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唐寿州窑黑釉瓷器赏析
2016-08-02刘胜男
刘胜男
摘 要:寿州窯,为隋唐时期汉族制瓷名窑之一,创烧于南朝,兴盛于隋唐,本文主要通过两件文物的比较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到唐寿州窑黑釉瓷器的特征及其在中国瓷器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寿州窑黑釉瓷器;黑釉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号称“瓷器之国”,有着8000年的制造陶瓷历史。瓷器可谓是“泥琢火烧”的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共有的珍贵财富。
瓷器脱胎于陶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至唐宋时期,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而釉色也有了青釉、白釉、黄釉、黑釉、绛红釉等多色釉种,可谓是陶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寿州窑,为隋唐时期汉族制瓷名窑之一,创烧于南朝,兴盛于隋唐,以首创黄釉瓷而著称于世。窑址在今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观家岗、余家沟、外窑等,因唐代隶属寿州,故名寿州窑。寿州窑属青瓷系列,主要烧制黄釉瓷和少量黑釉瓷,器型主要有罐、碗、壶、盏、钵、枕、注子、玩具等。
作为唐代七大名窑之一的寿州窑,唐以前以烧造青瓷为主,到了唐代才改烧黄釉瓷并以其著称。寿州窑黑釉瓷器釉色黑亮,流釉处常见窑变现象,与鲁山花瓷有某些相似之处。在一些黑釉瓷枕类器物上,还可以见到贴木叶纹的装饰手法,这为宋代吉州窑的此类装饰手法开了先河。可以说,在唐代黑釉瓷器的生产上,寿州窑黑瓷器是居于上等水平的。
这里主要介绍两件唐代寿州窑的黑釉瓷精品,现均藏安徽博物院。
1 唐 寿州窑黑釉执壶(配图)
这件黑釉执壶为1982年寿县许传先生捐献,通高21.3厘米,口径8.7厘米,底径7.7厘米。由图可见,执壶为喇叭形口,短颈,肩部比较丰满,长圆腹,平底。执壶肩部装有八角形的短流,与之对应部位安装有弧线形短柄。胎体稍厚,可见细微颗粒,黄白颜色,施釉前先施化妆土。口沿内及体外均施黑釉,施釉不到底,底部黄白色。
该执壶造型优美,端庄秀丽,釉面光亮润泽。在其肩部流釉处可见窑变现象,是唐代寿州窑黑瓷中的精品之作。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寿州窑胎胚的原料是就地取材,瓷器上的胎土未经淘洗,所以会比较粗糙。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工匠师傅们便在器物的胎胚上先施一层瓷衣,即一种质地白腻的白色瓷土,谓之“化妆土”,再在瓷衣上施釉料,使其表面光洁,增加器物的美感,提高产品质量。该件黑釉执壶即使用了此种方法。
2 唐 寿州窑黑釉瓷枕(配图)
寿州窑黑釉瓷枕,于1972年出土于巢湖市,高7.3厘米,长16.7厘米,宽11.7厘米。瓷枕造型为箱形,枕面中部微凹。箱形枕是瓷枕最常见的形式,流行于从隋到元的各个朝代。古人喜瓷枕,称之能清凉沁心,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之功效,所以瓷枕盛行,南北方均有生产,其造型包括长方形、圆角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银锭形等。由枕面、枕壁和枕底三部分构成,枕体中空。此枕底露黄白色胎,有一圆形出气孔,其余几面均施黑釉,釉面晶莹光亮,为寿州窑唐代精品之作。
黑釉瓷是汉族瓷器釉色之一,从青瓷派生而来,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浙江地区就生产一种釉色为黑褐色的原始瓷器,但黑的程度还不够。黑釉瓷真正烧制成功要到东汉后期,它的烧制成功打破了单一的青瓷传统,丰富了釉的装饰内容。到唐代时期,黑釉瓷已经很盛行了。
说到黑釉瓷,这里不得不提到黑釉。黑釉为古代瓷器釉色之一,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量或微量的锰、钴、铜、铬等氧化着色剂。通常所见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釉料中氧化铁比例为8%左右,如果将釉层加厚到1.5毫米时,经氧化焰焙烧,烧成的釉色即呈纯黑色。黑釉的耐温性在720℃-820℃,化学性能稳定、耐酸、耐碱、低温烧烤、节能和高抗蚀,具有容易分散、着色力强、颜色鲜艳等特点,低温黑釉具有着色力强,色彩明快的特点,被广泛用于釉上装饰。
黑釉釉料分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两大类。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至迟在东汉时就能烧制黑釉,东晋至南朝初的德清窑,用含铁6-8%的紫金土配制黑釉,釉面光泽,色黑如漆。东汉、东晋等早期黑釉属石灰釉,唐代以后,基本上都改用石灰碱釉。就黑釉的品种而论,可以分为一般黑釉与花色黑釉两大类。油滴、兔毫、玳瑁、麻酱釉等,即属花色黑釉。
较之青釉瓷、白釉瓷、黄釉瓷、青花瓷等器,黑釉瓷产品数量有限且精品有限,但其在中国瓷器的发展中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瓷器的多样化抹上浓墨重色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