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

2016-08-02何爱玲

卷宗 2016年5期
关键词:光盘馆藏图书

何爱玲

摘 要:图书随书光盘为读者更好的利用图书提供了方便,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光盘具有不同于纸质图书的特点,本文分析了随书光盘的特性,探讨了如何采用科学实用的管理方法,建立一套符合本馆实际的光盘管理方式,满足读者与图书管理者对光盘利用与管理的需求。

关键词:随书光盘;光盘流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呈数字化、无限性、多样性、跨时空等特点,纸质图书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发展的需要,因此基于光电技术的电子出版物应运而生。随书光盘,是指随着图书一起发行的光盘。所附光盘既可以是对图书内容的解释,也可以是图书内容的延伸,丰富了图书的内涵。目前制作光盘的成本很低,基本不会增加出书的成本,所以近年来纸质图书附带光盘的情况越来越多。然而,光盘具有不同于纸质图书的特点,如何科学地管理,使其能有效地利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 随书光盘的特点

1.1 不完整性

随书光盘能对图书内容进行形象、生动地解释说明,其内容多是与图书本身内容密切相关的辅助教学软件、系统平台、仿真模拟环境、免费应用软件、程序源代码、图片、音乐或者视频资料等等,是图书内容的重要补充。图书和光盘具有整体性,要配套使用才便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图书的内涵。

1.2 阅读的非直观性

随书光盘由于其质地的特殊性,无法直接阅读,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或相关设备来使用。如果读者不具备相关条件,将会造成随书光盘的无效流通,降低其使用率,且影响图书的阅读效果。

1.3 格式的多样性

随书光盘不像电子书刊有统一的格式和表现形式,它在格式方面具有多样性,主要有:自带运行界面的光盘;以超文本链接为结构的电子文档;纯粹以文件方式存放的相关资料;用CD、VCD、DVD等格式存放的音频、视频资料等。

1.4 载体的特殊性

随书光盘是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一种光存储介质,以光盘的形式存在,具有体积小、存储容量大、数据传送快、检索途径多、感官性强等优势,它赋予了图书更加丰富形象的内容。光盘怕挤压,易磨损和划伤,怕强光长时间照射和灰尘,然而随书光盘一般附在图书后边,装在简装的塑料袋或者纸袋里,极易损坏。光盘表面微小的划伤和污损都可能损坏光盘,使光盘无法正常使用,直接造成馆藏资源的损失。

2 随书光盘的类型

随书光盘发展到今天,种类繁多,内容极其丰富,从光盘与图书内容的关联程度可将随书光盘分为以下类型:

2.1 附件型

这种类型的随书光盘通常与图书的联系非常密切,光盘的内容常常是图书内容的补充、延伸、扩展和所涉及的案例及其素材,操作性强,光盘离开了图书就失去了价值,而图书离开了光盘也会显得欠缺、不完整。

2.2 独立型

这种类型随书光盘的内容往往与图书内容一致,光盘是电子化的图书,仅仅是载体形态不同,其涉及到的内容图书中已经具备,图书与光盘可分别单独使用。

2.3 交互型

图书与光盘的内容环环相扣,读者通过计算机或相关设备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目的,在学习图书内容的同时,可结合光盘的内容,图书与光盘同时对照使用可以集中两种不同载体的优势,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 随书光盘管理服务模式

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各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目前,各院校图书馆对于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光盘随书,一起流通

随书光盘刚出现时,数量较少,图书馆通常将光盘视为图书的普通附带物,与原书一起加工完成后,放入馆藏地进行借阅流通。这种随书光盘与图书一起流通的管理模式,不需要额外的人力物力投入,简单易行,且读者既可阅读图书又可借助计算机或相关设备,利用随书光盘进行辅助阅读和实际操作,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使用随书光盘。但是由于没有单独的编目著录,光盘随书流通过程中极易丢失、损坏,不利于光盘资源的保管和重复使用,同时还存在借阅期限设置,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提供给有限的读者使用等问题,这就制约了随书光盘的利用率。

3.2 书盘分离,分别流通

将光盘随图书一起著录,在专门的馆藏地收藏光盘,集中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减少了随书光盘的丢失和损坏,但读者借阅图书时,必须到光盘的馆藏地办理二次借阅。比如用光盘存储柜,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有利于光盘的保管,但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给读者利用光盘资源带来了不便,从而导致部分读者干脆放弃使用随书光盘,并且读者对图书与光盘未必同时借还,破坏了其完整性,容易造成有书无盘或有盘无书的现象,从而影响借阅,这样就降低了随书光盘的利用率,失去了光盘应有的辅助学习的作用。同时,因书、盘分开管理,读者不便发现附有随书光盘,降低光盘的使用率,也违背了光盘随书出版的初衷。

3.3 附盘图书集中管理

把所有附带光盘的图书集中存放在专门的馆藏地,同时提供专门的计算机或相关设备供读者使用。这种光盘与图书同步借阅、浏览的管理模式,容易达到书盘共用的效果,方便了读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随书光盘的利用率。缺点是必须额外增加专门的管理人员,且需要配备阅盘用机,增加了经费支出。

3.4 随书光盘网络化管理

实行光盘的网络化管理就是采用光盘塔、磁盘阵列、镜像光盘服务器等技术设备,通过随书光盘加工及编目管理系统,将所有光盘加工,建立信息数据库,上传到图书馆专用服务器,并提供检索下载服务。读者通过内部局域网在各个站点随时随地检索、下载利用光盘资源,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这种管理模式避免了读者直接接触光盘造成的损坏、丢失,并且同一张光盘可被多个读者同时使用,大大提高了随书光盘资源的利用率。这种管理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随书光盘的利用和保护问题,但需要硬件资源的投入,且要求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管理维护能力,资金、技术、设备方面要求较高。

随书光盘资源在读者使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随书光盘应多元化管理,采取既分又合的管理模式,即同时提供外借服务、复制服务、网上检索、浏览、下载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并存,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

随书光盘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形式,也给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方式,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管理模式对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来说非常重要。随着管理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服务模式的完善,图书馆要结合本馆实际情况,不断开发和利用随书光盘的价值,积极探索随书光盘的管理和利用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

参考文献

[1]陈志东.图书馆如何加强随书光盘的管理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4(11).

[2]何舒燕.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模式[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5(4).

猜你喜欢

光盘馆藏图书
馆藏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光盘小熊
光盘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