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根据地的部队剧团
2016-08-01毕星星
毕星星
山西是革命老根据地,1940年代的晋绥地区,抗日武装部队很多,有趣的是,好多部队都拖带着一个演出团体。
1940年代在中共的抗日根据地,演剧活动一度成为抗日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作为战争动员的手段,对宣传抗日救亡,动员民众参加抗战作用很大。
明清以来,传统戏曲繁荣发展,戏曲在文化生活里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即使如此,在广大乡村,演剧依然是为传统社会主流文化所轻视的。尤其是乡村小戏,虽说有教化劝惩的功能,村民主要还是用来娱乐,格调不高,鄙俗粗糙。历代各级政权极少关注过这一底层的演出活动,乡村演剧基本上处在自娱自乐、自生自灭的状态。当时的戏班子也都是游方演出,班主带班,艺人流动,聚散无常。总的来说,这是一种疏离于政治生活之外的艺术表演。
为宣传革命宣传抗日,根据地率先改造传统的民间班社,成立了新的戏曲表演组织。这些演出团体,仿照文明戏的方式,被称为“剧社”“剧团”。组织从部队抽调干部担任团长指导员,建立党支部,完善科层设置,使之完全成为规范化有系统的管理。同时积极成立新的民间剧团,根据地收留一些演出活跃的民间艺人和爱好唱戏的农民,组织了大批乡村剧团,这些新剧团或多或少受到地方政府财力的支持。剧团打破“班主制”“包份制”,演出不收报酬,吃大锅饭,实行供给制,统一发放小米粗布衣。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剧团和政府的隶属关系,它们由民间班社变成了政府的宣传队。
如何提高艺人的政治觉悟,使他们由一个职业艺人变成真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也是根据地戏剧运动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艺人们组织起来,讲解政治法令,提高政治觉悟。通过改造,艺人们支持拥护根据地政权,自觉地在演剧中宣传革命,宣传抗战。太行三分区的老艺人,开戏前联系实际给观众讲剧情。“演《千古恨》,就联系实际讲蒋介石不让八路军抗战。演《反徐州》,联系的改组统帅部。有空还讲破除迷信”。“当他们从干部口中听到红军打下柏林,打死希特勒的消息后,他们大部分人就自动地给老百姓宣传解释,常常开始三五个人谈,一会儿就围成一圈子”。(鲁石《一个民间剧社的成长》)改戏的中心,当然是改剧本。边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搜集旧剧,选择突出阶级斗争,无关风月一类的剧目上演,其余大部分经审查后禁演。陕北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山西的《张秋林》《好军属》,都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剧目。
当时的八路军几个师都有自己的剧社,如抗敌剧社、七月剧社、战斗剧社等。山西后来的“山药蛋派”老作家马烽、西戎等,大体上都出身于这些剧社。有趣的是,国民党的抗日武装也有自己的剧社。如傅作义将军就是山西临猗人,部下的晋南老乡很多,老家唱蒲剧,傅将军部队在绥远时,就附设了一个蒲剧团。将军经常到剧团去看望,蹲在地上和大家一起吃小米酸菜。百灵庙战役以后,蒲剧团排演了新戏《百灵庙》,蒲剧名家阎逢春饰演傅作义将军,唱抗日大捷,在当时很是轰动。
好多人不明白,在抗战最艰苦的1940年代,中共根据地为什么还要养那么多跳舞、唱歌、作曲、拉琴的?这些人统统属于部队建制,却又不会打仗。每当遭遇战斗,他们当然是部队的拖累。根据地都是些穷苦贫瘠的地方,当年老百姓养活自己尚且困难,勒紧裤腰带才能供给一支军队。这些文艺兵不耕、不织、不会扛枪,每年照样享受几百斤小米的军供。当年音乐家常苏民在晋绥,当地有顺口溜说他:“打南面来了个大学生,手里拿着喂唔呤(小提琴音译),多来米发真好听,他叫常苏民。”
这只能说明,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共就非常重视文艺社团的宣传。把乡村戏台变成政治舞台,让革命宣传传播到遥远的乡野。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军队保留大量的歌舞团建制,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源头。1940年代边区政府就搜罗艺人组建剧团,把他们变成公家人。宁可由政府出资养活,也要组织文艺队伍。须知在艰难困苦的抗战年代,政府的财政负担能力非常有限。建国后的1950年代初,民间艺人全部组织成国营剧团,就是根据地包养政策的延续。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通过体制化的社会系统运行组织,动员全社会的财力支持,包办了公共文化产品制造,文艺工作人员也都成了公家人。这其中,军队的文艺团体表现最为抢眼。这一批当兵的,不打仗,领高薪,待遇远远超过底层的士兵和一般文艺工作者。这种发展的弊病,到后来越来越明显,艺术生产成了官家行为,艺术家也逐渐贵族化。
改革开放后,县以下的剧团,政府逐渐甩开包袱,交给了民营。近几年,大型演出团体,也一步一步推向市场,变成了补贴加票房。现在,又传来了军改的消息,南京军区首先甩开了前线歌舞团、前线话剧团——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