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图书馆藏书剔旧
2016-08-02赵新倩
赵新倩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及师生读者提供文献查询借阅、信息服务的场所,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机构。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图书数量的不断膨胀,许多图书馆馆舍空间不足。同时,许多过时和多余的复本文献长期得不到剔除,严重影响着新书上架流通,出现“书满为患”的局面。为缓解这种压力,其有效途径是对馆藏结构的优化整合,其中藏书剔旧工作是一种最常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馆藏资源更好地与学校教学、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提高馆藏利用率,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 图书剔旧工作的重要性
1.1 优化馆藏结构,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高校图书馆馆藏追求的是图书馆特色专业建设,而不是只以藏书量来评定图书馆发展是否优良。很多院校图书馆,有些图书重复购买,图书复本量多达十几册;有的只过分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品种:同一本名著,内容接近,不同出版社能有好几套,或者同一出版社同一版本只是印刷时间不一样也有很多。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馆藏冗余,浪费读者检索借阅时间。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教学、科研的辅助部门,应该对确定为年代久远或破旧不堪或名不副实或质量低下、失去价值的图书进行剔旧,保证整个馆藏文献的时效性、新颖性,优化馆藏结构,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
1.2 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维护图书书架整齐有序、对返还图书及时进行上架操作是图书管理员的日常工作。图书剔旧不仅可以提高现有书库的图书质量,从而延长图书借阅周期,减少图书管理员的不必要劳动,还能直接减少图书数量,从而降低工作强度、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1.3 缓解馆藏压力
近几年部分院校图书馆在数量、馆舍面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主要是应对图书数量的快速增长。而根据西方国家提出的“零增长”理论(“零增长”是指馆藏文献的数量在达到预期的馆藏量、功能等目标后,新购进的文献数量只是对准备剔除文献数量进行补充,从而使馆藏文献实际增长速度为“零”,馆藏文献总量始终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高质量的图书剔旧工作能够在读者数量、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长时间保证图书馆藏处于“零增长”,有效地缓解馆藏压力。而且,绝大部分院校因为办学条件、办学规模、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其馆藏面积是稳定的,但是购书量却没有减少,造成了“只进不出”的局面。所以,进行图书剔旧,是缓解馆藏压力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图书剔旧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它不是简单地对书库进行突击性措施,而是一项长久的平衡馆藏、优化馆藏的有意义的工作。定期的图书剔旧对于满足读者借阅需求,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解决图书馆日益增长的图书需求与相对稳定的馆藏面积之间的矛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图书剔旧工作的原则和范围
根据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及自身定位,专业设置和科研方向,针对本馆的任务、藏书状况和读者状况,确定在基本保证品种的基础上,再制定剔旧原则和范围,保证剔旧工作科学、专业、有条不紊的进行。
2.1 专业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的收藏必须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和专业设置及科研方向和任务等有关的文献资源这个大方向,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所以,在剔旧时要保持本馆的专业性,让读者通过馆藏就能了解学校的发展方向及本馆的特色。
2.2 时效性原则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也在加快,有的文献年代已久而陈旧无用,内容滞后而失去了参考价值、学术价值、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欣赏价值。因此,在时间上可定个大致期限,但这不是要求一刀切,剔旧时也要考虑它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学术性。同时,对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图书,应剔除旧版本,保留新版本及知名版本。还要剔除被新知识、新观点所代替且过时无用、失去保存价值的藏书,如英语、计算机等级、职称考试、考研、考公务员类的教材及辅导书。
2.3 完整性原则
各个学科的发展都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对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著作,可反映时代进程、历史痕迹的,就要全套保存,同时对分册图书予以补充,保持其完整性。而对于历史、小说等方面的,缺上册少下册,年代久远的一般应予以剔除。
2.4 新颖性原则
这里的新颖性说的主要是质量方面的新。有些藏书,因为长期流通导致损坏、残缺,或者由于收藏时间太久,又或者由于馆舍问题及管理不善,使藏书老化变质或虫蛀,已经严重影响藏书的外形;有些藏书,因为采购把关不严,购进一些内容上不健康的图书都应当被剔除。
2.5 价值性原则
在高校图书馆里,一般都存在着一些没有利用或利用甚少且复本较多的图书,长期积压在书架上无人借阅。根据流通记录,对于近十年毫无借阅,失去价值的图书应当予以剔除。而利用率较少的图书,保留基本的复本数,多余的复本应该予以剔除。
3 图书剔旧工作的实施
3.1 成立剔旧小组
图书剔旧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求专业、细致、复杂。所以,应该在馆长的筹划带领下,组织馆内对馆藏情况熟悉、业务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能吃苦耐劳的馆员成立剔旧小组来复杂这一工作。在充分考慮本馆的实际情况后,制定更详尽的剔旧原则、确定更详细的剔旧范围,反复推敲论证,保证剔旧工作科学、规范、有条不紊的进行。
3.2 严格审查
对剔旧图书的审查是图书剔旧最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剔旧之后,藏书是否达到了“量少质优”的目的,所以必须认真把关,要做到“对每一本书负责,对每一个读者负责”。
1.过时、陈旧图书的审查
一本书是否陈旧,是依照时间性原则,而是否过时则要从内容上详查。过时、陈旧且没有流通率的图书,就要列入剔旧范围,而那些读者需求量、利用价值大的就不应被考虑在剔旧范围内。
2.破损残缺图书的审查
造成图书破损残缺有两种情况,一是使用率不高但时间太久造成的,再者是使用率高,读者频繁借阅造成的。对于第一种就要进行剔旧,对于后者如无价值进行修补的应剔除,再重新采购作为新书补充进去。
3.复本量过多图书的审查
复本量过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采购人员失误,二是特定时期需求量大,那段时间过去后不再需要,三是某个时期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对于使用率较低的图书,保留基本复本量,剔除多余的复本。
4.低使用率图书的审查
低使用率图书与前面三种情况关联不大,主要是借阅、流通频率低归纳起来有两种因素造成:一是采购方面的因素。采购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馆藏图书的质量。如果采购工作没有做好,就会降低图书利用率,缩短图书寿命;如果采购工作做好了,则会发挥出图书的作用,体现出原有的价值。二是流通方面的因素。图书在流通过程中,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分类不清、摆放混乱、检索困难等原因,限制了读者的阅读。流通工作做不好,也会降低原本有价值的图书利用率。所以,因采购方面造成的图书使用率低,应该予以剔除,因流通方面造成的图书使用率低,需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加图书曝光率,提高使用率。
5.对不宜久藏图书的审查
对一些消遣类的,习题集包括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考研试题等,使用过的字帖,知识更新较快、时效性较强的如计算机类图书,这类不宜久藏的图书,应该予以剔除。
3.3 剔旧流程
首先,各阅览室根据日常流通日记,建立待剔除文档,作为剔旧最原始的依据;其次,根据剔旧原则和范围以及待剔除文档,进行初选,由剔旧小组反复推敲斟酌,确定剔旧图书后,交由馆长审批;最后,由相关人员进行剔旧报废,予以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