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细胞介素-18、-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2016-08-02覃红梅
覃红梅 甘 枚 刘 柯
(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西 玉林 537000)
血清白细胞介素-18、-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覃红梅甘枚刘柯
(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10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脓毒血症患者89例,根据预后状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8例)与病死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IL-10、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指标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指标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血清IL-18、IL-10与TNF-α水平明显低于病死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病死组(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IL-18、IL-10、TNF-α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IL-18、IL-10、TNF-α的AUC分别为0.723、0.916、0.851(P<0.05)。结论血清IL-18、IL-10与TNF-α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其中血清IL-10预测价值最佳。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是危重症患者较为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发生与发展期间患者分泌大量炎症细胞因子〔1〕。白细胞介素(IL)-18作为机体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因子与趋化因子,通过诱导炎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与释放超氧化物与溶酶体酶,从而促进炎症反应的发展。IL-10具有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急性时相的促炎症细胞因子,从而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血清IL-18、IL-10与TNF-α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老年脓毒血症患者89例,均符合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60岁。排除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畸形、恶性肿瘤与精神性疾病等患者。根据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状况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存活组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60~86岁,平均(70.63±5.11)岁,体温(36.95±1.12)℃,心率(111.23±9.52)次/min,呼吸(25.71±6.11)次/min,收缩压(133.02±25.13)mmHg,舒张压(77.02±12.31)mmHg;病死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61~84岁,平均(70.59±5.08)岁,体温(36.89±1.21)℃,心率(111.36±9.61)次/min,呼吸(25.62±6.08)次/min,收缩压(132.95±25.08)mmHg,舒张压(76.85±12.28)mmHg;两组性别、年龄、体温、心率、呼吸、收缩压与舒张压等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患者入院后均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全部患者入院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IL-10、TNF-α水平。①仪器与试剂:DG5031型酶联免疫检测仪(东电子集团医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UF5410-70℃低温冰箱(Thermo)、XK96-3微量振荡器(仓市实验设备厂)、LDZ5-2低速离心机(北京离心机厂)、S648电热水浴箱(上海医用机械七厂)、Y28206加样器(Thermo Labsystems)、人IL-18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美国RD公司)、人IL-10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美国RD公司)、人TNF-α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美国RD公司)。②操作步骤:全部患者采集静脉血3 ml,滴加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试管,充分混匀后于30 min内1 000 r/min离心10 min,采集血清置于-70℃低温冰箱中保存。酶标包被微孔板中的A1、B1、C1、D1、E1、F1为标准孔,分别稀释为800、400、200、100、50 pg/ml、25 pg/ml,G1为空白孔(0 pg/ml)。标本采用稀释液1∶1稀释后滴加50 μl于反应孔内,滴加待测血清50 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盖上模版,振荡混匀后于37℃孵育1 h,采用蒸馏水将20 ml磷酸盐缓冲液(PBS)稀释至600 ml作为洗涤液,甩去孔内液体,每孔加满洗涤液,振荡30 s,甩去洗涤液,吸水纸拍干,重复操作4次,每孔加入60 μl和链霉素-HRP,振荡混匀后于37℃孵育30 min,甩去孔内液体,每孔加满洗涤液,振荡30 s,甩去洗涤液,吸水纸拍干,重复操作4次。每孔滴加显色底物A、B各50 μl,轻荡混匀,37℃孵育10 min,避光,取出酶标板,滴加50 μl终止液,将酶标板置于酶标仪检测板上,以空白孔调零,于450 nm波长处测定各孔吸光度(OD值),以OD值作为纵坐标,IL-18、IL-10、TNF-α标准品浓度作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IL-18、IL-10、TNF-α水平。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清IL-18、IL-10与TNF-α水平比较存活组血清IL-18、IL-10与TNF-α水平明显低于病死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IL-18、IL-10与TNF-α水平比较
2.2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存活组APACHEⅡ评分〔(18.26±6.85)分〕、SOFA评分〔(5.48±1.72)分〕明显低于病死组〔(26.01±8.06)分、(8.29±2.31)分〕(t=4.90,6.56,P<0.05)。
2.3血清指标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关系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IL-18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393,0.465,P<0.05),IL-10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412,0.506,P<0.05),TNF-α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369,0.481,P<0.05)。
2.4老年脓毒血症患者各血清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分析ROC曲线显示,血清IL-18、IL-10、TNF-α的预测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3、0.916、0.851,95%CI分别为0.526~0.869、0.831~1.056、0.623~0.981(P<0.05)。
3讨论
干扰素(IFN)-γ诱发因子(IGIF)由丝裂原刺激感染痤疮丙酸杆菌小鼠血清中产生,由于IGIF 与IL-1家族具有同源性,IGIF又称为IL-18〔3〕。IL-18是致炎症因子,其通过作用于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B细胞、树突细胞、单核细胞,从而发挥免疫功能与促进IFN-γ表达。同时,IL-18参与炎症、创伤、感染与细胞调节时的起始免疫反应。因此,IL-18在脓毒血症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文献显示,IL-18作为促炎症因子参与脓毒血症的发生与发展,可作为创伤后综合征的早期预测因子,有助于区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脓毒血症,并指导多发伤后的手术时机〔4〕。IL-10主要由单核细胞、上皮细胞与Th2细胞释放,其具有抑制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抑制致炎症因子产生。IL-10在类风湿关节炎、病毒性心肌炎与脓毒血症患者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促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5〕。TNF-α是反映急性炎症疾病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炎症发生的发生与发展。当炎症疾病发生时,TNF-α通过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前列腺素增加,从而促进器官纤维组织重塑,并导致纤维细胞增生,增加炎症反应的发生〔6〕。
大量文献证实,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评估危重症患者预后状况的重要指标〔7,8〕。因此,IL-18、IL-10、TNF-α水平显著增加预示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状况欠佳,反之,上述三者水平显著降低则预示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状况较佳。相关文献显示,随着病情程度的逐渐加重,IL-18水平呈增高的倾向,揭示了IL-18在感染性疾病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且与病情程度具有明显关系〔9〕,本研究结果可见,IL-18水平对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提示脓毒血症患者表现持续激活的炎症反应,随着病情的加重,抗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增高〔10〕,对疾病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TNF-α通过刺激机体成纤维细胞分泌IL,促进蛋白多糖降解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从而增加炎症的反应程度〔11〕。本研究结果提示,TNF-α对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因此,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促炎症与抗炎症指标均显著增高,且增高程度与预后状况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总之,IL-10对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更佳,其次为TNF-α,而IL-18对疾病的预测价值最低,究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4参考文献
1龙涛,李智,白蓉蓉,等.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4):3125-6.
2龙涛,白蓉蓉,李智,等.降钙素原与 C-反应蛋白对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3):2881-3.
3柳贵梅,周雪莲,赵巧凤.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8、IL-18水平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8):1098-100.
4严洁,许红阳,臧芝栋,等.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IL-18对脓毒血症患者伴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5):785-8.
5张晓杰.儿童溃疡性结肠炎血清IL-1、IL-6、IL-10及TNF-α水平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0):3413-5.
6周霞,张绍武,李治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CT、TNF-α水平及临床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6):691-3.
7王灵.早期动脉血乳酸值、6 h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0):3382-4.
8de Azevedo JR,Torres OJ,Beraldi RA,etal.Prognostic evaluation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procalcitonin clearance vs Δ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J〕.J Crit Care,2015;30(1):219,e9-12.
9张雷,张乐,陈健.紧密连接蛋白-1咬合蛋白及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黏膜中的表达〔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12):1098-101.
10梁群,刁冰冰,王丛.益气养阴活血法对脓毒血症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6与IL-10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12):1705-7.
11高友兵,田少林,刘伟,等.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4):285-7.
〔2015-06-10修回〕
(编辑李相军/滕欣航)
基金项目:院内立项课题(201520)
〔中图分类号〕R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12-2993-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2.080
第一作者:覃红梅(1971-),女,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脓毒症及多发伤危重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