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策略

2016-08-01

中国科技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资源

李 聪



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策略

李聪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李聪,女,研究生,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主要方向为数字图书馆和信息资源管理。

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对于科研服务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具有实践意义的观点。在图书馆行业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

如付诸现实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首先详细介绍高校图书馆的概念和特点,分析高校科研的价值和高校图书馆对于高校科研的重大意义,深刻剖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服务方面当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提高科研服务能力的具体建议和策略。

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师生的信息需求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和新局面,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需要依据用户需求,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可以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

概念

高等学校图书馆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图书馆。具体是指学院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等等,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

特点

①读者的信息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因为高校具体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教学计划也是如此,因此其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也是经常性的。

②读者的信息需求有一定的集中性。因为教学的大纲和计划是统一的,进度是一致的,所以读者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集中性较强,图书馆对于那些需求量比较大的信息资源一般都要存储足够的复本数量。

③信息资源的收藏和管理要适应本校的情况和特点。要按照学校的具体专业和科研情况,对于专业文献要全面进行收藏,对于相关的边缘文献进行重点收集,而一般的文献资源则只需要适当收藏就可以,总之在信息资源收藏上要有主有次,并且所收藏的信息资源要能够显示出一定的水平,不能盲目进行。

④在总图书馆的基础上,按照读者需求和现实需求情况设置学院图书馆,两者紧密配合,为师生提供更加专业的信息服务,在分工上最好有所偏重,学院图书馆重点收藏比较专业和有深度的工具书和专业资料。

高校科研的价值

高校进行科学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无论是对于教师,学校发展还是国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教师通过进行科学研究,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对于自己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科研成果能够帮助教师进行职称的评定,并且可以促使科研工作者从各方面,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进行理论的验证。

教师通过科研逐步培养起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等都可以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最后,高校的科研成果对于国家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我国高校一直都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在这里创造的成果在改变着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我国对于高校的科研也是非常重视的。

高校图书馆为科研服务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资源库,对于高校的科研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假如没有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那么科研也就无从谈起,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

对于科研团队来讲,图书馆要为其提供的最基础的服务就是文献信息资源,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渠道和途径来进行自主的信息检索,也可以向专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咨询,有专业素养的人员可以为其提供有深度的相关分析报告,为科研团队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进行前期的信息资料检索和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及发展方向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只有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那么研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并且,只有研究相关热点问题和领域才是具有较高价值的,但是这些都离不开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因此对于任何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来讲,高校图书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都离不开这个信息资源基地。

高校图书馆为科研服务的问题分析

科研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对于提供科研服务的意识非常淡薄,其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为教学服务商,没有能够很好的分清主次,提高对科研服务的重视,这样浪费了很多信息资源,没有能够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价值。

信息资源不丰富,基础设施不完善

推进科研服务,需要更加丰富和专业的信息资源,这就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二次加工,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值,相应的基础设施也需要跟进到位,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配套设施要么非常陈旧要么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进行协调。

缺乏专业的科研服务人才

提供科研服务的对象包括学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教师职工,每个对象的知识背景和结构都很不相同,图书馆员需要对各个领域的信息进行检索和分析,这就对馆员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并不是科班出身,受到自身专业和学历的局限,这样很难保证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独立的附属部门,在平时的工作中,与教学和科研人员的接触比较少,这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了解研究人员的动态和信息需求,这就不能够主动的为其提供服务。

提高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水平方法策略

增强科研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接受现代的服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不能还是以前那种“守株待兔”的服务模式,而是要定期及时与科研人员进行互动交流,跟进其手中的科研项目,了解其信息需求,能够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需要的信息资源,充分提高其科研效率。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科研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将图书馆相关的专业人员集中组织起来,建立起服务团队,定期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另外,本人也应该根据学科馆员的知识结构需要,进行必要的知识结构补充,随时准备为科研服务贡献力量。

完善高校图书馆内的馆藏资源

进一步提高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数量,在进行采购的时候,要加强与院系的沟通交流,并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现有资源结构,有针对性的进行采购,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学科馆员”是指图书馆设置专职人员院系或者学科专业作为一个对口单位来建立联系,在院系与图书馆和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相互进行互动交流,为读者用户主动的收集和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学科馆员一般来讲可以为用户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对其科研有相应的帮助。学科馆员要主动的去了解学习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和研究动态,这就需要其具有一定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要成为信息方面的专家。

构建数字化服务模式

图书馆可以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捕捉到有价值有用的信息并且进行相应的整理,结合图书馆的网络基础设施,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方便的信息搜索途径和方式,充分提高其服务水平。中迅速找到有用的资源并进行组织整理,不断升级与从事图书馆的网络系统,让师生在远程便可以方便快捷地搜查到所需信息,打破传统服务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实现了图书馆的服务增值。

数字支持

高校图书馆网站和无线网络等基础设施,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服务模式,使得师生随时随地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

图书馆数据库建设

除了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要,购买性价比高的数据库之外,高校图书馆应该可以根据学科设置、专业类别、课程和其他的主题来创建各种有价值的自建数据库,适当开发学校的各种资源,进行信息挖掘和二次开发,尽量发挥出其最大作用。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因此,其必须要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能,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做出最大的贡献,但是目前在科研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高校图书馆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从服务人员,信息资源和各种基础设备入手,在各方面进行充分的改善和优化,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DOI:10.3969/j.issn.1001- 8972.2016.13.043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