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伴也是一种力量

2016-08-01谢小书

考试周刊 2016年56期
关键词:小芬心理同学

谢小书

一、案例描述

(一)个人情况

学生小芬,女,18岁,高二年级财会专业学生,父母均在东莞做生意,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由于家庭问题,小学六年级以前由奶奶在老家抚养,并在老家读书,六年级后才到东莞和父母一起生活,而姐姐和弟弟一直跟随父母在东莞生活。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在初中因用了不合格的染发剂头发全部脱落,虽在高一头发慢慢长出来了,但是一直都需要戴着假发套,到高二上学期头发又开始脱落。性格有点内向,和家人相处不太好,同学关系也处理得不好。

(二)主要问题

问题一:和父母难以相处,有时很不理解父母的做法,认为父母对姐姐好,对弟弟好,就是对自己苛刻。母亲安排一堆家务给她干,但是姐姐可以睡到十一点;小时候,妈妈端了一锅汤不小心翻了,弄伤了弟弟和自己,但是妈妈当时只抱走了弟弟,她被烫伤了,休学一个学期。并说:“我现在的心上插了五六把刀一样痛,一把刀却代表了一位家人”,“我对那个所谓的家失望透底了”。

问题二:和同学相处不太融洽,很喜欢拉扯其他同学,搞得同学对她有看法。因为她的头发问题,甚至有同学当着她面说:“你这人是没人要的。”而自己对自身也没有任何自信,总觉得其他同学表现得比自己好,“为什么我会那么差呢?像某某同学学习很厉害,某某同学唱歌跳舞很厉害,但是我什么都做不好,即使我花了很多时间准备还是做不好”。

二、案例分析

心理学家指出:0—1岁是信任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是一个生命来到世界时的无助阶段,婴儿需要积极的爱和关怀。此时的婴儿如果得到母亲有规律地照顾,则将对世界有充分的信任,这样的孩子在孩童期充满朝气和自信;反之孩子将会出现退缩,对自我不自信和对世界不信任。一个得到信任的儿童,他们不怕失败,相信自己,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小芬在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期,却是在老家和奶奶一起度过的,缺少父母的关爱,使她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而和父母缺乏基本的亲密,缺乏父母带来的安全感,姐姐和弟弟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比小芬获得了更多关爱,使小芬形成了敏感多疑的性格。所以后来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幼时的阴影影响,即使父母一个小小的举动,也会认为是不爱她,讨厌她的表现。

青春期的女孩最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关注身边同学和朋友对自己外表的评价,但是小芬在这个特别敏感的年龄得了这个病,头发掉光了,每天只能戴着假发套上学,忍受学校其他班学生对自己的指指点点和议论纷纷,加上同班同学对自己的取笑更加深了自卑感。这个年龄阶段是很渴望和同龄同学有所交流和交往的,但小芬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不敢自如地和其他同学一起交谈,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怕遭到其他同学的取笑和议论,因此恶性循环,害怕和其他同学接触,越来越疏远,疏远之后更害怕和其他同学接触,为了满足自己和其他人交流的欲望,只能通过一些方式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如拉扯同学,但这种行为引起同学对她行为的反感。《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个别辅导》一书中指出,青年期的自我通过身体的急剧变化,作为自我意识表现出来了。这个时期,青年们不仅称赞自己,还会埋怨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如人。处于这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小芬,因为外表的与众不同,更加剧了自己内心的自卑感。

三、指导建议

(一)给予小芬更多关爱,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她的情况,对她的情绪表示接纳和理解,因为小芬上初三的时候找过心理老师做咨询,被其他同学看到后取笑她,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保护小芬,也是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交流引导,而大多数时候通过书信沟通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二)同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准确以至于有如亲历般的了解,“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如果我面临你现在的处境,我也会感到很不好受,甚至做不到你那么好,你现在已经表现很好了”。谈话过程中,用关爱的语气体现亲切感,让小芬感觉到她和老师是平等的,因为人越是在比自己成熟的人面前获得尊重,越容易消除个人的自卑感,老师的同感使她确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当前的困难,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信心。陪着她成长,在她的心里建立一种支持的力量,让她更有信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三)接受自己,降低目标,树立自信。很多学生不自信,是由于设定目标太高,不符合自己当前实际水平导致的,因此采用“小步子”进步法,让学生建立合理期望,这样她才会有动力,才会看到自己的希望、自己的进步。经过和小芬的充分沟通,最后她给自己确定的目标是每天帮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和身边同学进行一次十分钟的交谈,我认为她的能力足以完成这两件事,所以只要每天完成这个任务,她对自己交往能力的信心就会慢慢增强。

(四)调整认知方向,自我形象定位偏低的学生常常存在认知方式上的通病:总拿自己的弱势和别人的强项作比较,这样的比较使自己身上的强项优势会从自己心里消失。与同学比自己的弱项使得小芬陷入自卑境地,因此,有必要让小芬改变比较方式,重拾信心。

与小芬对话摘录:

“你说你每次考试或活动前都会很紧张,能和老师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吗?”

“因为我知道我会因为紧张而忘记要点,会表现不好。”

“也就是说,考试还没开始,你已经把结果都想好了,是吗?”

“是的。”

“现在想想,事先的担心是否有点多余呢?”

通过这些对话让小芬跳出圈子看问题,用讨论方式启发小芬认识到,拿自己的弱势和别人的强项比较,只会令自己更加沮丧,别人是很不错,但是自己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如文笔很不错,性格温和等。让小芬写20个自己的优点,并记住这些优点,时刻提醒自己,别人是很优秀,自己也不错,自己身上拥有很多优点,只要认真做,终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成绩。

(五)集体氛围感化,和班主任沟通,了解她在班里的一些情况,并安排几个学生多和小芬接触,让其尽快融入班集体,能正常和其他同学交流。平时学习生活中可以多给予她关注,当出现良好行为时及时对她进行表扬,增强自信心。

(六)因为小芬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所以很多时候无法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在咨询过程中也一直和她一起探讨适合她的正确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请她大胆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所以在咨询中除了正常的语言上的倾诉,也尝试让小芬通过其他方式倾诉自己的心声,如绘画,当她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会采取这一方式,让她把内心的想法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进行咨询。

(七)在学习生活中,鼓励她多和其他同学交流和学习,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并教会她使用一些人际交往技巧,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及能够接受的方式和他们交往,而不是通过拉扯同学来建立亲密的同学关系。

四、资源拓展

(一)教育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心理辅导,到高三时,小芬已经有些进步,人际关系好了,在班里能找到一些同学做朋友,并主动关心一些同学。积极参与一些活动,并在学校技能节活动中获得点钞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同学心中的地位有所提高,自信心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高了。在与其谈话中发现,话语中不时表露出理解父母,体贴父母,认为父母工作很辛苦。

现在,小芬已经毕业,对她的辅导和跟踪进行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早已走出人生中的低谷,走上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并能和同事建立良好关系,在工作上能做出一些成绩。

(二)反思

在咨询中,能够积极关注小芬的情感变化,和小芬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因为头发反复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得小芬仍然对自己的自信不足,担心害怕情况更糟糕,抗挫折能力较弱。因此,在咨询中会反复出现一些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这时需要有更积极的心态和接纳的态度帮助她,让她觉得是有人在支持着自己,在陪伴自己成长。生理上的一些因素往往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这些生理的因素很难用心理的技术解决,对于这些问题,其实有时并不需要老师用很高深的心理技术,可能他们更需要的是老师提供心理支持,需要找一个让她信任的人,懂她的人,陪她战胜一些心理上的恐惧,战胜自我,陪她一起成长,这就足够了。

参考文献

[1]王志超.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个别辅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2]东莞市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个案集[C].东莞:东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2010.

[3]欧文·亚隆,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小芬心理同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不必知道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总有幸福在等你
飞翔的森林
飞翔的森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