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究解题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2016-08-02江苏薛学民

高中数理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隔离法弹力图象

◇ 江苏 薛学民



讲究解题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江苏薛学民

解题教学是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组成环节,是查漏补缺、强化巩固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纵观当前物理解题教学现状,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在解物理习题过程中由于解题方法运用不当,从而导致解题出现错误,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此,笔者结合具体实例,对高中物理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教学成效.

1 善用隔离法,出奇制胜

隔离法主要指在一个系统中,直接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并单独对其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一种解题方法.在高中物理解题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物理问题,灵活巧妙地渗透隔离法,帮助学生快速攻破物理难题,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图1

图2

设2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 则

FfA=μAFNA=μAmAgcosα,

FfB=μBFNB=μBmBgcosα.

联立式①~④可得

FT=mAg(sinα-μAcosα),

μA=tanα, μB=tanα.

由此可见,当μA=μB=tanα时,绳子上的弹力FT=0,当μA≠μB时,绳子上一定有弹力吗?

我们知道绳子只能产生拉力.当弹力存在时,应有FT≥0,即

μAtanα.

故只有当μA<μB时,绳子上才有弹力.

2 巧借图象法,形象直观

物理图象法是指借助图象形象直观地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内在函数关系和物理情景.图象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其解题步骤一般是先将物理问题抽象为物理模型,然后再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分析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画出图象,进而对问题进行求解.高中物理常见图象众多,如v-t图象、运动情境图象、交流电图象等.在高中物理解题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物理习题,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图象法进行求解,以使物理过程更加形象直观、清晰明了,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避免复杂运算过程,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3

3 尝试假设法,合理推导

假设法是指在分析物理量或物理变化过程时,在不违背原题已知条件的基础上,对问题提出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合情推理分析,论证假设的正确性,进而探求出其内在变化规律和本质属性.假设法的巧妙运用,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排除思维盲点,突破思维障碍,帮助学生找到最佳解题之道.在高中物理解题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合理推导,找出有效的解题路径,使问题得以轻松求解,进而不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图4

A大小为10N,方向向左;

B大小为10N,方向向右;

C大小为12N,方向向左;

D大小为12N,方向向右

图5

如图5所示,假设甲、乙2物本共同沿水平方向运动,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2=(m1+m2)a,

Ff2=μ2FN2=μ2(m1+m2)g.

联立可得a=5m·s-2.

可求得甲所受的摩擦力

Ff1=m1a=10N.

因为甲、乙间最大静摩擦力

Ff=μ1m1g=12N, Ff>Ff1.

因此假设成立,甲所受的摩擦力为10N,方向向左,故选项A正确.

总之,在高中物理解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解题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江苏省阜宁中学)

猜你喜欢

隔离法弹力图象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整体法与隔离法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趣谈生活中的整体法与隔离法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弹力球
弹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