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6-08-01乔海霞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项目组实物资料

乔海霞



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乔海霞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大队

乔海霞,女,工程师,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大队。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者的成果结晶,是进行新的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为地质资料的保存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本文就地质资料汇交的重要性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三个方面展开,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建议。

地质工作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加强地质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为国家资源安全和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提供了保障。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重要成果及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因此,保证地质资料及时准确的汇交,对地质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意义重大。

地质资料汇交的定义

地质资料汇交是指各类地质工作与科学研究项目完成时,按相应规范规则,提交以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以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

汇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质资料的汇交普遍存在汇交不及时,自主汇交意识差,对国务院令349号《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国土资源部令2003年第16号《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学习不到位,不重视资料汇交工作,工作过程中缺乏耐心,验收不够仔细认真等问题。导致汇交工作开展时,原项目组人员已经解散,资料零散,缺失,收集困难,齐全性、完整性不够,汇交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另由于原始地质资料与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目前只强调目录清单的汇交及部分原始资料复印件和扫描件的汇交,汇交资料清单目录和资料并没有集中统一管理,造成监督困难,存在资料与清单不一一对应或不齐全不完整的现象,造成后期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性差,不能更好的为地质资料社会化更好的服务从而带动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地质资料汇交三个组成部分的常见问题:

成果地质资料

成果地质资料的汇交主要存在由于项目周期短,人员变动快,汇交资料没有统一专人管理,资料零散,部分为过程文件作为最终稿提交给汇交人员,给后期审查验收造成耗时大,重复工作等问题。另外还存在排版格式不规范,纸质与电子版不对应,部分文件缺失后期制作修改量大等问题。具体如下:

审批类:审批类文件在汇交时没有提交或缺失,或存在多个审批验收文件时,提交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未按照审批级次由高到低编排,同级、同类的未按时间顺序由新到老编排。由于有些没有电子版只能通过扫描而形成的,电子化分辨率很低,未达到300dpi要求。

正文类:报告正文前未附审查意见,封面、扉页、目录及正文之间未使用分隔符,目录未使用超链接,标题级别没有设定或设定级别有误,插图中未使用图文框,或显示方向非正向排版,插表排版不美观,续表缺少表头等,正文部分页码混乱,甚至一个报告分割成数个文件,报告封底缺少内容摘要等。

附表类:附表的内容分割成数个电子文件,比如封面、目录等,以及同一册附表的各页内容各形成一个电子文件且部分未插入页码或页码混乱。

附图类:

附图类主要存在字库色库不匹配的问题,造成存档文件中附图图件丢色、偏色和丢失信息。附图册中较为明显的问题是图幅较大的按规定尺寸图幅绘制不完整的,没有按标准图幅制成接图,造成图纸尺寸大小不统一,图册装订困难且不方便后期阅览。

附件及其他类等

除上述几类存在的问题之外,最严重的就是由于当时制作时应该盖章的部分未保留电子版且未扫描存档,如一些合同,承诺书,资质证书等,尤其是和其他部门和外单位合作的项目,拖欠汇交的问题最为严重,造成后期补交困难。

原始地质资料

原始地质资料顾名思义就是地质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唯一性,纪实性,对后期的分析研究、成果编制潜在价值巨大。但地质资料工作前期人力物力投入大,汇交人考虑到市场竞争及涉密管理等不愿意及时汇交,接管单位管理成本高,所以在实际的汇交工作中大多数原始地质资料仍然是向部、厅级提交原始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后存放在基层地勘单位代管。由于基层单位经费不足,管理条件有限,人员调动以及管理人员与项目组衔接不当,业务不熟练等造成丢失或破损等,对后期再次开发利用埋下隐患。目前原始资料齐全性、完整性均不能很好的保证,造成后期开发利用获取渠道困难,使国家大力投入巨额资金换来的地质成果没有更好的共享,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具体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有:

资料形成期耗时长,资料多且杂,多部门或与外单位合作造成的资料分散。

项目勘查找矿过程涉及测量、地质填图、物探、化探、(坑)探、槽棎,水文地质、采样,化验分析测试等多项工作交替实施,每一项工作的实施均会形成各自的图、文、表、数据等原始资料。

项目组人员汇交意识薄弱,使用过程不当,或对已形成资料不重视保管存放,不及时收集整理。

部分原始资料手图由于野外作业时天气等工作过程使用不当造成破损严重,素描手图等当时记录不完整,坑、槽探及钻孔编录记录当时没有及时装订成册,散页保管在多人手中。因为野外实际工作中,各环节工作人员沟通不及时,造成资料分散不集中,另对《办法》中普查勘探分十类归档不熟悉,认识不足,整理、分类、着墨、装订等等都不符合《规则》要求,归档后看起来很杂乱,造成后期汇交资料收集困难,审查验收时耗时大,真实性、齐全性、完整性都大打折扣。

管理设施不完善,未能保障地质资料的完好、妥善管理。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

根据《条例》和《办法》,自2009年起地质资料汇交应同时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但由于在实际汇交工作中,往往是由汇交工作人员直接填填报,有些单位都不经过档案馆,表中各项数据均来自项目负责人员口中,实物存储与清单目录脱节现象比较明显,抽检不便,不方便监督管理,在清单填报时数据不真实,另一部分实物资料运输成本高,汇交人考虑当时找矿不理想,不愿意为实物资料继续投入资金管理,没有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一些单位会在项目区附近租赁仓库存放,但由于项目组重组及人员更换,以及项目野外作业完成后为节约成本放弃有效管理,造成实物地质资料失散或标签、标识不清,损坏严重。

针对汇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关建议

要保证资料汇交的质量,就要从源头抓起,各工作环节环环相扣,参与人员重视汇交工作,才能何证汇交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议从以下方面改善:

首先,相关领导对汇交工作高度重视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领导的重视是汇交工作人员与项目组人员积极配合的保障。在单位内部从资料形成期间就严格按规范严格要求,成果资料的编制在初期应要求按规范制作,以免后期重复修改排版。原始地质资料在野外及时装订并统一管理,不要等时间过久,收集不全,造成立卷归档困难。

其次,项目组最好有专人负责并建立资料监督和交接机制。及时收集整理,重视原始地质资料的保管,做好完整性与真实性。以免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资料记录统计不及时,或者由于各项目组工作人员变动丢失部分资料,资料零散不集中、缺页,后期弥补有失真实性等。原始地质资料的唯一性决定了一些重要的文件资料应第一时间扫描栅格化,确保扫描件清晰可读,为以后二次开发利用做准备。需要装订的最好在装订前就扫描保存,以免后期多次拆装影响使用年限。必要时可开展原始地质资料展评活动,各野外分队相互借鉴学习,提高对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水平。实物资料建议重视馆藏基础建设和人才建设。

最后,汇交工作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汇交人员更应该主动学习相关地质专业知识及定期接受地质资料汇交培训学习,提高汇交业务水平。尤其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工作,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多和项目负责人沟通,多学习,做到及时准确保质的汇交。

结语

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应从从地质资料形成源头开始,环环相扣,层层把关,保证汇交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地质资料的完好、妥善的保存及再次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DOI:10.3969/j.issn.1001- 8972.2016.13.045

猜你喜欢

项目组实物资料
以实物为背景的勾股定理问题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当手绘遇上实物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项目组研究式教学对社会主义学院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及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