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特征浅析
2016-08-02任远
任远
【摘 要】随着手持摄像(技术)设备的普及,微电影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本文通过微电影的艺术形态、艺术传达方式与传统影视对比,总结概括出微电影的特征。
【关键词】微电影;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59-01
一、制作门槛低
微电影被称为“贵族中的平民”。由于它的门槛较低,受众面较广,所以在近些年呈现爆发性的增长。据2012年5月份优酷指数报告,微电影不但在播放量排行上占据了前两位,而且在排名前10的影片观看总量中,三部微电影的观看总量占据了42%的份额。在7月份的上升最快相关搜索词中,“微电影”更是以500%的同比增长率高居榜首。[1]借助于网络这个平台,微电影的光彩得到了全方位的绽放,不仅在艺术上,而且在商业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因为微电影的市场行情很不错,它的微播出平台、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时放映的“四微”特征已被业界所公认,很多年轻人也更愿意选择这种个人化的影像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爱情之路。对于我们来说,微电影的门槛低,创作环境更自由。”[2]微电影较低的制作门槛,使得越来越来的人有机会加入拍摄之中,接触、了解微电影。
众所周知,传统电影包含影片剧本稿费,影片道具、拍摄、参与人员薪酬,以及后期制作、市场宣传成本等费用。巨额的拍摄费用使得很多有想法的青年导演望而却步,而微电影却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门。由于时长的大幅度缩减,各方面的成本都显著降低,并且很容易找到投资的商家。当然,有人会说,你没有分清微视频和微电影的区别的,像这种极其简单的制作压根算不上微“电影”,微电影仍然需要完整的故事情节,大型的拍摄器材,精密的后期剪辑,简单的设备只能制作微视频,自娱自乐。这种判断并不合理,如果以外在物质水准衡量是否成为微电影的话,那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岂不是连电影都算不上?
二、以网络为主的传播
互联网是微电影的主要传播平台。近期,星传媒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目前已经存在的四亿多运用数字媒体的用户之中,他(她)们已经不再习惯于接收电视视频的方式,而习惯于用电脑或者移动设备收看视频。以“病毒式创新网络营销”为例:凡是字段中带有“电影”的都将会自动变为红色,然后生成一个自动的超链接,链接广告页面;当企业发布了视频之后,便会通过各种方式呼吁网友对该视频进行转载,最为活跃的用户,便会得到相应的奖励。[3]可以预见,网络平台将会承载着繁荣微电影使命,低能高效就是这个道理。
三、具有浓厚的商业属性
微电影不乏高水平作品,但是大多的微电影中都有植入各式的广告,较为缺乏单纯的艺术电影。除非有广告商为某部微电影进行投资,围绕着营销的目的,打造一个精品的微电影。只要电影的内容足够优质,即使人们知道题材是微电影,也不会影响人们的印象。例如OPPO手机专门为X903型号的职能手机所拍摄的微电影——《FINDME》,不仅可以让消费者有艺术的享受,而且又让消费者深入了解了该款产品,透过每一个镜头了解了手机的各项功能,在微电影的种类中属于探索式。
微电影广告的自身特点更能满足广告营销的需要。对于广告业主而言,通过微电影这种方式做广告,不需要高额的投资,而且拍摄的时间限制也比较宽松,在其中植入广告也能够更加灵活。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微电影广告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诸如:自主选择性、故事性都比较强,能够在悄无声息中达到营销的目的。其次,对于广告业主而言,传统的广告以及电影植入式的广告者两种方式都稍显陈旧,再者因为高额的广告费用,使得许多财力不足的企业根本无法适应。而且在电影中植入广告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达到一定的目的,但是暴露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诸如产品植入的方式不当,效果并不明显,受到诸多硬性因素的影响等等。因此微电影便成为了一个最佳的选择。学术界越来越多地开始探讨如何在电影中植入广告的问题,诸如人大新传院的副院长喻国明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植入式广告需要一个缜密的规划,而不只是简单的将其粘贴在电影中。当广告公司以及广告主为如何将广告更无痕地嵌入电影而苦恼时,萌发了一种反向思维,即将电影植入到广告之中,由此便诞生了微电影广告这种方式。电影是需要剧情来支撑的,将电影植入到广告之中,简单而言,就是运用广告这种方式来讲述一段故事,而恰好微电影广告的优势便在于通过故事来达到营销的目的。[4]
注释:
[1]优酷.优酷指数报告[EB/OL].http://www.docin.com/p-871011468.html,2012-5.
[2]龚鹏飞.“微时代”爱情微电影商机[J].数码影像时代,2012(05).
[3]百度文库.微电影的网络营销分析[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c3cbe0395727a5e9856a618b.html,2012-06-21.
[4]白靖利,卢和萍.微电影广告的营销[J].新闻爱好者,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