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 灯

2016-08-02岳锦浩

西江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女娃南宁小岛

岳锦浩

上 灯

岳锦浩

正月十二上灯喽。

本来按照乡村习俗,上灯是在正月初十的。那年,泗洲岛上的“破烂大王”唐光七的爷爷, 因为“走日本”错过了时间,等到鬼子撤离,唐光七的爷爷回到岛上已是正月十二,他只好将错就错,和岛上的其他人在当晚为孩子上灯,以后岛上的人就改上灯时间为正月十二。

今天是正月十二,唐光七要从南宁赶回,说是要为小孩上灯,而且还是头灯。这就不懂了,他儿子不是上初中了吗,还上什么灯?这两年也没听说他老婆怀孕,莫非……不管怎样,回就回吧,可眼下已是晚上八点了,还不见唐光七的影子,打电话问,总说快到了,这是咋回事?

虽说泗洲岛上的“破烂大王”一抓一大把,可唐光七的分量不小,他的举动牵动着全岛的神经。

按说唐光七的小孩是在南宁出生的,上不上灯无所谓,可人家偏要郑重其事地回来,那是念着老家的根哪。

这灯是到土地神那里去上的,不用说,那是寓意自家的孩子给这片土地带来荣耀的意思。唐光七在南宁有那么大的产业,还千里迢迢地回老家的小岛,难得,耐心等等吧。

虽然泗洲岛今非昔比,大变样了,但人们对光明的祈愿还是必须坚持的。

以前岛上的日子很艰难。小岛四面环水,人多地少,土里刨不出什么吃的来,人与陆地能联系的也只有木筏竹筏,顶多也就一只小舢板,一些人就想着法子逃离小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能够离开小岛在外面安家的人,成了人们艳羡的对象。

当年唐光七的爷爷无奈之下,带领岛上的几个人去做收破烂的营生。那时候,乡村一带随处可遇一两个挑着破箩筐、一路晃荡走村窜巷,一边“锵锵锵”地敲响小破锣,一边口唱“收买鸡毛鸭毛鹅毛鸡肾皮牙膏壳旧铜钱旧书纸烂胶鞋底——”的人,那唱声悠长悦耳,回想起来,俨然一个时代的印记。这些人中,十个有九个都是泗洲岛的人,另一个则是隔壁村的。这个行当虽然奔波辛苦,也谈不上体面,但总比土里刨食要强一些,何况泗洲岛几乎无土可刨,所以很多村民便纷纷仿效。

唐光七长大后,走的是另一条路——开废品收购站,专门收购别人走村入寨收回来的废品,然后转手倒卖。他先在镇上开,在县里、市里开,最后到南宁开,成了大名鼎鼎的“破烂大王”。在他的扶助下,岛上开收购站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唐光七的威信不逊于他的爷爷,等他回来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到了晚上十点半,唐光七的车子才驶过泗洲大桥。不待他停好车子,人们就迫不及待地围上去,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想看看谁又给他生了大胖儿子。谁能料到,唐光七居然一个劲地从车里搬出好几盏做得花花绿绿的灯,哟,一共八盏,八个儿子?逆天啦。

唐光七却淡定地捧起一盏灯,说:“阿忠的孩子是三月初二出生的,应该上头灯。”

“阿忠的孩子,不是女娃吗?”

“是女娃。光耀泗洲岛,不分男女。”

“可是……”

“以前我们只为儿子上灯,这样不好。我不想强调男女平等,我想说的是光耀泗洲岛,大家都要给力。”

“怎么样才算给力?”

“能带领大伙创业,带领大伙挣钱的人,就算给力。”

“说的是啊,渡口边的五妹,现在带着一帮后生哥后生妹搞什么土特产电子商务,足不出户做起了生意,好时髦,火着呢。”

唐光七点点头说:“时代发展好快,我们这些‘破烂大王’再不赶赶时髦,很快就要落后了。今天我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就是去学习人家的新东西。”

有人眼尖,指着刚搬下车子的那几盏灯问:“这也是给女娃买的?”

唐光七狡黠一笑:“你说呢?”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女娃南宁小岛
眷恋南宁
梦中的小岛
假如我是一座小岛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女儿们的永生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第四届“享受阅读 快乐成长”阅读表演秀邀请赛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