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希拉里竞选演讲研究
2016-08-01常晶
摘 要:本研究在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对希拉里在宾夕法尼亚做的竞选演讲中的隐喻进行辨别、阐释和说明。通过对希拉里在该竞选演讲中使用的隐喻类型进行分析,揭示隐喻背后暗含的意识形态,进而分析影响希拉里隐喻使用的背后因素。
关键词:批评隐喻分析;希拉里;竞选演讲
作者简介:常晶(1991-)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现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政治家步入世界政治舞台,她们日益受到外界关注。但目前关于政治家演讲的分析大都集中在男性身上,很少有学者关注日益壮大的女性政治家。此外虽然已经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女性政治家的演讲做了研究,但鲜有学者从批评隐喻分析的角度出发,并落脚于女性政治家的竞选演讲。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希拉里的隐喻使用类别,揭示隐喻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影响隐喻选择的因素。
一、主要概念隐喻分析
1、拟人隐喻
(1) ―the predatory student loan companies―
“predatory”指掠夺成性,本是指人的品质和性格特点,而在例句中用于形容那些只顾金钱利益的学生贷款公司,形象地表达出了这些公司唯利是图的本性。始源域中人物的贪婪特性映射到了目标域中公司形象上,因此形成了一个拟人隐喻,也表现出希拉里对这些唯利是图公司的唾弃,表明了自己与它们为敌的立场。
(2) ―we will all be called upon to deliver on the promise of America.
“promise”指承诺、许诺,应是人发出的动作,而在例句中该动作发出的主体是一个国家,突出了美国是能做出承诺,有责任感和自主性的国家。始源域中人所做的承诺行为映射到了目标域中的国家行为,形成了一个拟人隐喻,表现出希拉里对美国所做承诺的重视,也从侧面表现出希拉里信守承诺、说胡算话的品质。
通过拟人隐喻的框定作用,很多“人”所特有的性质被放置在了国家、企业身上,使国家和企业也具备了这些性质。这种映射使听众能更形象的体会到要表达事物的特性。尤其在目标域是国家时,始源域中的一些特性也可以映射到希拉里身上,因为她所说到的一些国家的改动也是自己以后当选后的行为。
2、物体隐喻
(1) We are facing a moment of so many challenges.
某个时刻本是抽象的、不可感知的,但在这句话中的“时刻”是可以面对的,始源域中的具体事物映射到了目标域中的时刻上,构成了一个物体隐喻。表明现在所处的时刻是迫在眉睫、十分关键的。
(2) We will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every day.
机会本是抽象的、不可感知的,在这句话中是可以被抓到的具体事物。始源域中的具体事物被影射到了目标域的机会上,构成了一个物体隐喻。
这些物体隐喻的使用,能够让原本抽象、不易感知的概念映射成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体物体,使这些观点更能被接受、理解,也使希拉里的演讲更能被听众接受。
3、容器隐喻
I come with a very full heart.
“full”指满的、完整的,在此句中用来修饰“心”,在这里把“心”当做了一个容器而且是装满的容器。始源域中完整、完满的特性映射到目标域中的内心,构成了一个容器隐喻。容器隐喻使“心灵”的意象更能被大家接受,表现出了希拉里诚心诚意的心态。
二、影响概念隐喻使用的因素
首先,任何语言都是文化的体现。隐喻在语言和认知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胡壮麟: 1997)。美国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强调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个人成就是所有美国人价值观中评价最高的价值之一。希拉里的演讲中有很多的拟人隐喻把企业、国家都映射成为人的形象,让听众从自身角度出发感受企业和国家的一些特性;战争隐喻也是说明要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战,把国家映射成个人也表明国家这个个体也要为自己的礼仪而战。尤其把国家的行为映射成人的行为,让听众感受到自己代表国家、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国家以后的政策;又传达给听众希拉里的现在承诺的一些行为,也将是以后国家的行为,自己果敢、言出即行的特点在她成功当选后也将是国家的特点。
其次,个体的独特性格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希拉里竞选演讲有很多隐喻类型都表现出了她强势、不畏艰难的一面,例如这篇演讲里拟人隐喻的使用让希拉里表现出了自己值得信任、执行力强的特点;在战争隐喻中她表现出了像战士一般的勇气和拼劲。此外在她的演讲中很少涉及困难和挫折,也没有一丝被所遇到的难题吓怕的弱势。因此概念隐喻的使用让大家看到希拉里能够与男人匹敌,有能力带领大家重振美国,实现每一个人的“美国梦”。除了能与男人匹敌的坚毅性格外,希拉里还具备女性特有的善良、心思细腻等特点。纵观演讲中隐喻的使用,我们可以看出她把很多比较抽象的事物隐喻成人或者是其他比较具体、形象的事物,从而提高演讲的感染力获得别人对自己女性身份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7: 95-96.
[2]李福印. 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