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秘人员的素质与档案管理
2016-08-02李娟
摘 要:随着《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深入实施,我国各级各地政府机构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各级部门,怎么样才能与全国的深化改革的节奏与步伐一致,切实促进转变职能、更加优化职能,解决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需求等方面的不足,档案管理工作存上存着诸多问题,显然己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文秘从业人员的思想问题。也就是说,必须迅速有效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1]。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要求从业者爱岗敬业,加强文秘人员的职业道德,通过职业道德建设,使他们都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档案管理的健康发展。职业素质道德建设是当前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素养;档案管理;服务
1 基层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的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存在着道德素质上的差异,很多部门为了节省开支,从社会上招聘一些人员开展工作,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临时工”在执行基层工作时与民众发生矛盾,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公务员形象,也是基层工作难以开展[2]。从业者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如果对工作在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思想懈怠、不重视自身思想的完善,政治责任感不强,缺乏工作的毅力,影响了我国基层的健康发展。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学习的积极性不强,缺乏知识更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部分从业者不重视职业道德建设,甚至对其分内的工作也漫不经心。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工作内容相对比较单调,但同时又需要以十分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工作比较枯燥,长此以往便很有可能招致从业人员的厌倦,从而造成对工作的消极懈怠。
(二)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也是造成从业者职业没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水平较低的原因。人员的观念、态度,技能等直接体现着其素质和修养,档案管理的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从业能力的高低,关系档案信息的质量[3]。所以,必须有法律和强有力的监督作为保障。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制造了严重阻碍。造成监督不力的原因无疑即是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并且要形成多管齐下的交叉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日常监督。要根据不同时期、性质、特点的档案管理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考评,依据考评结果进行褒善贬恶,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业文化素质低,业务能力不强
基层具体档案从业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还相对都处于一个不是太高的层次。由于受目前自上而下的政府机构改革制约,一些地方、少数单位具体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业务素质、
工作能力与水平还难以适应当前档案工作的现实发展,特别是优化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尤其需要加强新时期新形势下档案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专业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工作作风、团队精神及求真务实等方面的强化与提升[4]。对档案从业人员业务能力这个问题的专门考察,进一步加强对文秘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
2 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素质的策略
(一)加强素质教育培训
完善从业人员的职业品质修养律的前提,从业者具备了崇高的职业品质。优良的职业品质,是保证从业者遵守职业纪,他就会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职业纪律;杜绝马马虎虎、偷工减料,甚至严重违反职业纪律。所以,完善职业品质修养,真正使遵守职业纪律得到保障。提升文秘人员的自我克制能力。职业纪律对从业者而言是具有强制性的,职业纪律的强制性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自我克制的能力[5],而且要不断强化和提升这自觉克服懈怠情绪,抵制各种诱惑,自觉抑制不好的的念头或想法,也才能坚决抵制违反职业纪律情况的发生。自我克制能力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因为管理者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其接触的重要档案的可能性就越高,档案信息的价值也就
越高,相应的其保密级别也就越高[6]。如果档案管理者自我克制能力不强,无法面对诱惑,泄漏档案信息,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二)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行列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这是作为一名合格档案人员的基本素质,是对其职业道德的一种基本考验。档案文秘人员应主动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行列之中,以实际行动说话,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密切与人民之间的关系[8]。作为一名合格的档案人员,就必须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工作中,应始终把自己的工作紧紧地和党的最高理想联系在一起,以“风吹不倒、雷打不动”的坚定信念,一丝不苟的执行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职业道德归根结底也是一种道德,道德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思想问题,因为道德最后必定需要人来落实,所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是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所以,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首先是解决其思想问题,通过教育的方式使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与我国、我党的主导思想保持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提高文化素养,增强业务能力
档案人员职业技能的培养,专业化的档案管理的专业化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素质。人才培养可以从源头抓起,招聘具有专业资格、接受过专业档案教育的人员。入职后还
会定期给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职员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的为中国基层事业做贡献。
3 总结
本文从文秘人员的多个素质方面分析了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档案人员,就必须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加强服务能力,更好的为中国基层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漆金玉.新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思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 (1):123-125.
[2]陈俊星.基于公众导向理念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J].行政论坛,2015(1): 58-62.
[3]陈兴尧,王彦,吴雄鹰.关于农村档案管理与村级换届工作的思考[J].浙江档案,2013 (11):55.
[4]樊清.农民教育的推进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J].教育评论,2012 (5) :12-14.
[5]方康顺.乡镇档案馆:村级档案管理的突破口[J].浙江档案,2014(1) :54-55.
[6]王继明.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懈探索与基本经验[J].学习与实践,2011(5):40-47.
[7]郝丽,崔永刚.现代国家治理中三个重要部分的价值与目标论要[J].探索,2015 (1):89-92.
[8]何水.中国公共服务改革:实践透视与路径探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6):5-9.
作者简介
李娟(1982-),女,汉,山东菏泽人,大学,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