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汉语称呼语中表权势观念的语言现象

2016-08-01郭培颖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

摘 要:大多数的语言中都有很多敬语,它们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权势的色彩,表明人物身份地位的差异,但是和我们这里所谈到的权势语并不是一个概念。那么权势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在交际中有什么作用,在句子中具有何种功能,对语言使用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汉语是我们最为熟悉的语言,本文主要分析一下汉语称呼语中的权势语现象。

关键词:称呼语;权势语义;语言表达;交际效果

作者简介:郭培颖(1990.2-),女,河南洛阳人,北京市海淀区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语言的社会功能、使用人数以及地域差异会影响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认识和评价。由于语言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对同一种语言,不同地方的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理解,在现代汉语中表权势观念的语言现象特别多,但它们不是凭空出现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缘由和价值,称呼语中的权势语义的产生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本文旨在研究现代汉语称呼语层面中权势关系在其间的反映。

一、权势的定位

“权势”一词是布朗(Roger Brown)和吉尔曼(Albert Gilman)提出来的。所谓“权势”是指“如果一个人能控制另一个人的行动,他对后者就具有权势。权势关系指的是至少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相互的关系, 因为两个人不能在某种行动范围内同时对对方拥有权势。”

二、权势观念在现代汉语称呼语中的体现

(一)称呼语的定义和分类

称呼语是指称呼某人或某物时所使用的词语名称,即指“当面招呼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同志、哥哥”(《现代汉语词典》),称 呼他人 即是在给他人定位,与此同时表明称 呼者 与被 称呼者 之间的社会关系。对被称呼者定位可以从年纪、性别、职业、职位等方面来进行。称呼语本身体现的是自己与被称呼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称呼语可分为社会称呼语和亲属称呼语两类。

(二)称呼语体现的权势关系

1、社会称呼语体现的权势关系

社会称呼语,表示人们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称呼语。社会称呼语又大致可分为这几种:职业称呼语、通称、姓名称呼语、职务称呼语,拟亲属称呼语。

(1)职业称呼语。与受话人的职业相关的称呼语。如: 教授、 院长、 医生、 会计、 销售员,律师;卖菜的,看门的,送信的。前者口吻庄重比较正式同时表现出对受话人的尊重,而后者则相对较随意一些,多用于地位较低的普通小老百姓。职业称呼语在总体上反映的都是权势语义。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情感表达的需要,人们往往会换一种方式来代替,加上姓氏比如用“李工”来代替电焊工;

(2)通称。如:同志、师傅、前辈等。这些多是对一类不熟悉的人的一种较尊重的称呼用语。“请前辈多多指点;同志,这里是国贸大厦吗?师傅,麻烦您了”等等,是取之中间的较合适用语,不至于乱了辈分和方寸;“您”——在汉语的句子中,第二人称单数十分常用,在使用时并不是像英语那样只有一个“you”,而是有“你和您”两种,但“你”和“您”在使用时是有讲究的不能混淆。“您”,多用在对方辈分或社会地位高于说话人的时候,一般不用在同辈之间。

(3)姓名称呼语。国人的姓名多为双音节或三音节,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多以名字直呼对方,双音节的名字一般不省略,三音节的则视说话人与受话人的关系而定,有时可以只说名字不带姓。如:龚自珍、老王、小芳等。关系特别亲密的有时就直接只叫名字中的一个字,还会以“阿~”来开头,长江以南的一些地区就崇尚这种叫法;“姓氏+老”——有人说,要想知道自己一生有没有成就,就看在自己晚年的时候别人是称呼你“老王”还是“王老”,“老”有长者之意,年长者一般人生阅历都比较丰富;

职务称呼语。以受话人的职务为称呼语。如:科长,局长,书记,秘书,校长。这多是在同一个单位里对职位较高者或是任职者的尊称;姓氏+官衔、职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譬如“张书记,李教授”等称呼语,在遇到一人有多重身份的情况时,一般以其最高职位称呼,比如他既是老师又是校长,周围同事在称呼时多用“姓氏+校长”,这一称法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古时候人们多直接以官职称呼人物,如“宰相大人”,“太后驾到”之类,显示出人物的高贵身份。在西方,称呼彼此一般是直呼其名,即使是家中年龄最小的成员也可以直接呼喊家中最年长者的名字,而这并不会被认为是冒犯也没有什么大不敬的地方。

(4)拟亲属称呼语。在街坊邻居中间这类称呼尤为常见。如: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这类多是按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辈分上面出于礼貌的称呼语。称呼语中的权势观念虽然带有一部分的身份地位悬殊所致,但它更多的是长幼等辈分上的差异,较之社会地位或个人身份而言权势语义没有那么浓厚,像对比自己年长的邻居,我们虽称呼其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但是这里面的权势观念少了很多,权势色彩也淡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表示对长辈尊敬意义的礼貌用语,可见权势语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意义也是不断变迁的。

2、亲属称呼语体现的权势关系

亲属称呼语,是现代汉语称呼语中一个重要的、 庞大的组成部分。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姑妈、姨妈、舅舅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亲属称呼语中权势观念已经淡了很多,或者说这种基于亲属关系的称呼已不再带有太多的权势义,它只是表明彼此之间的亲属关系,特别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君臣父子的封建伦理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父母与子女之间少了一些限制和掌控,多了几分“朋友”般的关系,如儿子称自己的父亲为“老×”并不代表二人关系不和反而是亲昵的一种表现。所以,笔者认为权势观念在现代汉语亲属称呼语中的色彩暗淡了许多。

(三)权势观在称呼语中的交际作用

1、称呼语是言语交际的先导

称呼语选择的恰当,交际活动就会顺利展开,相反,如果选择不当,交际行为就很难持续下去,因此,称呼语的选择在交际中至关重要。有时候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言语交际方面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牵涉到了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问题。比如在中西方的观念中,中国几千年来讲究尊老爱幼,长幼有序,三从四德,而在西方国家中则没有这么多的礼节限制,孙子可以直呼爷爷的名字,学生也可以直呼老师的名字,这些在西方人看来都很正常。结合我们的对外汉语专业,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和西方人交际的过程中通过对人家文化的充分了解与其展开恰当愉快的交谈。称呼语的选择就是社会身份的选择。

称呼语也是说话人为自己争取话语权的一种方式,每一次会话都是一次话轮。话轮是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在会话过程中发话者与会话者需要不断变换角色,轮流发话。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萨克斯首先提出来的。称呼语一旦介入谈话,一个新的说话者就重新加入会话,为自己争取到发言权。权势关系指交际一方由于社会地位高而能控制另一方的行为,是交际双方的不平等关系的一种体现。

2、权势语的交际效果

语言表达是说话的一种方式,选择何种内容的语言,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如何深化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内涵,都属于语言表达所要考虑的问题范畴,这就涉及到语言材料的选择,语言材料的选择这一概念是相对比较模糊的,我们在选择时大都是从既定的思想出发,在思维可控的范围内搜取大脑中的有效信息,已达到既定的交际效果。由于思想内容是给定的,如何恰当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很重要。如同对思想进行深加工,出来的产品就是语言。语言表达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人与人的交往除了通过肢体语言最直接的就是言语。在当今社会会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人们往往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来判断判,从而决定要不要和他做朋友并进行更深层次的交往,可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一个人的成人成才至关重要。交际活动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交际双方关心的是交际内容,而不是以什么样的修辞手段表达出来,如果言语表达是形式的话,那么交际活动就是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

3、权势语的选择与使用

人们对权势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与权势语在交际中的使用频率有关,因为语言是需要互通的,我们必须选择一种被大部分人所认同的语言方式去表达,所以,我们平常所用的权势语都是很容易理解的,但特别的是人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权势意识在起作用,而是很自然的随口而出,可见这种权势观念是深深的扎根在大脑深处的,不随主观意志的改变而改变。那么权势语在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呢?语言是一点一滴走向成熟的,就像小孩子牙牙学语一样,都是从最简单的开始,从“你过来”发展到“你(给我)过来”,“给我”这个权势语的出现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现代汉语的语言也是在朝着精确化、丰富化的方向发展,对比添加“给我”这一权势语的前后,句子感情色彩的变化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句子在表情达意上面更深入了一步,更加清晰地将说话人的情感以及与受话人的关系和亲密程度准确表达出来,权势语不仅仅只是传递了一种不平等的有歧视的信息,还要看到它在丰富现代汉语感情色彩上的重要作用。就像人们在叙述一句话,有时候叙述的越精确越详细,受话人越容易理解准确,不至于产生歧义,“歧义”在权势语中的影响并不算大,权势语加上或者去掉影响的是说话人的语气,而非表达的内容和句子成分。

三、小结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权势观念为中心,从称呼语和句法结构出发,分析和整理了一些常用的表达权势观念的句法成分及日常用语,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权势语初产生时的历史背景以及评估和揣测人们在使用权势语时的文化心理,并对权势语使用的利弊及其影响做了简单的评价。其实,权势语作为丰富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个成分,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地位,但是在完善现代语言的表达功能上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汉语里的权势观念是在不断淡化的。

参考文献:

[1]王丹,曾庆花.会话者的权势与等同关系及其话语结构的微观构建[J].外语学刊.2005(2).

[2]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马宏基, 常庆丰. 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4]吴慧颖. 建国以来 拟亲属称呼的变化[J].语文建设, 1992,(12):21-24 .

[5]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8,(2):34-38.

[6]潘之欣,张迈曾.汉语亲属语扩展用法调查[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2):10-15.

[7]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76-80.

[8]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策略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与修辞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训练数学语言表达 点燃思维之花
试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浅析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