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2016-08-02段瑞军

卷宗 2016年5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段瑞军

摘 要:目前,公路沥青路面受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气候条件和行车负荷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早起裂缝,而公路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本文就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的作用、施工过程中平整度的影响因素、施工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等谈一些肤浅见解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近几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发展迅猛,绝大部分是采用的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注重对施工材料、人员、设备、进度和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关注施工质量的基本目是为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但往往大家一般注重于达到规范要求,而对质量稳定性不够重视,其实保持路面质量的稳定性、减小变异性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沥青路面之所以会造成局部的早期损坏,就是因为有局部的原因,而最主要的就是变异性。所有我们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必须重视减小变异性这个关键。还有施工过程的各种污染,即固体废弃物污染、层间污染、水污染、环境污染等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还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1 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的作用

1.1 保证公路沥青路面的顺利施工

为保证沥青路面的顺利施工,必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保证体系,贯彻“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的思想。严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首先在开工前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计划,同时编制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及动态管理程序手册,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尽早的提出改善措施,对工程质量中的缺陷实施有效的处理,预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1.2 加强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

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及动态质量管理十分重要,他是在连续的生产线上及时发现不合格的工序单元,防止流入下一个工序单元,这样才可以保证最后的产品是合格的。过程控制首先是工艺控制,同时还要有可靠的施工过程检测手段。加大力度认真落实过程控制,坚持动态质量管理、严格程序、建立责任追查机制,保证沥青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

1.3 提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和效益

使用工期节点控制、提高质量意识,可以对各项要素实施合理科学的运用,改善路面施工资源的分配,提升各种要素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严格遵守施工过程中的规范制度,重视自己的职责,防止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事故,提升工程构建的效益和质量。

1.4 有效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期限

公路沥青路面通常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而使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工艺和提升对质量的控制可以及时对出现问题进行修复,减少变异性、提高稳定性,有利于沥青路面长期处于优良的状态,有助于延长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期限,为车辆的安全行驶创造了条件。

2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平整度的影响因素

2.1 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主要是指在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达标造成沥青路面工程直接丧失了拥有良好平整度的可能,或者是由于沥青路面使用的材料需要科学合理的配合比例,而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完成这一目标,造成沥青路面的混合材料不能满足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要求。举例来讲,在选择沥青路面的施工材料时没有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筛选,导致沥青路面的施工材料变异性较大,无法组成科学合理的级配,进而导致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达不到工程的设计要求;其次,在应用材料时需要对材料的级配进行一定的试验以确定其混合材料能够满足工程平整度等各项指标的设计要求,其包括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以及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然而常常由于赶工期的需要置之硬性要求于不顾,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没有经过科学的调配和必要的验证就开始铺筑施工,导致沥青路面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平整度也受到了的影响。

2.2 施工工艺因素

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对路面平整度造成影响的施工工艺因素有很多,包括沥青路面的材料摊铺工艺、沥青路面的碾压工艺、沥青路面的缝隙拼接工艺等等,这些都会对沥青路面的平整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举例来讲,如果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工艺流程进行路面施工作业,在完成摊铺工艺的过程中摊铺机的速度忽快忽慢,都会给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带来一定不利影响。如果施工碾压工艺的过程中碾压温度掌控不好、为了节省施工成本碾压次数不够,也必然会造成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差、密实度不足、孔隙率偏大等质量隐患,降低路面的使用功能。

重视沥青路面接缝处的处理。要严格控制该项工作的流程,先使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宽度保持在15cm左右,然后慢慢向新铺混合料处移动。

2.3 机械因素

机械因素造成的沥青路面出现平整度质量问题大多是由于机械缺乏良好的保养工作,出现机械老化陈旧故障频发的情况,在强行使用的情况下无法有效的完成沥青路面平整度的质量要求。或者说由于机械参数设置的不同,在没有经过相关检查和复核工作的情况下就直接开始使用,造成沥青路面的平整度也受到不同影响出现质量上的问题。

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管理

3.1 路面材料的选择和检验

①沥青。为了提高沥青等材料的质量,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一般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业主和施工单位协商选出最佳的供应商,从源头上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②集料。结合道路实际施工情况,深入调研,收集沿线集料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采取干净石屑和机制砂配合的方式调配细集料,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弥补二者的缺陷。

3.2 混合料配比设计

在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需要结合路面工程的实际用料,按照规定标准配置正确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找出沥青的最佳用量。根据沥青使用量以及矿料级配选出工程目标配合比,并为后项操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在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从间歇式拌和机进行取样筛选之前要先通过两次筛选,确定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并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供料均衡,需要对冷料仓的进料比例进行反复测试和调整。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采用目标配合比设计,对三个沥青使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对优化后的粗、中、细三种级配也同样进行马歇尔各项试验,最终选出有一组油石比适中各项技术指标又能满足耐久、稳定、密水、抗滑、防渗性能优良的配合比。

3.3 拌制沥青混合料

①在拌制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需要对沥青、集料的加热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对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进行严格的掌握。②在拌合沥青混合料时要对各种矿料的使用量、拌和温度等信息进行严格监控,并且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测温等进行校核。③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时间,确保沥青结合料裹覆住所有的集料颗粒。④通过目测的方式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混合料出现的异常现象。⑤每天上、下午各取一组混合料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对油石比、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进行检验。⑥每天结束后,根据拌和楼打印的数据资料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同时校核施工厚度和抽提结果。

3.4 混合料的运输

应该选择有金属底板、干净,且载重量大于25吨的自卸车进行运输。在装沥青混合料之前,需要在车厢的内壁上涂抹上一层水油混合液,防止混合料粘在车厢影响卸载。用篷覆盖混合料保温、防尘,在车厢侧面位置设置温度检测孔实时检测车厢内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车辆装料过程应该“前-后-中”移动装料,避免沥青混合料离析。

4 铺筑好试验段意义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重大工程来说,铺筑试验段是不可缺少的步骤。铺筑试验段绝不是一种形式,必须达到要求的目标,即:①检验各种机械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合理。②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操作工艺,复核拌和站的标定、计算机显示数据的准确性。③通过铺筑试验段确定透层油的喷洒方式和效果、摊铺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等。④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⑤建立用钻孔法与无核密度仪无破损检测路面的对比关系,确定压实度的标准检测方法。⑥检测渗水系数。试验段结束后及时提出各项指标检测报告进行试验段总结。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随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推广和使用,在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从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阶段开始,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满足质量要求和使用性能。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使社会效益和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袁光权.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

[2]杨威.通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3]姚乐斌.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4]穆秀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动态控制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5]孙赫.沈海高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

[6]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7]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