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果园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二)

2016-08-01曹佳喜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诱虫防雹反光膜

曹佳喜

(山西省吉县果业服务中心,042200)



栽培技术

山区果园优质苹果生产关键技术(二)

曹佳喜

(山西省吉县果业服务中心,042200)

6果实套袋

果袋分双层袋和单层袋,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透气性好、疏水效果好、遮光性强、抗日晒、耐雨水冲刷、涂蜡均匀并经药物处理过的正规果袋。一般红富士品种选择套双层袋,在谢花后40~45天套袋。套袋前要认真打好杀菌剂、杀虫剂和补钙剂,喷药1~2天后开始套袋。同时要注意:除袋时双层袋要分2次,采果前15~20天去外袋,再过3个晴天后摘内袋,摘袋时尽量避免在假阴天摘袋,防止日灼。吉县苹果品种大多为晚熟红富士,所套袋为双层纸袋,对于部分早熟品种,所套袋为纸加膜袋。

7物理防治病虫害

通常使用粘虫板、诱虫带和太阳能杀虫灯防虫。目前,吉县已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800余盏,使用粘虫板10万余亩,使用诱虫带8万余亩。

7.1悬挂粘虫板

粘虫板也叫诱虫板,通过双面涂胶,利用特殊色谱来诱捕害虫,能防晒、防雨、防高温,持久耐用,被广泛应用于果园,能够有效诱杀蚜虫、斑潜蝇、粉虱、蓟马、多种叶蛾和种蝇等害虫。在吉县果园,通常用黄色粘虫板,一般每亩挂20~30张即可。使用时直接将粘虫板悬挂于树冠外侧叶片稀疏的枝条上,苹果树幼树即可悬挂,若保持不间断使用,则可有效地控制害虫发生。

7.2捆绑诱虫带

诱虫带可大量诱捕体形小、隐蔽在树干老翘皮及裂缝中越冬、较难防治的多种害虫,对红蜘蛛、康氏粉蚧、苹小卷叶蛾、网蝽等有良好的诱集效果,物理除虫效果明显,实用性强、经济、无污染。使用果树诱虫带可降低翌年害虫基数,全年可减少喷药2~3次,既能节约生产成本,又能降低农药残留量。

使用方法:把诱虫带缠绕树干1周,对接后用胶带或扎绳绑裹,绑扎时诱虫带接口必须对接严实,以防害虫从接口缝隙逃逸。捆绑位置在树干第一主枝下5~10厘米处,诱集效果最好,因为害虫一般寻找越冬场所时会沿树干下爬,第一主枝下是害虫寻找越冬场所的必经之处。

绑扎后要勤检查。诱虫带绑扎后要经常检查绑扎是否牢固,以防诱虫带脱落,同时要清除园内及周围杂草,刮除树干枝杈老翘皮,破坏害虫其他越冬场所,增加害虫在诱虫带越冬的几率。

除带销毁要及时。待害虫完全越冬休眠后到惊蛰前(即12月至来年2月底),集中解下诱虫带,销毁或深埋,消灭越冬虫源。绝对不能等惊蛰以后除带或重复使用,更不能胡乱丢弃,以防止害虫逃逸,再次侵害果树。

7.3安装太阳能杀虫灯

太阳能杀虫灯是一种通过光波引诱,采用内置高压电网来杀灭害虫的一种物理防治设备。其光波长为320~400纳米,诱杀害虫种类多,可诱杀1000余种害虫;灭虫效果好,剿杀效率高,可达到杀一灭百、杜绝繁殖的功效;使用寿命长,使用年限长达10年;使用范围广,可用于各种农林作物、茶园等防虫。

杀虫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用电来源,供杀虫灯具正常工作。利用昆虫对(365±50)纳米波长紫外光具有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的特性,引诱害虫扑向灯的光源,然后通过光源外配置的高压击杀害虫,使害虫落在专用的接虫袋内,达到灭杀害虫的目的。

使用方法:一般每30亩果园安装1盏灯即可,可安装于果园中央、外侧或路边,在安装过程中要灵活掌握,确保达到灭虫效果。

8搭建防雹网

防雹网是一项增产实用的环保型农业新技术,通过覆盖在棚架上构建人工隔离屏障,有效控制各类冰雹、霜降、雨雪等极端天气对苹果树造成的危害。

安装方法:最好在3月安装防雹网,即在暴风雨、冰雹季节来临前。安装起来非常简单,只要把防雹网拉起来平整地铺在苹果树上方,距离树顶端5~10厘米,两张网用尼龙绳或捆或缝连接,边角处也一样,总之结实就可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网拉得紧一些,这样它才能最有效地抵御冰雹的袭击。防雹网主要材料有3个:立柱、网架、雹网,辅助材料有架垫、铁丝、压网线等。立柱是支撑网架和雹网的骨架,起支撑作用,它必须具备坚固、耐用的特征,可用15年以上,可选用木杆、水泥柱和石柱3种材料。网架及架垫的选择:网架要求耐用、延伸性好的材料架设,生产上用Ф12钢丝或Ф8~10铁丝架设。架垫要求耐磨、耐老化,可用旧轮胎制作,规格15厘米×10厘米。防雹网材料的选择:要求重量要轻,便于架设,耐用,价格便宜;对光照影响小。现在生产上应用的防雹网以聚乙烯网为主。

9铺设反光膜

果园使用的反光膜是一种由双向拉伸聚丙烯、聚酯铝箔、聚乙烯等材料制成反光性能好、防潮、防氧化、抗拉力强的复合型塑料镀铝箔膜,一般的薄膜,其反光率可达60%~70%,一般每亩果园用反光膜350~450米2,可连续使用3~5年。

原理:主要通过反光膜对阳光的反射,来改善整个果园尤其是树冠内膛、下裙枝等部位的光照条件,从而使这些阳光不能直射、不易着色部位的果实充分着色,增加全红果,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根据试验,通过铺反光膜可极大改善树冠下1.5米左右的果实着色,尤其是萼洼朝下的内膛果实,全红果比率在90%以上,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果品等级,直接增加效益。在果实着色期在地面铺银色反光膜,可显著提高树冠内部光照强度,对提高果实着色和果实含糖量有显著效果。

铺设方法:没有套袋的果园宜在采收前20~30天进行,套袋果园一般在摘除果袋3~5天后进行,各地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苹果成熟期而定。在吉县,9月下旬苹果除袋后铺设反光膜,苹果除袋后,在树下先将地面硬枝、石块等杂物清除,并在下袋、摘叶等工序完成后,将成卷的反光膜放在果园一端,然后倒退着将膜慢慢滚动展开,铺在树冠两侧,反光膜的外边与树冠外缘齐,边展开边用石头、砖块或塑料袋装土压实边缘,防止刮风卷起。苹果即将采摘之前,应把反光膜小心卷起,捆扎后放在避光阴凉处保存,可连续使用2~3年。

10减密间伐

主要是对10年生以上株距较密的盛果期苹果树进行减密间伐。乔化果园,采取一次间伐或逐年间伐的办法,使每亩果园苹果树保持在30~35株,行株距保持在6米×4米或6米×5米;短枝型品种果园,采取一次间伐的办法,使每亩苹果园保持在50株左右,行株距保持在5米×4米即可。因为果树在幼苗期枝条较小,不影响透光、通风和枝条伸展,一旦进入盛果期,枝条繁盛,光照容易被大枝条遮挡,使果树不能得到很好的光照,整体上影响苹果色泽、口感和果个大小,导致苹果优质果率下降。通过间伐后,每亩株数减少,确实影响当年产量和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可有效改善果树通风透光条件,投入与产出比例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将会增加。具体操作中,要根据果树的营养健康状况灵活掌握,切不可一概而论,适得其反。目前,吉县已进行减密间伐果园3万余亩。

猜你喜欢

诱虫防雹反光膜
铺设反光膜提升甜樱桃果实品质
贵州地区强对流天气防雹雷达回波特征研究
诱虫作物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南方寡日照条件下铺设反光膜对避雨栽培早熟油桃品质的影响
全降解诱虫板对大棚番茄主要害虫诱集效果初探
一种与作业效率相关的人工防雹物理检验方法的探究
烟台市果园反光膜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一二八团开展“夏送清凉”慰问
高海拔地区铺设反光膜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棚室蔬菜小型害虫发生严重的原因及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