我国的一个特色文化,在特殊时期曾使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为之精神受到鼓舞与震动,它在特殊历史时期更成为一代人的精神食粮,毋庸置疑,红色文化对于新中国的发展壮大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现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更应该提倡与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
戏剧、歌舞等都需要一个舞台进行展示,尤其是红色文化题材的戏剧、歌舞、舞蹈等,它更需要大众对它给予肯定与支持,这样才能使得深层次的内涵得以发扬,才能使得红色文化代代相传。它需要寻求一个铿锵有力的合作伙伴,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良好的载体把它展示出来,人类始终是一种视觉动物,喜欢寻求视觉上的刺激感与撼动感,这给新媒体投影与红色文化的结合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新媒体光影秀是计算机图形艺术和和投影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传播形式非常丰富,可以在任意曲面、墙体等实物表面进行投射,它的主要展示形式以建筑投影为主,建筑投影是新媒体艺术的一种新兴艺术表现形式,它是数字图像与现代投影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称作异面投影,建筑3D投影等。它的投射面积大,投射色彩清晰、逼真,形式新颖,图像丰富灵动,科技感强烈、视听效果震撼,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它对技术和艺术要求都极为苛刻,建筑投影,顾名思义就是在建筑物的内面或外立面进行投影展示,投影就是利用投影技术,一般使用投影仪器作为工具,艺术在这里特指数字影像艺术,一般以影像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所以综合起来,建筑投影艺术就是以建筑的立面或者由建筑构架的空间作为介质,根据建筑本身的外部结构和形态,借助投影设备,以数字化影响创造出来的裸眼3D的视觉效果,也可以称作是建筑皮肤。由于是借助投影设備进行投射,所以对投射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晚上或者较黑暗的效果要更加突出生动。一般对于投影的内容都会根据特定的音乐配合相应的画面,以达到视觉、听觉的完整和谐。红色文化遗产戏剧、歌舞等都需要一个舞台进行充分的展示,更需要一个载体进行传播与推广,这样才能使红色文化的精神得到广泛的弘扬,红色文化主题戏剧和歌舞的主体内容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各种文化形式的舞台表现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人们的欣赏口味、审美意识都在发生着变化,而红色文化舞台的表现形式几十年来始终没有变化,关于红色文化歌舞的舞台演绎形式却没有时刻跟上时代的潮流,水平也在原地踏步,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也遇到了瓶颈。这也是江西省非物质性红色文化始终不能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红色文化的主体内容是已经设定好的,并且经过历史的积淀,需要的就是这个味道,因此我们不能在内容的主体上进行大量的创新;但是我们可以在舞台的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让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当前先进的新媒体表现技术—建筑投影进行结合,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采用一种沉浸式的虚拟体验,让观众能够融入到舞台中的红色文化中去,带给其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潜移默化中将红色文化感染给观众,这对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的。
新媒体投影秀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投射于建筑物外部某一立面的外墙,这种形式的投影不会对建筑物的外立面表墙结构产生任何影响和变化,而是借助于外墙的结构特点,先将外墙结构在三维软件中进行虚拟还原,包括结构、纹理、材质和色彩等,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次进行数字影像的制作与创新表现,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重新设计过的数字影像投射到建筑物的外立面中,结合原建筑体本身的立面结构,形成惟妙惟肖的三维立体展示,从而形成以假乱真的投影展示。这一系列的过程对于技术和设计水平的要求都极为苛刻,首先要再三确认建筑外立面的投射面积,以使数字影像能达到一比一的准确投射,再次创作内容的艺术表现要与建筑外立面基本吻合,内容与形式要统一,要实现这一过程,其实是对设计人员的一个巨大考验,将红色文化题材的歌剧或舞蹈通过新媒体投影秀的形式表现到建筑外立面上,这对建筑本身的选择要求就很高,挑选适合的建筑体,然后测量,确定之后策划脚本,精确到每一秒内容的艺术表现,当然背景音乐的选择更加要求与红色文化主题相一致,不然容易产生“混搭”的效果。总之,想要这一过程得到完整的实施,重点还是在于对红色文化表现的内容设计与制作上。
总结:新媒体光影秀作为一个传播载体,红色文化作为内容的主体,二者要实现天衣无缝的对接,还需要不断挖掘红色文化内容的深层次内涵,文化的传播和推广需要巨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和知名度,更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
参考文献
1、王晓鹰.戏剧演出中的假定性 [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5.9
2、赵凯.解码新媒体[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
3、韩生.舞台空间的魅力——舞台设计的创意和表现[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4、李康平.江西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江西红色历史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