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白日其利沟脑勘查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

2016-08-01郁东良

现代矿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灰岩矿化勘查

郁东良 高 彪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



青海省白日其利沟脑勘查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

郁东良高彪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

摘要白日其利沟脑勘查区位于东昆仑中段、昆中断裂带南侧。在详细分析该勘查区 1∶ 50 000 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和1∶10 000土壤异常特征的基础上,按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出了等综合异常,并对各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经异常查证,区内发现了两条金矿化蚀变带,但矿化体规模较小,与异常规模明显不匹配,综合分析区内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认为该勘查区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关键词水系沉积物异常综合异常异常查证矿化蚀变带找矿潜力

白日其利沟脑勘查区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南约100 km处,处于东昆仑金成矿有利部位。结合1∶ 50 000 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在勘查区内圈出了6处以Au、Cu为主的综合异常,随后开展的预查工作,进行了 1∶10 000 土壤测量(13.69 km2)、1∶10 000土壤剖面测量(34 km),圈定了大量土壤异常,但对该类异常检查验证后仅发现了数条规模较小的金、铜矿化体,矿化体的规模与异常规模明显不匹配,但经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找矿前景较好。为进一步指导区内找矿工作,本研究对区内1∶50 000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以及1∶ 10 000土壤异常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1区域地质背景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仑南坡俯冲碰撞杂岩带中部(图1)[1-2]。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Pt1b)、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Pt2-3W)、蓟县系狼牙山组(Jxl)、泥盆系牦牛山组(D3m)、石炭系哈拉郭勒组(C1hl)、三叠系八宝山组(T3b)、三叠系闹仓坚沟组(T1-2n)和第四系[3]。元古界地层以中—深变质岩为主,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碳质板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多以残留形式存在。晚古生代以后地层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含砾砂岩、中—基性火山熔岩。区域断裂构造发育,勘查区北部即为规模宏大的昆中断裂(F2),受其影响,区内断裂构造展布方向主要为NWW、近EW向,多为区域性大断裂。区域岩浆侵入活动强烈,主要分布于F2断裂以北,印支期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广泛分布,华力西期中—中酸性侵入岩多呈岩基、岩株、岩脉状展布。区域金矿化强而广,金矿规模较大,品位较富,沿构造破碎带集中分布,已发现矿床10余处,矿点星布,以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为主[4-5]。

图1 白日其利沟脑勘查区区域地质矿产分布

2勘查区地质特征

勘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和三叠系八宝山组(图2),地层总体呈NW—NWW向展布,倾向185°~200°,倾角60°~70°。中—新元古界万宝沟群在区内大面积出露,岩性主要为细粒结晶灰岩、白云质灰岩(Pt2-3W(ls))、变质石英砂岩(Pt2-3W(ss))、灰黑色砂质板岩、紫红色砂质板岩(Pt2-3W(sl));三叠系八宝山组出露于勘查区南部,为一套灰黑色石英砂岩夹碳质板岩(T3b(ss))。区内构造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表现为逆冲兼走滑的脆性断层,F3断裂为主要的导矿、容矿构造。区内地质体展布、矿化带产出状态受构造控制明显,勘查区已发现的矿化带、化探异常均沿构造破碎带分布。岩浆岩主要由印支期侵入的花岗闪长岩、辉长岩和辉绿岩、闪长玢岩脉体等组成,侵入体与灰岩接触带及脉体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3地球化学特征

3.11∶50 000水系沉积物特征

勘查区经1∶50 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出了6处以金、铜为主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图3),其中,乙级异常4处,丙级异常2处,异常峰值高,规模大,各元素相互套合较好。

图2 白日其利沟脑勘查区地质概况

图3 白日其利沟脑地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

3.2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对勘查区1 548件岩石样品按不同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Au、Ag、As 、Sb、Cu在地层与岩体中较富集,Pb、Zn在砂岩和板岩中的富集程度相对较低,Au、Ag在花岗闪长岩中的富集程度明显较高,说明花岗闪长岩可能为成矿物质的载体,在成矿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31∶10 000土壤异常特征3.3.1元素含量特征

勘查区8 542件土壤样品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所有元素富集系数都大于1,As、Sb强烈富集(富集系数大于5),Au、Ag为富集元素(富集系数为2~5),Cu、Pb、Zn属正常元素(富集系数为1~2),所有元素的变化系数都非常大,均在50以上,最高(Au、Sb)达300以上。总体来看,Au、Ag、As、Sb的富集系数、变化系数均较大,易聚集成矿,Cu、Pb、Zn虽然变化系数较大,但富集系数一般,有富集趋势,但未能形成工业矿体,仅见矿化,可见该区Au、Ag、As、Sb为下一步找矿的重点。

表1 勘查区岩石中成矿元素分布特征

注:Au、Ag含量单位为(×10-9)。

3.3.2元素相关性特征

对勘查区8 542件土壤样品的分析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应用SPSS多元统计软件对所有的土壤测量分析数据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结果见图4。由表3、图4可知:当距离系数不小于0.65时,Cu与Zn高度相关,As与Sb亦高度相关;当相关系数不小于0.55时,可将成矿元素分为2类,一类为Au-As-Sb,另一类是以Cu、Zn为主的Cu-Pb-Zn组合,Ag则相对孤立。

3.3.3单元素异常特征

利用GeoExpl软件对勘查区所有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相当一部分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剔除异常点的正态分布异常下限处理方法[6-11],即采用平均值加(减)3倍标准偏差的方法剔除异常数据,直至无特高值存在为止,计算出最终的异常下限。依据勘查区和东昆仑实际地质情况,本研究的异常下限取值见表4。

根据表4,采用MapGIS软件的DTM分析模块进行了数据网格化分析,并形成了异常平面等值线图,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构造实际情况,以1、2、4倍异常下限按三级浓度分带,修正MapGIS软件形成的异常平面等值线图,形成了最终的单元素异常图(图5)。

表2 勘查区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

注:Au、Ag含量单位为(×10-9)。

表3 元素相关性

图4 勘查区土壤元素R型聚类分析谱系

元素异常下限/(×10-6)计算值本研究取值Au4.398Ag191.25165As35.9135Sb2.573Cu52.7870Pb41.2145Zn146.40120

注:Au、Ag含量单位为(×10-9)。

(1)Au。Au分析数据差别非常大,最小值为0.1×10-9,最大值为648.72×10-9。Au异常是区内强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异常,异常点数751个,最大值为异常下限值的81倍,富集系数为2.45,变化系数达316.89%。该异常呈NW向展布,西南部分布零散的串珠状小异常。异常区出露的主要岩性有变质石英砂岩、砂质板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及花岗闪长岩和大量NW向的辉长岩、闪长玢岩岩脉。异常区内可见大量的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少量的黄铜矿化、孔雀石化,局部还可见少量的铅锌矿化。截至目前,已在花岗闪长岩体与中—晚元古代万保沟群白云质灰岩的内外接触带发现了Ⅰ#、Ⅱ#矿化蚀变带,为明显的矿致异常。

图5 勘查区土壤异常分布

(2) As。As异常形状与Au异常相似,分布面积较Au异常略小,异常点数515个,最大值为 3 939×10-6,富集系数为14.11,变化系数达263.62%。As异常与Au异常吻合性较好,可作为找金的指示元素。

(3)Sb。Sb异常分布面积较小,异常点数450,最大值为451×10-6,为地壳丰度的2 255倍,变化系数也为区内最高,达337.64%。异常区出露白云质灰岩、花岗闪长岩和大量NW向辉长岩、闪长玢岩岩脉。

(4)Cu、Pb。Cu、Pb异常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二者异常套合较好,Pb异常面积较Cu异常稍大。Cu异常点数364,最大值为2 203×10-6,为地壳丰度的88倍。Pb异常点数444个,最大值为5 687×10-6,为地壳丰度的284倍。异常区出露灰岩、白云质灰岩、花岗闪长岩和大量闪长玢岩岩脉。异常区内可见大量的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少量的黄铜矿化、孔雀石化,局部还可见少量的铅锌矿化。

4综合异常特征及异常查证

4.1综合异常特征

4.2异常查证

(1)Ⅰ#矿化蚀变带。产于花岗闪长岩体西南边缘与万宝沟群白云质灰岩的接触带,分布、形态完全受构造和花岗闪长岩体的控制,呈条带状,NW走向,延伸约1 000 m,宽20~40 m。该蚀变带中可见大量的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少量的黄铜矿化、孔雀石化,局部还可见少量的铅锌矿化。该矿化蚀变带品位:Au 1.24 g/t,Ag 20.54 g/t,Cu 0.41%,Pb 0.81% ,Zn 0.49%。

(2)Ⅱ#矿化蚀变带。产于花岗闪长岩体东北边缘与万宝沟群白云质灰岩的内外接触带,亦呈条带状,NW走向,延伸约800 m,宽2~20 m。矿化带零星可见黄(褐)铁矿化、硅化、黄铜矿化、孔雀石化、铅锌矿化等。该矿化蚀变带品位:Au 0.95 g/t,Cu 0.13%~0.19%。

5结论

(1)白日其利沟脑勘查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及矿化带均受构造破碎带的控制,矿床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

(2)勘查区土壤中元素分布特征显示,区内Au、AS、Sb、Cu、Pb、Zn富集系数及变化系数系数均较大,具有明显的富集趋势,Au、Sb富集系数最大,反映出Au、Sb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Au、AS、Sb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综合异常可作为寻找金矿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张雪亭,杨生德,杨站君,等.青海省大地构造说明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2]程裕淇.中国区域地质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3]青海省地质矿产局.青海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4]袁万明,莫宣学,王世成,等.东昆仑金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J].地质与勘探,2003,39(3):5-8.

[5]孙社良,徐青峰,张寿庭,等.河南栾川地区陈南沟钼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评价[J].地质通报,2011,30(11):1785-1793.

[6]黎彤,倪守斌.中国大陆岩石圈的化学元素丰度[J].地质与勘探,1997,23(1):31-37.

[7]纪宏金,林瑞庆,周永昶.关于若干化探数据处理方法的讨论[J].地质与勘探,2001,37(4):56-59.

[8]姚涛,陈守余,廖阮颖子.地球化学异常下限不同确定方法及合理性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2011,26(1):96-101.

[9]黄瑞.化探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以攀西地区铂族元素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5.

[10]附山岭,胡斌,龚玉爽,等.白沙县长塘岭钨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物探与化探,2012,36(5):723-727.

[11]李晓峰,袁峰,白晓宇,等.典型矿区非正态分布土壤元素数据的正态变换方法对比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6):102-105.

(收稿日期2016-04-05)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erspective of the Bairiqiligounao Exploration Area in Qinghai Province

Yu DongliangGao Biao

(The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Bureau of Qinghai Province)

AbstractThe Bairiqiligounao exploration are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east Kunlun and the south side of Kunzhong fault zone.Based on analyzing the 1∶50 000 stream sediment anomalies characteristics and 1∶10 000 soil anomalies characteristics, the comprehensive anomalies of are divided based on spatial the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of the elements, by anomaly verification,the two gold mineralization alteration belts are found,but the mineralized bodies are small, which are not consistent to the anomalies scale.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of the exploration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rther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the exploration area is good.

KeywordsStream sediment anomaly, Comprehensive anomaly, Anomaly verification, Mineralization alteration belt, Prospecting potential

郁东良(1979—),男,工程师,硕士,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2号。

猜你喜欢

灰岩矿化勘查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南海礁灰岩稠油油藏注富气混相驱实验研究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铁矾渣中有价金属的微生物矿化-浮选回收可能性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