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报告:中国学生批判思维能力领先

2016-08-01

环球时报 2016-08-01
关键词:中国大学同龄人批判性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经常被批判是紧张的应试教育,只会批量制造仅会背诵基本理论而缺乏深度思考能力的学生。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培养的学生可能是世界上批判思维能力最强的。”美国《纽约时报》7月31日的文章称。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选取了中国大陆11所大学的270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中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大一新生在刚进大学时,批判性思维能力比美国和俄罗斯同龄人领先两到三年。但随着年级升高,中国学生逐渐失去领先优势。入校两年后,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没有提高,外国学生却取得长足进步。

报道称,这份研究报告将于明年发表。报告中的批判思维能力考核包括识别假设、测试假设和发现变量间关系的能力等。《纽约时报》称,这项研究结果让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学校好?还是美国学校优?”的老问题。一名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令人吃惊,“中国为大学输送的学生远远领先于国外,但之后他们累坏了,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报道称,该研究也有局限性,比如它调查的学生主要都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没有评价学生的创造性,而创造性也是人们对中国教育制度探讨最为激烈的一方面。斯坦福的研究员认为,导致中国大学生没有进步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中国大学的教学水平较差。

中国大学倾向于鼓励教授们做研究、出成果,而不是提高教学水平。也有人认为,这是大学生缺乏动力造成的。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3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表示,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底子较西方同龄人要好,这可能是批判性思维能力领先的原因之一。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许多中国学生视野更开阔,见识更广泛,思维确实比以前更加活跃。近年来,国外肯定中国中小学教育领先于西方的声音越来越多,不过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为何中国大学生后来丧失了这种领先。▲

(郭孝伟 徐珍珍)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同龄人批判性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莫等闲, 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叫我大名儿
2015年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揭晓
榜单
谁动了我的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