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学为本”的课堂

2016-07-30李付晓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刘老师分数概念

李付晓

当下,自主学习已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流方式,但很多课堂上,真正的学习并没有发生,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课堂效率低。真正的学习意味着知识的重构,判定课堂是否充满生命活力,是否有效,就要看课堂教学是不是促进了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是不是做到了为学生的学而教,而不是为了教让学生学。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为本”呢?

一、精心准备,为学生的理解而教

数学教学必须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且重要的是理解质,而不是信息量。对于学习的重难点,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似懂非懂。新的学习内容能够真正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并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才能真进促进学生发展。“数学学习依靠理解,为理解而教。”这种理念应深深地刻印在每位数学教师心中。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说过:“教师要深刻地理解把握所教学科。驾驭教材的高手才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特级教师蔡宏圣为准备《平行》这节课,他不仅读透所使用的苏教版教材,而且把北师版、人教版、苏教版三种不同版本中的同一内容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他设计的《平行》-节课具有了灵动的创意。本节课两个要点:平行的概念、平行线的画法。可以说是一个概念一个技能,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为了让学生理解“同一平面”这个抽象的概念,蔡老师创设了两支铅笔下落的两个场景: (1)同时落地面。(2) -支落在地面,另一支落在课桌面上。此情景没有非数学因素,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同一平面”的含义。在蔡老师精心创设计情景及循循善诱下,学生在课堂真正理解掌握了所学内容,蔡老师是在为学生的理解而教。

二、“活”用资源,为提高兴趣而教

许多优秀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做到“活”用生成资源,因为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动态随机生成的过程,其间学生会出现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都是教师所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新生成的资源常常会成为课堂教学契机,乃至亮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动态,用心捕捉及时搜集有效筛选学习活动中瞬间生成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生动情景和鲜活的课程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使课堂走向动态生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如:特教刘永宽老师在讲《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时,五年级知识他用的是四年级学生。在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分数环节,有的学生写100分、99.9分、1/1000……。刘老师把学生写的分数一一板书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明白研究的是分数而不是考试分数。在研究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时,刘老师在巡视时发现5种答案后,让学生把五种情况全部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研究。之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刘老师让1名学生站起来,提问该生站全班的几分之几?全校几分之几?整节课刘老师都是在有目的利用学生身边资源、生成资源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三、扎实训练,为能力形成而教

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设计精巧、语言生动、气氛热烈,而且也要在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风格中,更多是要有传统的扎实训练才能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如:徐斌老师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上,从试一试到想一想、做一做、练一练、比一比,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经验练习了一系列运用倒推方法解决问题。练习非常地扎实。刘永宽教师在《解决问题——植树问题》一节课上,共出示分层设计的11道练习题,练习突破了过去“技能操练”的陈规,而变为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原理,为提高学习效率而教

表象、变式、反例等心理学的原理在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不仅可以澄清数学概念与定理,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而且是理解新知识的有力工具。如:特级教师张兴华在《面积和面积单位》-节课中,学生在学习平方分米这个单位时,他设计的教学过程是:①先让学生用lcm量自己的课桌,为学生设疑;②让学生试着说一说ldm2的含义;③观察面积单位是用什么图形表示?有多大?④闭上眼睛想一想,有多大?⑤在信封里找出ldm2;⑥用ldm2度量课桌等。通过以上6个环节,ldm2这个面积单位就以鲜明的形象印刻在学生的脑子中。在这里,张老师借助表象这一中介,使学生兴趣盎然,掌握了抽象的数学概念。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学习的结果不仅包括知识的建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或深化,情感的丰富和体验的深刻,技能的形成或巩固,认识策略的提高和完善。为此,要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机会,为学生深度的参与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到“以学为本”。

猜你喜欢

刘老师分数概念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幾樣概念店
可怕的分数
幽默的刘老师
算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