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纪录片《bike与旧电钢》

2016-08-02赵宜钧

戏剧之家 2016年14期

赵宜钧

【摘 要】在影视文化领域中,艺术性与商业性始终冲突不断,甚至泾渭分明。大众普遍接受娱乐性强、轻松的影片,文艺片的生存空间狭小,成为了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纪录片《bike与旧电钢》为研究对象,探究艺术与商业的碰撞和融合。

【关键词】bike与旧电钢;艺术与商业;独立纪录片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89-01

纪录片《bike与旧电钢》讲述了徐州市两个不为人知的音乐天才——张鹏程和张宜苏的生活。导演邵攀用了三年的时间,深入生活,采用直接录制的方式记录了主人公坚持理想,坚持艺术纯粹性的心路历程。纪录片大量采访了主人公的朋友、学生等,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交叉时空的影像融合,让我们感受到了主人公命运的转变。

一、人物特点和精神特征

《bike与旧电钢》中的两个主人公,将情感寄托于音乐,从音乐中寻找存在感,但二者的性格却各不相同。从表面上看,张鹏程是一个表现欲极强、始终乐观开朗的人。自创歌曲《命运馒头》对于底层小人物的刻画,深深触动着观者的心。但对于张鹏程来说,插科打诨式的喜感表演是他得以证明存在感的外在表现形式,而音乐才是他内心获得归属感的终极依托。

主人公张宜苏不拘一格,随性的生活态度和追着云彩洗澡等匪夷所思的行为,让人惊异。张宜苏属于中国MIDI音乐制作的第一批人,他无偿培养了众多优秀的音乐制作人。他将自己对义妹朱莉的感情创作成一部音乐集,将感情流露于音符之间。他通过音乐来安抚自己,寻求内心的平静,认为艺术是纯粹的,若与利益结合便失去了最原始的完美。他的特立独行让人难以理解,但其对待生活、艺术理想的态度,却有可借鉴之处。随性、无拘无束、自由洒脱、淡然处世、坚持理想是他的最真实写照。

二、艺术与商业的碰撞

纪录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真实性,而为了商业利益吞并掉真实的事情早已漫山遍野。更有甚者,主观色彩浓厚,为了商业宣传刻意挑选画面进行拍摄,完全抛弃了纪录片最原始的本质特征。导演邵攀在纪录片播出时,不愿改变原有的叙事结构,即使赔钱,也要保留真实。

张宜苏对待自己的音乐作品十分虔诚,张鹏程说,“他(张宜苏)净干些匪夷所思的事,免费教你弹琴、键盘。”这就是张宜苏的原则,他说音乐是属于全人类的,应该免费共享。张鹏程则不然,张鹏程在会所应聘时强调娱乐是自己的强项。主人公就是处在这样的矛盾中:坚持对音乐的热爱,拒绝把它商品化,就难以解决生存问题;依靠音乐谋生,将音乐转化成商品,又会陷入自责。

反观当下,电影商业化愈演愈烈,广告植入等情况屡见不鲜。商业电影抓住受众探奇心理,更注重特效运用和科技展示,给人的视觉和听觉带来震撼。中世纪的美学家圣·托马斯认为,只有听觉和视觉才算作是审美感官[1]。商业电影往往为了迎合大众的观赏习惯和审美诉求,有意刺激大众的视听感官,3D科技、大型场面等商业手法充斥着影院荧屏。

艺术电影注重内容结构和文化底蕴,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从叙事策略上看,艺术电影注重突出艺术个性,拒绝程式化的情节发展和模式化的人物形象蓝图,经常采用独创性的电影语言[2]。《bike与旧电钢》挖掘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多以纪录为主,尊重被摄主体的自由话语权,用故事内容暗示或启发人们的思想。艺术具有教育作用,好的电影体裁和内容设定能够改变舆论,促进社会进程,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艺术与商业的融合

纪录片具有艺术的特质,但不完全是艺术的产物,它还受技术、市场规律等的影响。商业纪录片或许改变了艺术性,但盈利能够保证纪录片的发展链条有序进展。文艺片内涵深刻,受众的文化层次不同,难以吸引大量受众。影院不予排片,利益链条崩断,导致导演在完成一部作品后,难以拍摄第二部作品。事实上,商业与艺术结合所产生的电影的成功案例已有许多。斯皮尔伯格作为好莱坞的电影奇才,既有《大白鲨》《拯救大兵瑞恩》等反响巨大的商业力作,又能创造出《辛德勒名单》《太阳帝国》等文艺片佳作[3]。

纪录片的发展道路还十分漫长,要想能够长期地发展下去,独立纪录片的生存要想得到解决,就必须增强导演的市场意识、让艺术与商业结合起来。只有商业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才能保障电影产业链条的正常运行,通过经济效益保证优秀影片的再生产,促进电影业的繁荣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传递人文精神,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对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72.

[2]周留军,王靖.中国电影的突围之路——兼谈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特点[J].电影评介,2008,(7):5-7.

[3]段永利,段永杰.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犹太情结[J].电影评介,2011,(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