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孝文化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2016-08-01杨瑶
摘 要: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西方文化因注重个性和自我的文化氛围,从而衍生出完全不同的孝文化。尽管中西孝文化差异很大,但是本质上都是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为中心,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分析中西两种孝文化的差异,可以更加清楚地反映出“孝”的本质,更有利于两种文化的互补,促进中国孝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中西;孝文化;父母;发展
作者简介:杨瑶(1991-),女,汉族,甘肃舟曲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使以家庭为单位,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家和家人才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孝文化在中国以及亚洲地区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如果追溯中西孝文化的最初形态,大体上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孝敬父母,善待长辈。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成为每个国家都担忧的问题,因此孝道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试图探析中西孝文化的差异,并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三方面入手探讨中西孝文化产生的原因。
1、中西孝文化的历史渊源
1.1中国孝文化
纵观中国的历史,孝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内,人类的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生产资料还有所剩余,这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到父母的需求,孝观念也因此而产生。“孝”字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甲骨文中的“孝”字上部是个老人,下部是个孩子,也就意味着子女要善待父母。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阐述并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尤其是儒家的理论著作《孝经》的问世巩固了孝在中国传统理论中的核心地位。《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中说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之道,扬名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要求人们首先要孝敬父母,其次要忠于君主;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要求人们安分守己,服从长上的意志;孔子讲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孔子将孝看作是上天作出的准则,是一个人的仁德之本。古代圣贤把对父母的赡养看作是他们的第一要务,“其中包括养亲与敬亲两个方面,敬亲是子女对父母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内在亲情的道德要求,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余玉花,张秀红;2007)
汉魏隋唐时期,“‘以孝治天下的孝治思想逐渐走向理论化、系统化,由事亲的人伦家庭的孝向事君的政治化的忠转变。”(李翔;2010)东汉时期的许慎在在《说文解字》给出了他对孝的定义:“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要求子女要好好照顾、侍奉父母,并且要完成父母的心愿。孝道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逐渐沦落为君主独裁、父权专制的工具,如“族必有祠”、“家法伺候”、“割股疗亲”等。
1.2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这三大源头后来融会起来并以基督教的形式构成了西方文化体系。”(岳琼;2009)想要了解西方孝文化的发展,《圣经》是必不可少的。《圣经》给人们规定了很多条道德戒律,其中第五条就要求基督徒“当孝敬父母”。与中国孝文化不同,西方孝文化在欧美国家发展缓慢,关于孝文化的文献记录也很少,没有什么地方以孝闻名,更没有二十四孝这样闻名的人物。
2、中西孝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中西孝文化会产生巨大的差异,是“因为中西方的家庭理论是基于不同的自然、文化、政治与经济因素。”(连鹭霞;2012)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对现在的社会关系同样起着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家庭中父子关系仍为为主轴,以孝为核心,西方注重个性发展,注重夫妻关系,以爱为核心。
2.1社会文化因素
在中国人的意识中,血缘关系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造就中国人强烈的家庭以及家族观念,同时也“增进了中国人的群体意识,对于个人服从集体、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传统美德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沈振辉;2010,21)正是由于中国人强烈的家族意识才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保持家庭稳定,维持社会和谐。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视传统观念的国家,如“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孝为人之本”等都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诠释。尤其是中国历代君王都以养老尊老为治国之本,注重家族观念,以江南郑氏家族为例,该家族历代族长都以《郑氏规范》为标准来要求族人重视人伦亲情,和睦相处,即使卷入胡惟庸案,也因为家庭恪守的孝道而受到帝王的宽恕。
西方则不同,他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子女和父母应该是平等相处的,西方人完全不理解中国的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在西方国家,子女一旦成年,就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中国人“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对他们不产生影响。西方人重视自己精神的独立,更愿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他们可以追随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婚和独身,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同性恋也能得到支持和理解。
2.2政治因素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家国同构、君父同伦的体制,这就赋予 “孝”重要的政治意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水之滨,莫非王臣”,历代君王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提倡实行“仁政”,认为只有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贯彻到社会生活中,国家才能太平,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在古代中国对“不孝”也有明确的规定,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重视家庭的延续,将家族兴旺、子孙繁衍视为荣耀,俗称“多子多福”。如今中国政府依然提倡年轻人注重“孝道”,要求子女孝敬父母,减少“空巢老人”这一社会现象。
西方注重理性和法制,政府或统治者不会过多关注“孝道”,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抚养和赡养关系没有硬性要求。西方国家有健全社会养老制度、住房优惠和养老保险来保障老年人权益,这样子女就将赡养父母的责任转嫁给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平等,没有过多的约束。在西方,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孝”中的“孝廉”也不会对入职者产生影响。
2.3经济因素
农业生产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这就形成中国传统的重农文化和小农经济的观念,这种经济形势注重群体本位,强调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这种群体本位的影响下,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家庭代际关系没有以前那么紧密,但是“孝文化”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作用仍然不可估量。
西方的主要经济模式是手工艺和商业活动,这就形成了西方重商主义的观念,西方的经济模式强调个体本位,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社会价值在于每个个体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这种个体本位的影响下,虽然西方经济发达,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体系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老人们在情感上没有寄托,感到无助、孤独、享受不到天伦之乐,羡慕中国人子孙满堂的生活方式。
3、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孝文化截然不同。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千百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西方因重视自我和个性的文化氛围,衍生出完全不同的孝文化。中国的孝文化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而西方社会养老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人口老龄化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在这种形式下,中西两种孝文化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曹广涛,中西”孝文化”比较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5(3).
[2]胡元广,陈海涛.中西孝文化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7(1).
[3]连鹭霞.中西”孝文化”比较探析[J].海外英语,2012,11(3).
[4]李翔.试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其价值[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0(5).
[5]沈振辉.中国文化概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岳琼.浅析中西孝文化的区别及其产生的原因[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5).
[8]余玉花,张秀红.论孝文化的现代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7,5(2).
[9]中国基督教协会. 圣经[M].南京: 爱德华出版商,2007.
[10]朱翔非.孝里有道[M].北京:中华书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