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弓必适时而作

2016-08-02段奇清

志苑 2016年3期
关键词:兵士郭嵩焘汉王

●段奇清/文

良弓必适时而作

●段奇清/文

韩信被刘邦杀死时,说了一句让后世人永远记住的话,这句话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其实称不上一张“良弓”。

北宋大军平定江南,南唐覆亡。宋太祖一声令下:放马南山,刀枪入库。147年后的北宋末年,方腊起事,皇上派人征讨。武器却不够,大家想起了太祖下令建在扬州的那座兵器库。库门一开,凉气扑面,将士们将立在墙边的一把把弓箭拿在手里。看一看,胶漆没丝毫脱落;拉一拉,刚硬且弹性极好。人们不禁惊叹:真是好弓!

马永卿在所著 《嫩真子》中说,他对《考工记》一书进行过研究。弓人制弓需要干、角、筋、胶、丝、漆六种材料,“六材既聚,巧者和之”,所谓“巧者”,是指“制作必以其时”:冬天“析(剖)干”,春日“液角”,夏日“治筋”,秋天“合三材”,于寒冷的冬日奠定弓体,在春天打磨弓弦,经过这一道道工序后,到了秋天再合为一体。这样,一张张良弓就如同农人种的粮食被收获了。

可见,能造出宋太祖时那样的好弓,关键在于取得六材后“因时而作”。对于做人来说,更需要审时度势,切不可逆时而动。

韩信在军事上的确是有一套的,自从入伙刘邦后,帮刘邦收复三秦,平定魏、赵、燕,随之又打下齐地70多城。他尤其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就在这一路凯歌时,一天在与楚军名将龙且相遇,他且能做到不轻易与其对垒,而是一路撤退,过了潍水才驻扎好军队,并让兵士连夜将潍水用沙袋堵了起来。并不知道这条河流究竟有多深的龙且却一定要显摆自己,不听部下劝说,执意令大军过河追剿韩信。龙且率领部队到了河中间,上游的沙袋被韩信的兵士尽行搬去,结果滚滚而至的河水大浪淘沙般,将龙且淘出了历史的洪流。

韩信似乎是一张良弓,然而终于不是。

在接到韩信平定齐地的喜讯后,汉王刘邦高兴得涕泪横流,因为刘邦此时正被楚霸王项羽围困在了广武,有了韩信这只生力军,还有什么样的围困解不开呢!

当刘邦的命令到达之时,也当是韩信发兵起程之日。韩信也常常说:汉王不比霸王,他能信任我,我在霸王手下,官职小,地位低,我说的话,霸王是不愿意听的。我投奔汉王后,汉王重用我,拜我为上将军,把几十万兵士交给了我。在缺衣少食时,他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省下自己的酒食给我吃。

可是,韩信在那一刻却听信门客蒯彻的话,按兵不动让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心中虽然几百个不愿意,但还是答应了。韩信却一错再错,依然受到蒯彻 “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的蛊惑,首鼠两端将军队驻扎下来,急得刘邦在心中大骂:“这小子太没道理了!我在这儿活受罪,天天盼着他来,封他做了齐王,他还不来,想干什么啦?”

韩信就这样迷失在了欲望的河流里。

不由得想起了晚清的郭嵩焘。清咸丰五年(1855),湘军统帅曾国藩遭到太平军的重创,连失武昌和九江,退居南昌,这时曾国藩连死的心都有了。郭嵩焘在得知他的处境后,日夜兼程打老远赶来安慰他,让曾国藩从焦虑走了出来,为了报答朋友,曾国藩特意吩咐手下:大营里的钱粮郭嵩焘可以随意支取。

对于许多人来说,活在世上,莫非就是升官发财。几个月后,郭嵩焘不仅没花曾国藩大营里的一文钱,他还与曾国藩达成一项协议:只为你曾国藩效力,并不求保荐。不是不想当官,别人推荐可以,你曾国藩推荐就不行。此后数年间,郭嵩焘先后官至巡抚,称得上一方大员,但这确实与曾国藩一点关系也没有。

时代总会按着其固有的规律发展着,你要是投身时代这张大弓中,就要从大局出发,如果只想着一己之私利,让良机一再错失,最终落的必是一个弓折弦断的下场。◆

猜你喜欢

兵士郭嵩焘汉王
青 牛
定识人间有此人
定识人间有此人
背水一战
移动互联新探索
象棋
准确 高效
汉王科技的变革
汉王的退路已被堵死
兵士与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