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德钦县葡萄产业现状及问题

2016-07-30斯那拉宗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德钦葡萄

斯那拉宗

一、当前德钦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德钦县依托神奇壮丽的梅里雪山、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延续百年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葡萄优生环境,超前谋划,重点扶持,优质葡萄产业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德钦县地处北纬30度线、青藏高原南缘“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海拔高差和特殊的气候条件,很适合葡萄生长 。 1999年,德钦迎来了我国葡萄酒专家组,他们惊喜地发现:德钦平均海拔2400米的澜沧江、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区,雪山融水丰沛,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干燥,砂质土壤,紫外线强,蒸发量大,具有传统葡萄区域所不能比拟的独特优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酿酒葡萄的优生区。由于这里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反而使这种珍贵的葡萄品种得以优化,品质更好。

东坝镇四年前开始试种植葡萄,刚开始推广时举步维艰,农民还不能接受这种产业,思想还比较僵化。通过多方面做工作,最终主要建成了以大厨房村、渠东村、小河口村为试点的葡萄基地。按照“一年栽植、二年挂果、三年见效”的总体规划,种植葡萄面积 亩。葡萄种植总面积 多亩,目前产果葡萄面积 多亩。主要有里扎马特、食府罗莎、红地球等二、三个品种,年产量 多吨。2010年大厨房葡萄经过三年的成长,得到了喜人的产量。大厨房村葡萄每亩平均收益为1万—1.1万元,农民的收入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时为了更好的储藏葡萄,镇村两级积极筹集资金,建成了恒温冷库,解决了葡萄储存的燃眉之急。大厨房村的葡萄效益明显提高后,带动辐射影响本村和周边村农民的注意,极大地调动了我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我镇葡萄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根据今年的发展形势,预计我镇2012年新增葡萄面积在1000亩以上。

截至2015年6月,全县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13400亩,基地建设累计投资1.5亿元。葡萄产量从初次挂果的50.3吨增至2014年的4146吨;农户种植总收入从17.6万元增至2014年的2828.8万元。葡萄产业发展又带动了运输、劳务输出、服务等产业,一个新的产业链快速滚动,实现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葡萄是德钦县水果产业中的优势果种,栽培历史悠久,群众具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及栽培管理经验。当前,德钦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葡萄产业作为特色产业结构调整来强县建设的重要项目。经过几年努力,葡萄产业已初具规模。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葡萄已成为德钦县主要林产业,有利于农民增收,但在产业化推进实施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近几年来德钦县虽然农村“三项”建设已实施,水利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多数地方,特别是坡度稍大的地未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配套渠系,致使部份地块冬春干旱时无水灌溉,夏秋多雨时排水不畅,影响产量及品质;二是部分农民接受科学技术知识能力弱,管理水平差;有的乡镇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把葡萄作为“懒庄稼”来种,种后即等收成,重栽轻管,病虫害严重,葡萄早期干果现象突出,致使部分地块葡萄树势差异大,投产慢,优质果少,效益低;三是现全县从事葡萄生产技术推广服务专业人员少,而德钦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已达 11040多亩,一个技术人员平均要负责上百亩,科技措施的普及推广难度大,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目前德钦县的葡萄销售,除少数几家葡萄营销酒厂企业酿高品质红酒的销售外,受传统农思想影响,大多以散装到农贸市场销售为主,上档次的少,许多增值技术如分级、清洗、酿酒包装等未采用,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对葡萄加工质量的需求,影响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五是德钦近几年药材、核桃、大棚蔬菜等产业齐上阵,而适宜种植的面积有限,因而各产业之间争地矛盾十分突出。

三、对策与建议

1.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规模集聚发展。积极引进葡萄种植标准化生产大棚基地建设,促使全镇葡萄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政策,解决葡萄种植户的土地需求问题,争取土地向葡萄种植大户、葡萄种植标准化公司集中,着力推进规模经营,打造集葡萄种植、种苗培育、葡萄深加工及葡萄观光农业为一体的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德钦葡萄将发展到20000亩,预计年产量可达16000吨,实现万亩葡萄园目标。

2.推广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培训班对种植户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培训,推广水肥一体化、三避技术、科学修剪、控温调湿、综合防治、合理用药等控产提质新技术,普及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全镇葡萄总体栽培水平,全面提升葡萄果品质量。同时,结合畜禽养殖,积极发展循环农业项目,构建畜禽养殖-粪便-粪便生化处理加工-有机肥-增施有机肥-无公害葡萄生产产业链,促进葡萄产业发展走循环之路,形成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运作的特色高效农业路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

3.强化品牌包装,利用协会拓展市场。加快葡萄协会规范化建设,强化“志广”、“和和吉吉”等响亮的葡萄产业品牌的宣传与推介,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努力提高和吉葡萄的响亮度、知名度。进一步发挥葡萄协会的自我服务功能,促进协会发展,不断壮大协会经济实力,做到农资统一进货,降低生产成本,组建专业市场,建造葡萄冷藏保鲜库,提高葡萄附加值,增加会员收入。同时,充分发挥葡萄协会的作用和优势,强化信息沟通、技术交流、行业监管、对外宣传的功能。全力确保协会规范化运作,不断健全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高葡萄产业经济效益。通过协会与南宁市及周边县区建立起长期广泛的业务关系,使和吉镇的葡萄种植基地成为他们的产品供应地,实现市场无缝隙对接、开创互利互惠的新局面。

4.开辟观光基地,拓宽产业发展空间。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和吉镇的地理优势,统筹规划,精心设计,积极推进葡萄产业从一产向三产延伸,打造集观赏、采摘、餐饮、休闲为一体的葡萄观光产业,进一步扩大和吉葡萄的知名度,使葡萄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德钦葡萄
葡萄冬季还能挂树上
德钦藏族初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
德钦中学学生绘画作品选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葡萄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浅谈德钦奔子栏“喇丝”的礼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