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书院之历史变迁与文化风韵
2016-08-01王菲菲
王菲菲
摘 要:书院,始于唐朝,兴于宋代,衰落于清末,历时千载,悠韵古香,是中国古代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教育机构,书院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有着极其重要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每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变迁,都会对书院带来或多或少,或有利或有害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云龙书院发展历程的介绍,窥探书院对文化发展、传承,人才培养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云龙书院;先贤名士;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K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前世今生”,一景,一物,一人,一语都是这座城市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的具体物化,承载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的风采、格调、韵味。
一座城市悠久的历史,如同这座城市深刻的年轮,铭记着这座城市的底蕴风华,渗入这历史之中涓涓流淌的文化甘泉则是这座城市的“魂”与“根”,哺育塑造了独特于一方的人、情、事、物。
说到历史,文物与遗迹是最好的活化石,而书籍和书院则是最能代表文化发展、传承的标志。流传至今的古书、典籍,以及有幸保存于世的古代书院见证了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承与传承。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承载徐州这座古城文化风韵的文化地标——云龙书院。感味云龙书院的历史兴衰与现今风貌。
在徐州的故城之南,有一座连绵起伏的云龙山,旧名黄茅岗,云龙山西麓就坐落着青瓦白墙古韵古香的云龙书院。云龙书院是由北宋隐士张天骥的故居增建而成。张天骥号云龙山人,满腹经纶却无心为官,乐与山水白鹤为伴,自建草庐闲云一生。张山人与当时在此职任太守的苏轼互为好友,二人常与友人于山中游玩。苏轼在《登云龙山》中云: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岗乱石如群羊。岗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轻声清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苏轼在酒酣时醉卧的青石同历史悠久的云龙书院一起,成为人们前来欣赏游玩的历史古迹。
清康熙六十年,徐属河务孙国瑜复修张山人草庐,同时又设立义学,义学俗称义塾,是旧时一种免费学堂,以供地方人才教育与培养。义学的兴建为日后云龙书院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云龙书院之名是由李根云所命,李根云是雍正十一年徐州首任知府,从此“云龙书院”一直留名至今。到乾隆中后期,云龙书院更既繁荣,资费丰厚,房舍百余间,除校舍必备讲堂外,供学生休息生活的客舍、斋房、厅廊应有尽有,文昌阁、三官庙、四贤祠等久负盛名。书院名师众多,人才济济,成为当时徐淮地区最著名的优秀书院。
拥有众多德、文、行、才兼备的英贤也是云龙书院名流于世的原因之一。如清末文学家刘庠。刘庠(1824-1901),字慈民,号钝叟,刘庠极富学问,从师曾国藩,咸丰元年举人,同治年间,曾国藩特聘刘庠主讲于云龙书院,并主纂《同治徐州府志》。刘庠不仅在学术方面甚有成就,在历史、音律、地理方面也颇有建树。著有《通鉴校勘记》、《俭德堂易说》、《汉魏音补辑》、《班许水道类记》、《艺林补》等。
民国年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徐树铮(1880-1925),字又铮,号铁珊,自幼在云龙书院读书,12岁便高中秀才,16岁更是以岁试第一名的成绩补为廪生。后虽科场失意,却壮志凌云,投笔从戎,入段祺瑞麾下,是北洋军阀皖系名将。徐树铮在当时极力反对帝制,力劝段祺瑞抵制袁世凯称帝。后创建中志中学(现为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著有《视昔轩遗稿》留于世。
清朝著名词人冯煦(1841—1927),字梦华,号蒿庵,江苏金坛县人,官至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安徽巡抚,《清史稿》有其传。冯煦幼年尚父,寄居宝应,少年时便“江南通儒”之称。光绪八年(1882),冯煦考中举人,四年后,45岁的冯煦以一甲第三的探花身份及第,被慈禧称为“老名士”。冯煦考中进士后,在徐州云龙书院任教主讲,再以后,冯煦仕途一路高升,历任凤阳知府、山西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安徽布政使等职,安徽巡抚恩铭被刺身亡后,冯煦接任安徽巡抚,为清末封疆大吏之一。冯煦居官廉而好施,平素讲学,以有耻为的,文章尔雅,重躬行实践。他的文章多来实践或亲自考察,十分具有实用价值。著述有《蒿庵类稿》、《滕稿》、《蒙香室词集》、《奏议》等。民国后,居于上海,以遗老自居,1927年去世,享年85岁。冯煦不仅官职、地位显赫,在文学、经义、书法、史学方面也具有独到的见地,主笔《江苏省通志》、《凤阳府志》。
到了清末,光绪二十七年(1901) ,清政府下令全国改书院为学堂,徐州云龙书院继而改为“徐州中学堂”,而后又改为“铜山县官绅公立高等小学堂”(当时的徐州城,仅为铜山县的一个区)。光绪二十九年(1903) 清政府又颁发《奏定学堂章程》,徐属各书院亦分别改为中、小学堂。至此,在徐州延续数百年的古代书院制度宣告结束。
随着朝代更迭,时代变迁,历史的车轮驶入民国后,军阀混战,军队强占,旧时的云龙书院被焚烧损坏,失去了往日光彩的全貌。为了弘扬、传承古代先贤的历史文化,徐州市相关部门于2012年对云龙书院进行了重建,尽最大可能保持清初官式建筑风貌,尽最大限度恢复云龙书院之原貌。如今,修缮一新的云龙书院在青山绿水间诉说着历史展望着未来,与你我共心感受着古的韵味,新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