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勿以“西”为贵:从行为艺术谈起

2016-08-01戴雪婷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自卑艺术家艺术

作者简介:戴雪婷(1993-),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和国际交流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中国艺术数千载,以天人合一,以形传神而独立于世界之林。孔老哲学、儒道伦理培养了国人尚中和、崇意境的独特艺术审美。绘则技意兼备,乐则优美灵动,舞则刚柔并济。即使在西方艺术大批入侵的今天,仍牢据一席之地,岿然而独立。却唯独这所谓的现代行为艺术,来得没头没脑,却是大行其道。且不说与艺术的中国标签大相径庭,简直是一种破坏性的颠覆。

早前听闻有人体画笔,与狼共舞,剖牛钻肚,取血画猴的行为艺术,便觉骇然。而后又惊闻有烙铁烙身者,扎针放血者,烹食婴儿者……竟通通以艺术为名。匪夷所思的行为前冠以“艺术”二字,便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此番走火入魔的“艺术”自然招致了广大国民的唾弃。反思过后,众人总结:行为艺术在国内的妖魔化是对西方艺术的误读。言下之意是西方艺术自是先进,只是传入国内后受了些曲解,便导致畸形发展。而反观西方60年代的行为艺术,其荒谬程度与国内当代的一些“作品”不相上下,花样也是如出一辙:人体泼墨,屠杀牲畜,自残自虐……前者有后现代解构思潮为铺垫,更是迎合民众“皇帝新衣”的心理,倒也大登艺术殿堂。后者则是以此为贵,沿袭模仿。“西方”与“先锋”标签使国内一些艺术家大获改头换面的勇气,弃传统,废技艺,却自诩前卫艺术。如今这番景象究竟是“舶来品”在中国的水土不服,还是舶来品本身劣质,兴许二者兼具,笔者无法盖棺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舶来”这一过程以及“舶来”的心态是大有问题。

“伪拿来主义”有三。拿来之后,惊恐无措者是为一,愤然弃之者是为二,全然笑纳者是为三。 而如今国内的一些行为艺术家们,怕是误入了三的迷途“羡慕宅子的旧主人,接受一切,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宅子主人的影响是其次,拿来者的自卑与盲目才是吸食鸦片还深以为意的根源。国内怪诞的行为艺术,若要深究其源,不过是文化进步论下国人自卑的产物罢了。这种自卑从19世纪末被列强的炮火轰醒发端, 一直萦绕在中国人心头。 从抗争者转为拿来者,从科学技术到军事政治,最终蔓延到了中国人曾最引以为豪的艺术文化。自卑于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继而转抱西方的大腿,高喊那是“自由与民主”,“浪漫与想象”孕育出的艺术,亟不可待地接过那一方土地递来的“橄榄枝”,兴高采烈地植入本国艺术的沃土。殊不知那根本不是什么橄榄枝,而是来势汹汹的“水葫芦”,肆虐生长,到处蔓延,万物皆亡,唯其独尊——而原先的风景早已是面目全非。

这片土地原来有些什么?中国画画山水,得山水之性情;画花鸟,传动静之神韵。寥寥笔墨勾勒的空旷意境曾在西方文化艺术界掀起追逐的狂潮,不仅有绘画的模仿,更有诗作对中国画意象的挪用与文字再现。中国古代雕塑纵然只是“皂隶之事”,也得“秦俑威武,唐俑雍容”。有雕栏画柱的生活艺术,也有石窟彩塑的磅礴巨作。中国书法更是刚柔并济,虚实相生。一笔一划间可规整可变幻。其中妙趣,乃字母文字所望尘莫及。更有中国古建筑“天人合一”的精妙智慧,审美与实用齐全,壮丽与亲和兼备……哪怕是诸如笔者这般的艺术门外汉,稍加思索,便能罗列一串足以令国人自傲的艺术成就,有的是艺术创作的沃土。艺术自卑究竟从何而来?在民众所涉未深的领域,必定是一番更加蔚为壮观的景象,而艺术家无疑是最直接的欣赏者。如今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却带领民众,怀揣无谓的自卑,一边投入西方的怀抱,一边用力抹去民族的印记。暂且不去商讨“橄榄枝”背后西方国家究竟暗藏了怎样的用意。为中国艺术、中国文化正名,才是当务之急。正名之事说来不易,实也简单。家中有山巍峨,何念远方丘陵。国人只消回头看看,兴许便会停下远去的脚步。然而回头不易,远行的路也走了大半。民族艺术文化之山重峦叠嶂,雾霭环绕。该庆幸有人早已觉醒,剥开层层迷雾,要让众人看得真切。

最后再回来谈谈行为艺术。细数中国艺术文化史,绘画、歌舞、建筑、书法艺术大家自是数不胜数,却唯独缺了行为艺术家。真缺吗?其实不然:晋永嘉年间,王羲之与友人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一群文人雅士列坐与茂林修竹掩映的兰溪之侧,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王羲之微醺乘兴,即席挥毫。笔墨言志,叹宇宙之浩淼,死生之无常。此番情景,难道称不上艺术的行为?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肩担花锄,锄挂花囊,手持花帚”,将落花装于绢袋,以土葬之,浅啼低唱。葬花词已然成为千古绝唱,葬花一举也令人过目不忘。此举安放在林黛玉身上,非但不显矫揉造作,反而是其难得的真情实感的流露,充满艺术意味。老子倒骑青牛入函谷关,倒骑就构成艺术本身:景色倒着进入眼帘。接纳,欣赏,不猜测,不期望,不排斥,不懊恼——好一位行为艺术大师,仅一个倒骑就令人叫绝。中国艺术文化界最不缺的就是行为艺术大师,缺的不过是个头衔罢了。艺术与行为相融,与情感相连,或是苦衷,或是热衷。行为本身就是艺术,而并非未了艺术而刻意作为。中国的艺术家们早在古代就掌握了行为艺术的真谛,玩得炉火纯青。反观西方60年代的所谓行为艺术,求极端,搏出位。两厢一对比,孰高孰低立见分晓。后者“将近黔驴技穷的绝望挣扎”却被一群人视为先锋艺术,争相效仿。在这其中作祟的,正是文化自卑心理。拨不开落后的阴影,盲目以“西”为贵。

勿以“西”为贵,艺术当如此,文化也当如此。做了近百年的拿来者,该是有拿来者的智慧。

猜你喜欢

自卑艺术家艺术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自卑的地方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