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比研究
2016-08-02李志明
李志明
湖北襄阳市口腔医院医教科 襄阳 441003
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比研究
李志明
湖北襄阳市口腔医院医教科襄阳441003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06—2014-06收治的82例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和维生素B12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NR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NRS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3周和6周后,2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实验组在治疗1周、3周和6周后的NRS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及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能够显著降低NRS评分,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评分,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罗哌卡因;复方倍他米松;卡马西平;维生素B12;NRS评分;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
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不表现出神经系统体征,单纯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烈疼痛[1]。有文献报道[2],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耳鼻咽喉科神经痛性疾病中其发病率高居第1位,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研究报道,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单一药物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取得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3]。本文采用了不同的药物联合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探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06—2014-06收治的82例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第6版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实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72岁,平均(54.50±3.50)岁;病程8~94 d;三叉神经Ⅰ支3例,Ⅱ支12例,Ⅲ支7例,Ⅰ支+Ⅱ支12例,Ⅲ支+Ⅱ支6例。实验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5~72岁,平均(53.50±4.50)岁;病程9~93 d;三叉神经Ⅰ支4例,Ⅱ支11例,Ⅲ支8例,Ⅰ支+Ⅱ支13例,Ⅲ支+Ⅱ支6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符合西医诊断标准;(3)观察前1周内停服各种中西药物及停止其他治疗方法;(4)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用法用量:0.5%罗哌卡因2 mL局部浸润1次/d,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每1 mL含二丙酸倍他米松5 mg和倍他米松磷酸钠2 mg),1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和维生素B12治疗,用法用量:维生素B12局部浸润 3次/周,卡马西平初始剂量为100 mg/次,2次/d,如症状控制不佳可根据疼痛程度逐渐增加剂量。2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6个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
1.4评价标准[3]显效:疼痛完全消失;有效:疼痛部分缓解;无效:疼痛程度评分减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率)/总例数×100%。疼痛程度评分标准: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3周以及6周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为不痛,10分为最痛。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包含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等项目。每个项目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态越好,生活质量越高。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的分析治疗前2组NRS评分均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3周和6周后,2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NRS评分比较
2.2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及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n(%)]
2.3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3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疑难病,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以第2支和第3支的反复发作性剧痛为主,眼支疼痛者较少见。该病的疼痛特点为疼痛程度,如针刺样、刀割样、电击样,突发突止,间歇期正常,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甚至出现面肌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即痛性抽搐[5]。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该病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40岁以上者占70%~80%。随着病情不断发展,长期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也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清晰,但让大多数学者接受的假说分为两类[6]:中枢病变学说:三叉神经系统中枢部的脑内核团、丘脑及大脑皮质功能障碍或(和)器质性病变,导致疾病发作;周围病变学说:三叉神经末梢到脑干核团的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都可刺激三叉神经,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生理功能紊乱和品质性改变,从而发生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阵发性剧痛。因此,可根据发病机制进行治疗。国内学者曾报道使用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以及头痛宁等单一药物治疗,取得一定作用,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较高,限制了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国内也有部分学者使用联合药物的方案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结果说明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案值得推广使用。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在较低的浓度即可发挥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的特点,尤其对感觉神经纤维Adelta和C纤维具有较其他药物更强的阻滞效能[7]。复方倍他米松由二丙酸倍他米松和倍他米松磷酸钠组成,是一种有可溶性倍他米松酯和微溶性倍他米松酯复合而成的制剂[8]。倍他米松磷酸钠具有可溶性,患者使用后很快吸收,进而迅速起效,具有微溶特点的二丙酸倍他米松注射患者体内后,发挥长效的作用,持续产生药物作用,能够长时间缓解患者症状,复方倍他米松通过减少神经周围组织炎症、减少血管壁的通透性、抑制巨噬细胞等对神经纤维组织的破坏等发挥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9]。卡马西平与维生素B12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运用[10]。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能够显著降低NRS评分,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评分,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
4参考文献
[1]李强,李玉,邓兴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进展[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11(5):393-396.
[2]康鹏,王双义,肖文林,等.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4):11 816-11 820.
[3]黄晓,安惠娟.头痛宁与卡马西平联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7):91-92.
[4]任维华,李伟华,张强.奥卡西平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9):30-32.
[5]徐祎,李冬梅,杜世伟,等.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10):908-910.
[6]胡媛.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147-148.
[7]张波.罗哌卡因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91;93.
[8]孟岚,王保国,罗芳,等.罗哌卡因复合庆大霉素与利多卡因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14(6):327-331.
[9]王国云,毛可适.罗哌卡因、维生素B12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外周原发性三叉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101-102.
[10]张国荣,王宏伟.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33(2):125-129.
(收稿2015-07-11)
【中图分类号】R7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3-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