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孤单,不同的情怀
2016-08-02代春芹
代春芹
人类和其他的动物比,除了智商高点就没什么了。所以只有与人交往,大家互相帮助,才能获得更多的食物和抵御其他掠食者的进攻,才能生存下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人难免会言不由衷,难免会虚与委蛇。只有在独处时,人才能直面自己的灵魂,深入思考问题。《楼下的房客》中说:“有人说,真实的人性只存在于一个人独处时。在没有人看见的角落里,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才是他真正的本性。”人只有在独自存在的时候才属于自我。所以,“独”是一个与思考、精神等紧密相连的字眼。诗词是与思考精神等紧密相连的文体,所以,在中国诗词中,经常用“独”表达自己的情怀。
与“独”字意思一样的是“孤”字,二者往往合起来称“孤独”。
考究“孤独”一词,我们会发现它们历史悠久,而且经常合用。许慎的《说文解字》释曰:“孤,无父也。”段玉裁注:“孟子曰:‘幼而无父曰孤。引申之,凡单独皆曰孤。”独,孤单之义。《说文解字》云:“羊为群,犬为独也。”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字汇》解:“独,单也。”《诗经?小雅?正月》:“念我独兮,忧心殷殷。”邓玄笺:“此贤者独特自伤也。”其实,“孤独”是同义复合词,皆为单独,孤单,孤立无援之义,所以《广雅释诂三》曰:“孤,独也。”可见古人心目中的“孤独”是一种由各种情感积郁而成,带有恒久性的心境状态。应该说孤独就是来自于人类最为深刻的无助感。由于文人天生敏感,所以对这种孤独感体会得尤为深刻。
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说:“一切好诗都是诗人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人是最讲究自我感情抒发的,所以,中国历代文人墨客都“独”字都情有独钟,他们用“独”字抒发各种情怀。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独自一人登上幽州台,禁不住陷入历史的遐想与现实的沉思。遐想与沉思之余,挥笔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天地苍茫之中,诗人独自一人,禁不住感到天地的渺远,人生的短暂。在短暂的人生中,自己是多么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啊!可是燕昭王何在?想到这里,诗人禁不住悲从中来,泪零如雨。可以说是巨大的反差刺激着他敏感的神经,使他黯然泪下,吟出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的。这里的“独”显出一种世无知音的悲愤与遗憾。
认真阅读这首诗,用心体会这首诗,我们会感到空间的博大,孤独的博大,悟到“独”字之妙之深之切,宇宙之无我,天地之大我,人生之小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独钓寒江的蓑笠翁,那不正是诗人柳宗元的写照吗?革新失败,自己被贬,远离朝廷,昔日的友人隔绝了音信,这是真正的孤独。但这孤独不是消沉,更不是屈服,而是一种无奈的抗争。
这首《江雪》与其另作《渔翁》,都以渔翁“自寓”,反映了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交替出现的两种心境。他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渔翁》中的渔翁,超尘绝俗,悠然自得,正是后一心境的外化。《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正是前一种心情的写照。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是早熟的诗人,“年未弱冠,文章得名”。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他十七岁作的,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广泛为人们传诵。作这首诗时,他初次离开了家乡,诗中表达了他思念亲人的深情。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加。“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重阳佳节,山东兄弟相聚登高,而自己却独自一人远在他乡。重阳佳节,孤独的诗人便想到了家乡的情景。诗人身是孤独,但心并一定真正孤独,因为他的心与山东兄弟在一起,他能听到山东兄弟“你在他乡还好吗?”的问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李白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踪影了。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
孤云“独”去闲了,这里的“独”显出一种安静祥和,是一种悠然自得,是一种了无牵挂,是精神的绝对自由。这,不正是我们的诗仙追求的境界吗?悠然自得最惬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天有不测风云,八月的时候,狂风大做,大雨倾盆,刮走了屋上茅草,淋湿了屋内干地。在艰难困苦中,诗人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诗人通过写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感。诗圣就是诗圣,自己的屋子破的不成样子了,想到的却是“天下寒士”,“吾庐独破死亦足”,忧国忧民的情怀令人感动。仅仅从他只要寒士能安居乐业,自己“独”受苦也心甘情愿的精神来看,他也无愧于“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的评价。
“月底栖鸦当叶看。推窗跕跕堕枝间。霜高风定独凭栏。觅句心肝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可怜衣带为谁宽。”
——王国维《浣溪沙》
“霜高风定独凭栏。”“独凭栏”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意象,“独”方能沉思,“凭栏”方能望远。“独凭栏”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霜高风定独凭栏”的王国维会想到些什么呢?传统文化的衰落?大清王朝的衰败?“独”让他沉思伤感。
这些诗句里的“独”是一种寂寞。法国著名现代派诗人里尔克说:“寂寞在生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子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青春的开始,你不要为此而迷惑,我们最需要的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这让我们想到了孤独的伟大功效,伟人皆寂寞,都是孤独中的自我艺术的“圆成”,所以李白有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但“独”并不都是寂寞。它所能够表达的情怀远远多于寂寞。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毛泽东《七古?咏蛙》
那是1909年秋,年方16岁的毛泽东正在离家乡50里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在那儿上学的绝大多数都是地主豪绅的纨绔子弟,他们出手阔绰,行为霸道,根本就看不起来自穷乡僻壤的毛泽东,常常几个人联合起来欺侮毛泽东。因为被许多富家子弟疏远,毛泽东显得有些孤独,在精神上也很受压抑,但是,毛泽东那独特的个性注定了自己是不会甘于人下的,不管是论志向,还是论才情,又有多少人能够超得过他?于是,毛泽东拟定主旨,确定韵脚,凝神小思,一气呵成,挥笔写了这首能够反映自己性格、心态、情操的小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是说,青蛙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在绿荫树下休养精神。写青蛙的形象和自身修养。青蛙经常生活在稻田、沟渠和池塘的水边,“独坐池塘”,既写出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又突出了青蛙的独特个性。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寥廓的江天中,伟人往那儿一站,滚滚湘江和葱茏的橘子洲都成了背景,它们的存在仿佛是为了衬托伟人的情思。伟人高大的身影被历史拍了个特写,所以虽然是“独立”却不给人孤独之感,因为这里的“独”表现的是壮志,而且这个壮志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荣辱,更关系到国家的沉浮。
“独”是历代诗人的宠儿,我们太应该重视这个“独”字了!
诗歌加一个“独”字意境顿生,万物加一个“独”字价值倍增。
“独”之作用大矣哉!我们要努力练成独门绝技,在芸芸众生中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