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美学性

2016-08-02余昕樾

卷宗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闻摄影真实性关系

摘 要: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就是真实性,新闻摄影就是为了将客观发生的事实呈现给受众,然而,由于新闻摄影的特殊性,其是新闻和摄影结合的产物,所以,它不仅具备新闻性也具有美学性。其实,美学性无处不在,美学早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新闻摄影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美学的融入是必须的。当今社会,由于技术的发达,加之人们对于新闻美学性的误解,造成许多的假照片事件,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与美学性严重失衡。本文对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美学性进行分析,将二者的联系加以研究,对当今社会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与美学性失衡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新闻摄影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闻摄影;美学性;真实性;关系

真实,是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这是新闻摄影自诞生以来就必须具有的元素。所以,对于新闻的美学性是人们一直以来都认可的,而且是每一个尽责的新闻摄影工作者所一定会遵守的原则。但是,对于新闻摄影的美学性却有诸多非议。

1 新闻摄影的美学性分析

1.新闻摄影的美学意义

对于新闻摄影,我们一直在强调它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我们一再的对它的真实加以强调,杜绝修饰,但是,美不等于修饰。第一,真实性是新闻图片具有美学价值的基础;第二,过于强调新闻时效性是对新闻摄影的功效的忽视。新闻摄影的美学性为图片赋予了价值取向和长久的震撼力,比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走下舷梯,主动向周总理握手的那一瞬间,就是新闻摄影的美学性的彰显,对于时效性,这样的图片比比皆是,可是富含美学性的图片却不多见,可见,美学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新媒体发达,自媒体繁荣,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的新闻摄影有好多,但是,往往是一些可以引起人们强烈的感情共鸣的图片才会有更多的吸引力,其传播能力才更加强大,这就需要新闻摄影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涵养,可见,新闻摄影的美学性对与新闻图片的传播效力有多么强大。在今天,人们对信息已经处于应接不暇的地步,如果仅仅依靠信息本身的社会价值来吸引受众,这是不行的,真正能够吸引受众且让受众回味的新闻图片,必然具有美学性。一幅成功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可以传达新闻事件本身,又可以传递审美功能。

2.新闻摄影的美学特征

形象特征:形象在新闻摄影中具有核心价值,因为新闻摄影是要将信息以形象化的形式向受众传递。形象是美的基本特征。新闻摄影只有具备形象这一特征,才会将新闻图片所要展现的审美价值完整的表现出来。

瞬间特征:因为新闻摄影记录的是新闻事件发生的当时当刻的景物,所以,瞬间特征也是新闻摄影的一大特点。瞬间特征描述的是新闻摄影的时间特征,由于新闻摄影是为新闻报道服务的,而新闻报道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时效性,新闻摄影的瞬间特征就是对新闻时效性的最好呈现。

新鲜特征:新鲜也是新闻的一大特征,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手段,新鲜特征也是必须的。一般情况下,新闻摄影所面临的题材都是一些瞬间发生的事情,比如颁奖礼上获奖者的表情,元首会晤时,领袖的表情与动作等等,所以,为了彰显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摄影就必须通过图片的新鲜性对其加以诠释。

真实特征:新闻摄影反映的是一个客观事件的正是现象,真实特征,所以,必须具有真实特征。新闻摄影的“真”是为了更好的显示新闻摄影的“美”。在新闻摄影中,其目的就是为了向受众传达最为客观的事件真相,所以,作为报道方式的新闻摄影来说,其图片更应该具有真实性,人们往往觉得“眼见为实”,所以,为了尊重客观事实,也对受众负责,就必须贯彻“真”,这一原则。

2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论述

1.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

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内容通过摄影的手段,以照片的方式对其加以记载,并与相应的文字相结合,对所要报道的事件进行说明,这也是一种新闻形式。新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真实性,那么与新闻内容所对应的新闻摄影也必须具有真实性,而且画面不能有任何的修改痕迹,应该保证拍摄现场的真实性再现。

2.新闻摄影的真实性的重要性

从概念来讲,新闻摄影指的是对客观存在的拍摄现场进行纪实的一种摄影方法,也是体现新闻真实性的一种手段,在它的身上,不仅有新闻的特性,也有摄影的特征。上文已经提到,新闻摄影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真实性,新闻摄影在拍摄的过程中,不可使用擺拍或者补拍等加工拍摄的方式,而应该以自然存在的景物作为背景,进而使新闻额真实性、时效性和客观性加以呈现。

3 真实性和美学性的失衡分析

1.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美学性失衡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时代来临,各种数码相机和数字化暗房带来了图片后期处理的超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为新闻摄影带来了便捷。通过后期软件,新闻摄影师可以快速的对图片进行剪辑,对图片的色彩进行调节,而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图片传递出去。但是,数字时代的到来,也给新闻摄影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许多新闻摄影师在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美学性之间难以把握平衡,这就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失衡,进而导致新闻摄影造假。多年以来,新闻摄影造假案例频出,拉紧了每一个新闻摄影师脑中的弦。新闻摄影造假已经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区域性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新闻造假问题。

2.针对真实性和美学性的失衡的建议

从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和美学性特点考虑,新闻的真实性是拍摄的基础,美学性是作品展现的骨干所在。从新闻实践方面考虑,新闻报道的中心就是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当新闻事件的发展使摄影工作者对美的追求与新闻的真实性发生冲突,或者事件现场的条件不允许新闻摄影工作者对新闻图片的拍摄进行过多的设计时,此时,希望能从摄影工作者就应该将新闻的真实性放在第一位,可以运用抢拍、抓拍等手段获取尽可能多的新闻素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闻摄影工作者在拍摄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新闻新闻图片的美学意义,通过镜头的设置、构图的选择等使读者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新闻图片的美学价值。

从很大程度上讲,新闻摄影工作者在拍摄过程中对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美学性的结合对图片的后期发表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也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对于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和美学性的失衡有重要的平衡作用。

在摄影的过程中之所以可以融入艺术想象力,就是因为,在摄影作品中运用艺术想象可以将事件形象化,有力地吸引观众,并且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新闻的传播效率就会最大化。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图片的空间感和真实感,要遵循新闻摄影与新闻报道在时间、空间上的一致性,处理好艺术想象力与摄影拍摄行为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咏梅,丁勇.对新闻摄影的美学认识[J].理论观察,2002(3):104-105.

[2]张兵.再谈新闻真实性—常敲新闻真实性的警钟[J].军事记者,2006(2):7.

[3]王磊.从抓拍看新闻摄影的真实性[J].中国传媒科技,2013(08):78-80.

[4]丁兆磊.新闻摆拍现象分析[J].科技传播,2012(10):22-25.

[5]王胜利.构建新闻摄影美学的几点思考[J].当代传播,1998(4):21-22.

作者简介

余昕樾(1992-),女,彝族,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新闻摄影真实性关系
广告的真实性
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发展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