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后突然性情大变测测是不是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2016-08-02崔婉楠专家指导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五科主任主任医师姜新
文/崔婉楠专家指导/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五科主任、主任医师姜新
年老后突然性情大变测测是不是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文/崔婉楠
专家指导/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五科主任、主任医师姜新
微信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有家里老人走丢的信息,附上走失老人的照片、姓名、年龄、衣着,于是网友热心转发,全城掀起了寻找老人行动。很多时候,老人在走失之前没有任何征兆,出去买菜或者出去遛弯,一直到晚上没有回家,家里人便开始着急了。原本无任何异样的成年人怎么会突然走失?住了几十年的家怎么会找不回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记忆拼图像丢失了一部分,回家的路变得异常艰难。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五科主任、主任医师姜新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当务之急是要及时发现,2~3年阿尔茨海默病就有可能发展到晚期,再进行干预治疗就很困难了。
姜新说,现代老年人独居者多,同子女共同生活者少,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有症状表现,但因不在一起居住,等儿女发现老人患病,老人很有可能已经“傻透”了。阿尔茨海默病一般需要2~3年才会发展到晚期,如果发现家里老人出现下述症状,要提高警惕。
1.最近的事儿想不起来了
从医学角度分析,这一表现为近期记忆障碍,而远期记忆保留。有一则公益广告,描述了一个儿子带父亲出去吃饭,患老年痴呆的父亲吃起东西来毫无礼貌可言,别人问他什么他都不清楚,就连眼前的儿子也认不出了。就餐最后,老人偷偷地将一个饺子塞进裤兜,儿子上前阻止,他说,我儿子爱吃饺子,我要拿回去给他吃。他已然辨认不出儿子的模样,却清晰地记得儿子爱吃饺子这件事。姜新说,曾有这样一个病例,患者女儿当天要从外地赶回家看望他,一大早他便兴冲冲地去市场买菜,刚把菜放进厨房,一扭头又离开家去买菜了。老伴问他买没买菜,他说没有,问到最近一两年内发生的事儿他基本都记不清了,但他和老伴哪年结的婚,女儿是哪年在哪生的,却记得一清二楚。这就是典型的近期记忆障碍。
2.怎么提醒也不记得
爱忘事儿是上了岁数人的集体表现,学习新知识的速度明显下降,发生过的事半天才能回想起来,但姜新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生理性记忆下降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病理性记忆下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则存在此问题。与生理性相比,病理性记忆力下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怎么提醒都想不起来。事务繁杂,忘事情也是正常的,但对于很多家庭中的大事儿,比如婚丧嫁娶都忘记,提醒之后仍然想不起来就不正常了。
3.去银行取钱成了问题
手里拿着银行卡,站在提款机前,突然不知道如何取钱了,原本用得十分流畅,如今连怎么把卡放进去都成了问题;到超市结账,一袋大酱加一瓶醋不知道要付多少钱;去市场买菜,不会问菜价,直接拿了就走。这一类病症主要表现在沟通、交流等各方面能力下降。
4.性情发生极大转变
原本温润谦和之人突然遇事变得暴跳如雷,原本活泼开朗之人变得沉默寡言。姜新说,如果发现老人性情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转变,子女一定要多长点心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多表现为目光呆滞,平日里经常“打蔫儿”,没有精神。
5.基本生活无法适应
做饭时电饭锅里不放水,炒菜时不放油,把要洗的衣服放蒸锅里,裤子当上衣穿,穿衣服不分前后襟……以上这些行为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症状表现,姜新说,出现上述症状基本可以判断老人的病情已进入了中晚期,早期症状不会如此严重。这些症状已经影响患者最基本的生活,他的行动力严重受阻,如不加以干预,适应能力将进一步下降。
专家解读——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搬家
姜新说,目前市面上流传的能彻底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研制出可以彻底治愈此病的特效药。但不能彻底治愈,并不意味着要对此听之任之,一旦发现,要立即进行干预,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检测时有一个MMSE量表,正常人每年下降的平均数值为1~2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5~6分,用药控制可维持在2~3分。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数量有增无减,同骨质疏松相同,阿尔茨海默病也属于退行性病变,是神经细胞老化的表现,很多人都知道退行性病变随身体自然变老而出现,我们不能阻止自然规律,但在能力范围内控制和预防还是应该的。预防时,要额外注意以下几点。
1.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搬家。很多子女为了孝敬父母,改善父母的居住条件,给他们吃好的、穿好的、换大房子,但某种程度上也有弊端。上文中提到,阿尔茨海默病一个典型症状就是近期记忆下降,如果是三两年内搬了新家,老人一旦走失,很有可能找不到回家的路。除此之外,环境改变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诱因。
2.突然丧偶,子女要多加照料。老伴儿老伴儿老来才是伴儿,从成双入对到形影相吊,尤其是老来丧偶,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另一半的突然缺失,也是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因素。在这种强刺激之下,外在因素的改变很有可能激发病症的出现。陪伴是最长情的照料,常留人陪在丧偶老人身边,即使发病也能及时发现。
3.对待老人要像对待孩子,多给自由。姜新说,曾经收治过一位患者,前来就诊时已是晚期。就诊的3个月期间,司机、保姆全程照顾,但儿子只出现过那么几次。从司机口中得知,患者的儿子生意做得很大,条件好了以后,给老人单独买了一个别墅,出门有司机,进屋有保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但没过多久,老人开始变得目光呆滞,丢东忘西。让父母衣食无忧这无可厚非,但力所能及的事儿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去做,否则老人就像是被关在笼中的金丝雀,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