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校企合作的共育长效机制与考核评价机制

2016-08-01张弘施佩娟张晨

上海城市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长效机制校企合作

张弘 施佩娟 张晨

摘要:通过构筑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和深层次合作,以期产生互动共荣的“双赢”格局,而其中最关键的举措就是校企合作的共育长效机制。共育长效机制应努力使教学内容贴近企业需求,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敏捷性,使学生、学校、企业各方受益,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和核心竞争力。另外,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是运行机制的重点,考核评价的主导是学校和企业担任理论课或实践性课程的指导教师。由于教学地点、教学内容的不同,这种考核不应是一次性的,而且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和综合评价,应由校企按有关制度共同决定,这样才能使“校企一体,共育人才”达到更高更新的水平。

关键词:校企合作 共育人才 长效机制 考核评价

如何突破校企合作的困境,打通工学结合的瓶颈,有效地拓展校企合作的空间,实现互惠多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一直不懈地在实践中探索。通过构筑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和深层次合作,以期产生互动共荣的“双赢”格局,而其中最关键的举措就是校企合作的共育长效机制。下面以高职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构建的教学体系,探询建立双方合作、共同培育人才的有效机制,其中共育长效机制与考核评价机制,有助于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和核心竞争力。

一、共育长效机制

共育长效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探索:

(一)“三侧重”

“三侧重”是指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结构,将培养过程按学年度分成相互联系的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教学模块都有所侧重。第一学年侧重培养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强调对建筑工程技术所涉及重要知识的认知和了解。第二学年设置在建筑工程岗位轮岗实习,侧重培养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有关职业技术和能力。第三学年通过到企业现场顶岗实习,侧重培养学生运用本专业的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三不断”

“三不断”是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传授3年不断线、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不断线。通过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做到该专业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线,使技术训练的内容逐步加深,训练要求逐步提高,不断增加学生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以达到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企业职业技术岗位的需要之目的。

(三)“三阶段”

“三阶段”是指在实施实践性课程训练体系中,将一学年分成3个学期,其中包括2个基于案例的课堂教学学期和1个基于技能强化训练的实践学期。这种学期设置保证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1︰1,突出了高职应用型人才的技能训练。“三阶段”实践训练课程体系根据运用知识向训练技能迁移的原理,将学生实践和实训课程分为概念实习、技能实习和综合项目实习。在最后一学年中,还为学生安排有关的职业论证选修课程,以使学生有能力经过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赢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毕业。同时,在最后一学年的学习和顶岗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寻找有关课题进行研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三平台”

“三平台”是指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过程中的3个平台,即院校内部的实习实训平台、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企资源共享的应用研发平台。3个平台均围绕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逐级提高。一级平台是构建校内的仿真化实训基地,将职业教育与企业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以项目群为纽带,采用“项目教学法”或“问题驱动教学法”。二级平台是构建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认知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利用合作企业的生产场地、设备和技术优势,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三级平台是构建校企资源共享的应用研发平台。这个平台的特点是政府、学校、企业协作共建,资源共享,通过“引名企进校园,融专业于社会”,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五)“三态合一”

“三态合一”是指培养高技能人才过程中实现校内学习、企业顶岗、就业专项训练3种状态的融合与统一。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育人为基础,根据企业对技能性专业人才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将学生的校内学习、企业顶岗实习和到企业接受就业专项训练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预定目标。通过“三态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建立起较深层次的稳定合作,真正把高职专业和高技能人才推向市场。通过“三态”的互通和转化,使教学内容贴近了企业需求,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敏捷性,使学生、学校、企业各方受益,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和核心竞争力。

二、考核评价机制

(一)考核评价机制内涵

考核评价是整个职业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在“校企一体,共育人才”的过程中,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职业性和高技能性。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根本,是高职院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保证。因此,能力本位论的核心,是使受教育者在学习期间就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把是否具备这种技能和能力作为评价学生、教师乃至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和行业职业标准,引领实践教学定位,强调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加强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完善科学高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二)考核评价要素分析

高职教育考核评价的重点是围绕“能力本位”的实践性教学。因此,考核评价体系要具备如下要素:实践教学的目标直指未来的工作岗位,实践教学内容来自于企业需求,实践教学方法为工作任务驱动,实践教学评价工作态度与完成实际工作质量挂钩,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信息反馈主要考察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与职业岗位要求的一致性,信息来源一般为用人单位、社会和学生。从这一体系可以看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不但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而且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监控、考核和评价。其要素大体包括3个层面:准备层面、过程评价层面、支撑保障层面。

准备层面的考核评价要素,主要是围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岗位技术能力、通用能力等职业能力,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点,作为考核评价的目标并设置具体的标准。过程评价层面是考核的主体,其要素主要有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学生的实践态度和学习成果、信息反馈等。支撑保障层面主要分保障条件和质量监控两个方面,其要素主要包括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双师团队、共建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运行程序和教学督导评价。

(三)考核评价机制创新

高职“校企一体,共育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式考核、书面式考试是大相径庭的,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创新性,特别是表现在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是运行机制的重点,考核评价的主导是学校和企业担任理论课或实践性课程的指导教师。由于教学地点、教学内容的不同,这种考核不应是一次性的。学生在校内理论学习和实践性教学的考核评价,主要由学校的任课教师主持,而学生在企业实习、顶岗期间的考核评价,主要应由企业的师傅或指导教师主持。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和综合评价,应由校企按有关制度共同决定。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是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高度出发,建立和完善必要的信息反馈机制,对毕业生职业技术和能力的发挥、岗位的变化与递进、科技成果、获奖信息以及企业评价、家长评价、社会反映等信息进行跟踪调查和收集汇总,及时分析和总结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经验,寻找和克服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使“校企一体,共育人才”达到更高更新的水平。

责任编辑:张 炜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长效机制校企合作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