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公园游客安全管理探析

2016-08-01唐智勇

绿色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森林旅游森林公园

唐智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森林公园游客安全管理探析

唐智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摘要:以近年来发生的森林公园旅游安全事件实际案例为基础,结合目前森林公园旅游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游客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预警监测、规章制度、安全投入等方面给出了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公园;森林旅游;游客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评价

1研究背景

目前,大量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旅游场所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为森林旅游事业的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随着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摆上了设程。本文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出对游客安全最为重要的一系列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构建出森林公园安全管理评价模型,以期为森林公园及类似的山地型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1.1森林公园发展简述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于1872年3月1日。黄石公园的建立是人类对森林风景及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利用的重要里程碑。继黄石公园建立后的百余年时间之中,国家公园的理念在全美以致全球得到了广泛推广。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家国家森林公园,其建成于1982年9月25日。我国目前共有已建成的各类森林公园1700余处,总占地面积约14.6万 km2。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仅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接待人数就达到了3590.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8.71亿元。

随着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森林公园的管理者们已经意识到,如何对游客进行有效的管理,特别是游客安全方面的管理是维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1.2国内外研究近况

近年来,许纯玲、吴必虎、郑向敏、禾珍等国内学者,以及国外的Demos、Somez、Michael Barker、Neil Carr等人,在游客安全意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张西林、戴斌、侯国林、李巧玲等国内学者,以及国外的Mieczkowski、Adam Blake、Richard George、Bentley 等人,则把研究的重心集中在游客安全事故成因方面;此外,赵波、李文中、邹统钎以及S.J.Page、Mawby、George、Sue Peattie等专家则在游客安全的保障机制方面开展了调查研究;另外,在游客安全评估及其它的一些方面,也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展过研究工作。

国外的研究多集中在具体的案例上,往往是以某景区、某旅游项目或某具体的游客类型作为研究点,缺乏全面的分析与总结,特别是游客安全管理模型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内关于游客安全管理的研究往往偏于概念化,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景区游客安全保障工作水平的提高缺乏现实意义。

2案例的收集与分析

2.1案例的收集

文章选取了发生在2010~2014年这5年时间内的森林公园旅游安全事件作为研究案例。案例通过“森林公园旅游安全事故(件)”、“森林公园游客安全事故(件)”、“森林公园管理安全事故(件)”、“森林公园安全事故(件)”等12个关键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www.stats.gov.cn)、凤凰网(www.ifeng.com)、新浪(www.sina.com)、网易(www.163.com)等统计网站及门户网站上进行检索归纳收集。其中,去掉重复的、不完整的报道,共得到有效案例23个,如表1 所示。

表1 2010~2014年森林公园旅游安全案例年份分布

森林旅游安全事件多为突发性事件,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自然灾害、安全事故、人生意外伤害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四个类别,如表2所示。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雷雨天气带来的山洪、雷暴等;安全事故则主要是公共设施设备运作不善或管理疏忽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拥挤踩踏等事件;人身意外事件主要体现在迷失、摔倒、冲撞等意外事件;社会治安事件则多为景区的不法分子及不良商贩实施的抢劫、讹诈等暴力事件。

2.2案例分析

(1)旅游者自身原因与景区管理缺失原因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比例最高。通过表2能够看到,在所有的安全事件中,由于游客自身原因及景区管理疏漏而造成的安全事件多达16起,占到了全部案例的69.6 %。迷路、失足摔倒及被野兽袭击等安全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游客自身安全意识淡薄而造成的。景区管理的问题多表现为设备设施的缺失或管理人员的疏漏失职,往往导致游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较大的安全威胁。

表2 2010~2014森林旅游安全案例事件类型

(2)安全事故影响面广。从样本案例中可以看出,由于公共设施、交通等方面发生的安全事件也较为频繁,共7件,占样全部案例的30.4 %。这类事件多是由于管理不善或从业人员疏忽造成的。此类事件影响面广,极易造成大量游客的伤亡,特别是会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应受到高度重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3)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大。自然灾害引发的游客安全事件占案例总数的21.6 %,但是事件中游客的死亡人数却占到了所有案例死亡人数的67.9 %。森林公园旅游安全事件中自然灾害的类型多为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及雷击等,其中山洪是导致游客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类型。

3森林公园游客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游客安全意识淡薄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的安全事件是由于游客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如:为了贪图便利而忽视了一些安全提醒;由于疏忽没有照顾好老人及小孩;擅自逗弄具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等。

3.2基础设施设备缺失

我国大部分的森林公园都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域,一年之中的夏秋两季为旅游旺季。许多景区的基础设施设备也只在这两季进行日常的检修和维护,而在旅游淡季则对基础设施设备的维护力度明显不足。

3.3从业者专业技能欠佳

许多旅游安全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从业人员的操作不当或技能不熟练造成。因此,景区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娴熟与否,是能否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3.4景区管理不完善

通过案例中的安全事件中可以看出,许多事件都与景区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相关,可见旅游景区的管理工作对游客安全事件的杜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景区管理不完善多体现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岗位人员不齐、安全宣教工作不到位以及应急预案缺失等方面。

4森林公园游客安全管理改善的建议

4.1利用先进设备,做好安全预警监测

目前,大部分森林公园对安防监控及环境预警方面的投入都明显不足。一方面,需加大投入力度引入先进的监控设备,对景区的治安及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另一方面也要针对游客的人身状态给予及时的安全警示。此外,也要进一步完善与外界救援部门的沟通渠道,实现信息快速准确无误的传达。

4.2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执行力度

随着数十年来森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大多数森林公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容都已日趋健全,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要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及以游客为中心的宗旨,对现有的规章制度重新进行人性化审视,使其更加的明确合理。同时,也要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和从业人员的管理考核力度,每一个环节都要明确责任人,提高安全意识及服务水平,通过定期演练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3增加安全投入,保障设施设备安全

通过对一些森林公园的实地调查发现,景区内的部分基础设施设备比较陈旧落后。这不仅需要景区对安全保障基础设施设备加大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还需要景区管理层制定合理的检修运维方案,以提高维保的效率。

5研究展望

森林公园游客安全管理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不论是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后续的研究应该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在案例分析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森林公园游客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并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在多种类型景区游客安全管理模式下的适应性研究;

(2)森林公园游客的安全管理是涉及到林业、交通、气象、公安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管理问题。要做到切实有效的管理,就必须能全面、准确的收集到景区及游客的各方面信息。因此,森林公园景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未来加强游客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韩玉灵,翟向坤,王业娜.国内旅游安全问题的前沿研究评述[J].华侨大学学报,2011(1):39~46.

[2]祝喜,王静,吴郭泉.旅游安全预警指标构建及应用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133~136.

[3]Bentley T A, Stephen J P, Keith A M. Adventure tourism and adventure sports injury: The New Zealand experience [J]. Applied Ergonomics, 2007, 38 (6):791~796.

[4]张雨晴,杨嘉琳.定制旅游景区安全服务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商贸,2011:146~147.

[5]李丰生,张文茜,曹世武.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研究进展与评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收稿日期:2016-04-18

作者简介:唐智勇(1981—),男,助理政工师,主要从事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X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94-02

猜你喜欢

森林旅游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游记
凶器哪儿去了
国内外绿化森林资源利用的优秀范例及启示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对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的研究探讨
《福建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颁布
不采野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