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2016-08-02晁玉方郭吉涛杜同爱
晁玉方,郭吉涛,杜同爱
(齐鲁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
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晁玉方,郭吉涛,杜同爱
(齐鲁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摘要:梳理、分析城乡一体化研究发展脉络与现状,有利于全面、准确理解城乡一体化,也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其发展趋向,把握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律。以研究主题为检索条件,通过知网检索,选择了1982年至2015年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将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城乡关系、城乡融合的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城乡一体化研究分歧较大;第二阶段对城乡一体化内涵、发展模式、理论框架开始探索性研究,不再局限于城乡工业或经济一体化;第三阶段开始构建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丰富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并形成专门术语;第四个阶段城乡一体化研究形成完整闭环系统,侧重于城乡一体化评价、发展机制、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等。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三十年是城乡一体化内涵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拓展,多学科不断交融的三十年。未来研究将视城乡一体化为社会系统问题,从权利、平等的视角,以双向一体化为重点开展研究工作。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回顾;文献研究
在城乡二元格局发展政策下,中国城乡差距日益扩大,成为制约其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尽管中国政府对城乡一体化高度重视,但其城乡一体化发展却不尽人意,城乡收入、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差距甚至呈扩大趋势。
从中国城乡发展来看,西方经典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没有得到验证,即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失,刘易斯拐点出现,中国城乡差距仍保持较高水平。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必须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理论作支撑,城乡一体化研究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热点领域。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发展脉络,归纳研究成果,确定分歧与发展趋向,有利于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深入开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理论,支撑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概况与文献遴选
中国知网是目前中国公开的最大文献知识库,收录了中国大部分学术期刊、辑刊、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重要的会议论文等,能够较好反映中国某一领域研究状况。利用中国知网,以城乡一体化为主题词检索文献,共检出91 796条结果(截至2015年5月8日);以城乡一体化为文献题目,共检出9 650条结果;以城乡一体化为关键词,共检出86 222条结果。综合以上分析,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已具有丰富的研究文献,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利用中国知网的分类功能,进一步了解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历史脉络、研究层次、经费来源等。
从文献发表时间来看,城乡一体化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农工一体化研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精神的落实,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相关研究逐步从农工一体化拓展到城乡一体化,开始以城乡一体化为主题的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后,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尤其是进入到21世纪,相关文献呈爆发式增长(图1)。
图1 城乡一体化文献发表概况
是否有基金支持与文献被引用次数是衡量文献质量的重要标准。从基金支持情况来看,部分文献得到了各层次基金的支持(表1)。国家基金支持的文献高达千余篇,远远超过部委、省级基金支持的数量。这说明国家对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城乡一体化研究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全面性、复杂性等特征,必须有国家层面的支持,才能深入开展。当然,从基金支持文献所占总体比例来看,仅占1.923%,比例较低,大部分研究没有获得基金支持。结合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引用情况分析,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文献质量较低。
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被引用次数如表2所示。从被引数量来看,大部分文献质量不高,被引次数较少。另外,从被引文献发表时间来看,早期的文献,尤其是1990年前的文献几乎没有被引。这可能由于20世纪80年代城乡一体化理论还未正式形成,处于探索期,还可能是由于作者偏好引用最新文献的写作习惯。
表1 城乡一体化基金支持文献统计表
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8日,合计91 796篇。
表2 城乡一体化文献被引用情况
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8日,合计91 796篇。
备注:同时参照按主题词与篇名检索结果统计排序
从学科来看,城乡一体化研究涉及多个学科,涵盖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政党与群众组织、建筑科学、工业经济、金融、交通运输、环境科学与资源、人才学、财政与税收、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等。其中排在前10位的学科如表3所示。
表3 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学科分布(前十位)
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8日,合计91 796篇。
表3显示,城乡一体化研究主要分布在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与农业经济3个领域。3个领域中的文献数量占总文献的64.5%。这与城乡一体化起源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矛盾突出,农村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有关。近年来,新的学科不断加入到城乡一体化研究中来,如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人才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社会学、统计学、人口学、财政与税收等。这是由于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问题不断产生,需要新的解决方案和视角;同时也是城乡一体化复杂性、系统性的必然要求。目前来看,随着对城乡一体化认识的加深,有关公共资源与设施的研究呈快速发展趋势。
研究机构与人员方面,城乡一体化研究力量已经形成,具备了稳定的机构与人员队伍,主要的机构与人员如表4所示。研究机构方面,前10位的全部是高校,且80%属于“211”或“985”重点院校。研究人员方面,前10位的多是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方面的权威专家,如厉以宁、迟福林、党国英、任保平等。权威人物的参与说明了城乡一体化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高,重要性大;二来这些人员的参与对协调研究资源,开展深入、系统研究也较为有利。
综合以上分析,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前期发展较为缓慢,近期呈现爆发式增长,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机构与研究队伍,但也存在着文献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在众多文献中,既要抓住重要文献,又要兼顾效率。笔者在城乡一体化研究文献中,以主题词为检索条件,兼顾篇名、关键词的检索结果,以基金支持文献、被引次数较多文献、权威人物撰写文献等为选择参考条件,开展文献研究,以期较为全面、客观的阐述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现状、分歧与趋向。
表4 主要的城乡一体化研究机构与人员
备注:为体现文献的权威性,相关媒体集团及其人员没有纳入统计。
二、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阶段划分及其侧重点
结合城乡一体化研究发展分析,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大致分为4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萌芽期(1978—1985年)。该阶段没有正式提出城乡一体化,也没有专门的文献,只能以主题词或关键词才能检索到相应文献。相关内容主要包含在城乡关系、城乡融合以及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献中,研究重点是消除城乡差别,打破城乡分割壁垒,发展农业,强调跨单位、跨部门协作,实现农业与工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一体化等[1-2]。此阶段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较为片面,多是从城乡经济或工业一体化角度去理解;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也倾向于单向关系,即城市为主,农村为辅,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该阶段对城乡一体化认识分歧较多,争议较大,认为城市与乡村在形式、功能上存在天然的区别,不可能消除这种差别,如陈城对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提出了批评[3]。另外,该阶段侧重于实践经验,如黄文新,邬大千等分别在安徽小城镇建设、上海经济区农村经济发展中探讨了城乡一体化问题[4-5]。
第二阶段:理论探索期(1986—1997年)。1986年,开始出现以“城乡一体化”为标题的研究文献,如郑海航撰写的《通过“辐射——反辐射”建立城乡一体化经济网络:潍坊市“市带县”开展城乡经济联合经验调查》以及陈志中等撰写的《发展乡镇企业与城乡一体化》等。这说明对城乡一体化开始进行专题研究,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开始形成自身理论体系。该阶段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发展模式、理论框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已不仅局限于城乡单向融合发展与城乡工业一体化或经济一体化,如有人提出人才是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地理空间概念,人地概念、生态学实质等[6]。此阶段对城乡一体化基本术语还没有明确界定,与城市化、小城镇化以及城乡融合等混用;相当一部分研究来自实践总结,其理论框架还未形成。故此,此阶段属于城乡一体化理论探索期。当然,该阶段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对其内在规律也进行了探索,如李迎生指出了城乡关系发展与演变的客观性,以及城乡一体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问题[7]。
第三阶段:理论初步形成期(1998—2003年)。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逐步明确城乡一体化特定的内涵与范围,构建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也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经验总结转向实证研究,其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研究内容涉及经济、地理、教育、公共资源等方面,逐步系统化。此阶段开始区分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化、城乡融合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如孙中和指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8],周加来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最高阶段[9]。尽管该阶段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与内涵还存在一定分歧,但对于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化、城乡融合、城镇化等概念已经做出明确的区分,城乡一体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术语,有其特定的内涵。
同时,该阶段还对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进行了研究,冯雷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关系、城乡全方位融合、城乡建设过程4个方面论述了城乡一体化内涵,并指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发展机制[10];朱磊在确定城乡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理论框架[11]。研究显示,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庞大,涉及社会、经济、自然、城镇、空间等系统,包括方向、目标、措施等内容。但对于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存在简单相加的问题。
该阶段还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道路与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刘华玲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在于城乡经济的互渗和交流[12],李同升等探索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指出中心城市、小城镇建设以及农业产业化等是其主要动力[13]。还有学者研究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资源整合、基础设施等问题。研究显示:地域不同,城乡一体化道路与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别;人们开始认识到产业在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但如何发展产业,发展什么样的产业,都需要加深研究。现实中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人们更加审慎地看待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产业发展,如沙立岗提出城乡一体化应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14]。另外,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出现土地资源浪费、效率低、农民利益被侵占等问题虽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第四阶段:理论快速发展期(2004年至今)。图1显示,城乡一体化研究从2004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该阶段集中了城乡一体化研究中的大部分高质量文献。该阶段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城乡一体化评价、发展机制、发展模式以及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研究等。
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的研究。相关研究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以及基本单元4个层次。宏观研究是以整个国家为城乡一体化评价对象,如顾益康等[15]、李志杰[16]、张立华等[17]。中观研究是以某省或跨省的某块区域为研究对象,如苏春江[18],陈国生等对不同省份城乡一体化进行评价研究[19]。修春亮等对东北地区[20];焦必方等对长三角地区[21];王元凤等对发达地区进行的评价研究[22]。微观对象是以某市(县)为研究对象,此类研究数量虽多,但整体质量不高。基本单元是以镇域为研究对象,如修春亮等曾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刻画了县域内部在城乡一体化方面的时空差异。但这方面的专题研究还没有见到,在城乡一体化及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亟需此方面的研究。
从现有研究来看,城乡一体化评价内容与指标选取原则大多趋同,社会发展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环境生态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的一级指标较多;也有不少涉及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居民生活保障、公共服务一体化的一级指标;社会管理一体化、城乡居住环境、自然基础、科技教育等一级指标出现较少。此外,有2个研究者设计了城镇体系这个一级指标。城乡一体化二级或三级指标则是数量较多,差异较大。从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来看,因子分析法、神经网络分析等是主要方法。从指标体系运用来看,并不十分理想,得到权威认可且广泛运用的评价体系少之又少,这说明有关城乡一体化评价的共识程度还较低,在评价指标、权重设置等方面仍需结合中国实际,加深研究。
二是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路径、模式的研究。该阶段对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城乡一体化的纽带与载体,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整体框架与内容等进行深入研究,如黄国胜等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城乡一体化实现[23];张传勇从资源要素流动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24]。同时,人们日益认识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开始围绕某一具体区域进行针对性研究,如有人指出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遵循非均衡整体发展;还有人指出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已成为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主要推动力;还有人总结了“工业化主导”、“城镇化主导”、“现代服务业主导”、“现代农业主导”、“高新技术开发区主导”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从现有文献来看,相关研究愈加重视区域之间差异,强调发展模式的独特性;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开始注重多要素,全方位的考虑设计。但也存在结果与动力模糊,机制分析不够透彻的问题,如为什么要素流动,政府能否主导,市场起到什么作用,要素特征与流动存在何种关系等。
三是有关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研究。迟福林[25-26]指出一个国家(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及其公平程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当前中国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城乡一体化重要的推进因素;厉以宁指出城乡一体化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是就业问题以及失业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27];吴长剑指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需求已经凸显,但其体系混合,需要整合[28];石红梅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机制[29];吴雪等提出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目标及相关对策[30]。对如何推动城乡服务均等化,该阶段还从地方立法、财政制度改革、绩效评价、公共品供给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从现有研究来看,研究者已就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对于城乡一体化作用取得共识,围绕社保、教育、文化体系、医疗卫生等城乡一体化进行了研究。但对某些公共物品而言,如教育、医疗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如果仅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角度进行考虑,无疑会导致某些公共物品资源利用率不高,产生浪费现象。这是当前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没有考虑的,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公共物品与社会保障的一体化需要强大的财政作支撑,如不考虑当地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片面强调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一体化,无疑也是空中楼阁,画饼充饥。
三、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展望
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30年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是研究的多学科性以及相互交融性。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肇始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趋向于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研究也由单纯的经济、工业一体化趋向于社会、经济、文化、地理、生态的一体化;其研究学科也突破了经济管理学科的限制,不仅包括社会学、地理学、生态科学,还包括了政治学等。社会学和人类学主张社会平等,打破分割壁垒,城乡生活相互融合与协调;经济学则着眼于生产力发展,注重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城乡经济交流与协作协调,优化分工,合理布局;规划学侧重于城乡空间分布,城乡规划等;生态、环境学侧重于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各学科之间也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二是城乡关系是贯穿于城乡一体化研究的主线。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实质是有关城乡关系的研究。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实质也是对城乡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不同,研究者的观点自然不同。三是研究从单领域趋向于多领域,从各个侧面共同揭示城乡一体化。当前研究趋向于将城乡一体化作为社会问题来研究,从社会融合,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公民权利等方面揭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律、措施与模式等,已从单纯的经济融合发展为全方位融合。四是从城乡主从分明趋向于综合协调,双向一体。早期的城乡一体化研究主要围绕城市带动农村,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色彩极为浓厚,寄希望于通过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而城市化带来的种种弊端,及其对农村资源形成的“虹吸现象”等,促使人们重新反思城乡一体化中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更加客观认识城市与农村的平等、双向关系。
经过30年的研究,对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有关城乡一体化中的城乡对立、差别、差距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深刻认识到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特殊性。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决定了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阶段性、历史性等特征,也决定了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遵循其内在规律,不急于求成,因地制宜也日益为广大研究者所接受。此外,相关研究表明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过程,又是结果,还是目标,必须综合、统筹与协调各项工作、各种要素,才能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
中国城乡一体化有其自身特殊性,西方经典发展经济学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中国。这决定了城乡一体研究应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创新发展。从当前研究来看,部分研究者对“城乡差距”与“城乡差别”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导致相关研究无法为确定城乡功能、有序发挥城乡作用提供理论支持,也无法推动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发展。此外,当前相关研究趋向于分领域研究,这与城乡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与协调并不相符。这也导致很多研究成果难以推广与应用。加强各研究领域之间的协调与协同,研究成果才能更符合城乡一体化实践,如有关产业、人力资源、城镇化、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协同研究等。另外,当前研究侧重于政府功能发挥,而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依靠政府与市场两种机制。因此,市场与政府在城乡一体化的定位,作用如何平衡等,也是目前较为迫切,但较为薄弱的研究领域。
在未来的研究中,如何处理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区域性及比较问题,如何科学界定其动态性与差距;如何进一步探明各要素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机理;如何解决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的人力资源不足,耕地分散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受阻等困难[31];如何正确看待与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平等”以及农村发展中的“内源”与“外源”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明确。这些问题的明确,无论是对城乡一体化政策制定,还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理论都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耀庭.资本主义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农工一体化和农工联合企业[J].中国社会科学,1982(3):65-78.
[2] 吕日周.融合经济初探[J].中国农村经济,1985(9):21-25.
[3] 陈城.是社会主义城市化,还是城乡一体化[J].求索,1984(6):7-12.
[4] 黄文新,赵曙东,华健春.上海经济区江苏片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向和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1985(4):41-46.
[5] 邬大千,吴德富.浅议城乡联结与小城镇建设的内在联系[J].经济问题探索,1985(6):34-37.
[6] 郑海航.通过“辐射——反辐射”建立城乡一体化经济网络:潍坊市“市带县”开展城乡经济联合经验调查[J].经济管理,1986(6):14-18.
[7] 李迎生.“城乡一体化”评析[J].社会科学研究,1992(2):61-66.
[8] 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11):38-43.
[9] 周加来.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概念辩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5):40-44.
[10] 冯雷.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1999(1):70-73.
[11] 朱磊.城乡一体化理论及规划实践:以浙江省温岭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0(3):44-48.
[12] 刘华玲.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研究[J].文史哲,1999(4):115-118.
[13] 李同升,厍向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3):256-260.
[14] 沙立岗.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理性思考[J].求是,2000(24):49-50.
[15] 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93-97.
[16] 李志杰.我国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设计及实证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的综合考察[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2):95-101.
[17] 张立华,陈洁,刘雪芹.基于元分析的城乡一体化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2(17):129-132.
[18] 苏春江.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7):96-100.
[19] 陈国生,向泽映,陈春泉.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9(6):925-928.
[20] 修春亮,许大明,祝翔凌.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估[J].地理科学,2004(3):320-325.
[21] 焦必方,林娣,彭婧妮.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的全新构建及其应用: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评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75-83.
[22] 王元凤,钱龙.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与空间分布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1):34-36.
[23] 黄国胜,李同升,王武科,等.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新农村建设探讨[J].人文地理,2009(4):16-19.
[24] 张传勇.资源要素流动配置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 2011(6):3-8.
[25] 迟福林,殷仲义.发展型社会: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J].人民论坛,2008(24):58-59.
[26] 迟福林.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J].东南学术,2009(6):4-9.
[27] 厉以宁.走向城乡一体化:建国60年城乡体制的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7-21.
[28] 吴长剑.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路径再造:“并轨与整合”分析框架[J].湖北社会科学,2014(9):27-32.
[29] 石红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我国基本社会保障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2-76.
[30] 吴雪,周晓唯,张翔婷.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目标与策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8-102.
[31] 沈万根,马冀群.延边地区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及解决途径:基于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52-57.
DOI:10.3876/j.issn.1671-4970.2016.01.013
收稿日期:2015-07-31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重点项目(12BGLJ03)
作者简介:晁玉方(1976—),男,山东菏泽人,副教授,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4970(2016)01-00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