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工作有感
2016-07-30杨玉生
杨玉生
摘 要:学校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班级是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中小学生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故而,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班主任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和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使班级集体成为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有效组织载体。这些感悟和体验来自教师的直接感受,我们期望中小学有更多的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讨论和交流,以使班级集体真正成为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组织载体。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工作艺术;中小学生;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班干部;组织载体;班级集体建设; 感悟
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人们跨向理想的彼岸。而班主任就好比学生过桥的引路人,如果引导得好,一批批孩子将在一座座桥上顺利通过,最后到达理想的彼岸,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我多年来的带班实践,觉得要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确是一项长期、艰巨而繁杂的工程,它需要教师用智慧去播种,用汗水去耕耘,用爱心去浇灌。下面就班主任工作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重视品格教育,塑造学生高尚的心灵
有人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从不认为这句话是在给教师唱赞歌,我认为它是对教师职责使命的一种要求。的确,从学生踏进校门那一刻起,他们的心灵成长、品格的形成,无一不受到老师深刻的影响,而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班主任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班主任文明大方的言谈举止,礼貌周到的为人处事,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必然会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及时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长期的、点点滴滴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优秀的心理品质。青少年的心灵极具可塑性。教师的责任重在育人,我相信自己做到了。二十多年来,我所带的每个班级都有良好的风气,我的学生都很懂事,很会做人,他们使我深感欣慰并引以为荣,我坚信他们将会因此而受益终身。
二、用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知识越多,他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就越容易,在学生中的威信就越高,学生就越把他当做“知识之源”而被深深吸引。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途径多样化的今天,教师早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也不会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而信服和尊重你。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为自己充电,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修养,才能指导学生全面发展。一个知识渊博、兴趣广泛、谈吐幽默的班主任,会令学生由衷钦佩,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仅会使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而且对其他所学知识也充满探索的兴趣,从而带动班级呈现良好的学习风气,最终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三、密切联系任课教师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
要完成一个班的教育教学任务,单靠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密切联系班级的每一位任课教师,使全体任课教师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集体。班主任应主动承当各任课教师的“参谋”与“助手”,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经常邀请任课教师参加班级的联欢活动、主题班会、家长会等。调动家长积极参与教育是班主任需要做的另一项工作。班主任应了解每一位学生家长的性格特征、文化素养、教育水平、家庭生活状况等,依次全面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学生在校内发生的事情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商量教育措施。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互相配合,将会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合力,大大提高教育质量。
四、热爱学生,注重情感管理
随着新时期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变化,青少年越来越追求个性自由,班主任如果只是一味的以严治班,以高压政策管理学生,一味的“冷酷到底”,恰恰相反,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放纵,对教师特别是对班主任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失职。班主任应把每位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对待,从内心深处去关爱他们、呵护他们,从行动上去鞭策他们。这种爱不是肤浅的、造作的、口号式的外部形态,而是一个人民教师复杂的、深刻的、持久的内部特征,他像空气一样自然,像阳光一样无处不在。一个充满爱的集体才是最有凝聚力的集体,才是一个健康、阳光、充满希望的集体。别人都说,我所带班的学生特别团结,我想这与爱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爱,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能力,一种巨大的力量。
五、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对差生必须理解和尊重,对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用全部的爱心去滋润他们的心田。对差生存在的缺点错误,要实事求是,不任意夸张,不讽刺挖苦和变相体罚他们,而是循循善诱,甚至苦口婆心,更要找出犯错根源,对症下药,及时纠正,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采用启发、诱导、引导等多种方式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坚持正面教育,适当批评,更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给以鼓励、表扬和奖励。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任何一个看似愚顽不堪的差生,其实从内心深处是充满自尊,渴望进步的。他们需要得到的是肯定的眼神,鼓励的语言,真心的爱护,无私的帮助。差生是可以转化,可以进步的,而作为一个班级,只有尽可能地消除差生,才是一个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集体。
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和文化氛围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班主任要时常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发挥优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的学习;在班会课上进行学习经验交流,共同提高学习水平。
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我作了如下尝试:
1.设置“图书角”。新学期伊始,发动每生捐1-2册课外读物,丰富课余生活。
2.评选“故事大王”。每学期在班级组织讲故事比赛,并评选出故事大王。
3.坚持写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摘抄读物中精彩的语段;摘录读物中的好词佳句;故事中的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新时期,新挑战,班主任应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才能形成自律、和谐、进步的班集体,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