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实施ERP项目重点与实现方案
2016-07-29刘亚栋王亚鸽白海涛
刘亚栋 王亚鸽 白海涛
摘 要: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它将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客户紧密联系起来,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继承和优化,提升基础管理水平,追求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文中对一般制造型企业所重点关注及突出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ERP管理软件思想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生产制造型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客户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07-00-03
0 引 言
制造型企业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的关键在于其能否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企业不能仅仅为了上ERP,必须根据自身的重点关注及突出问题,并结合企业经营现状来有选择地实施ERP系统,而不能根据厂商的相关实施方法来构建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1 当前制造型企业面临的问题分析
1.1 外部突出问题
外部突出问题包含以下3点:
(1)同行竞争对手不断增加,产品的技术门槛较低,企业要想生存必须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成本增加,需要有效地控制物料的使用成本,减少料的损耗。
(3)交货期紧张。
1.2 内部突出问题
内部突出问题包含以下6点:
(1)成本核算不准确(主要指产品)。
(2)采购。包括物料的采购数量,到料节点,对供应商的管理等。
(3)库存管理。不能及时准确地知道物料的收发存状况及账、物、卡不一致问题。
(4)领料控制难。仓库无法确定领出去的物料到底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应该领取这么多,这样会导致仓库与生产脱节,不能及时知道生产在将来的一定时间内需要什么物料、需要多少物料。
(5)决策层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困难。决策层无法及时准确的获取财务相关数据,如现金流,应收及应付,成本分析等;无法及时准确的获取生产相关数据及企业运营的相关数据。
(6)业务层的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传递困难,甚至导致工作失误;业务流程不规范,随意性大,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业务流程不固定,操作随意性大,降低公司的工作效率,阻碍公司的发展。
2 对重点突出问题的诊断分析
作为一个按订单生产的制造型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成本与交货期。通过以这两个问题为出发点的管理诊断,发现并非所有的管理瓶颈都会导致成本明显增高和无法交货,因此这些问题便不急于解决。首先需解决的是能导致成本明显过高和影响交货期的问题。不能按时交货的诊断如图1所示。
造成不能按时交货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交货周期短和产能不足。交货周期短只能通过公司销售部门和客户进行协商解决,这不是ERP能够直接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产能不足问题的分析,因为库存更新不及时,采购信息无法及时获得,生产无稳定的计划以及资金问题都能由ERP系统解决。关于成本高的诊断分析如图2所示。
造成成本高的三个主要原因为废料多、产品合格率低和库存占用资金量大。废料多可以通过改进工艺和生产设备来改善,产品合格率的问题则要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来改善,而这均不是ERP能够直接解决的问题。ERP能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管理库存和采购来降低库存,以减少库存对资金的占有。
3 ERP系统解决问题思路
3.1 系统整体运行规则及运行约定
系统整体运行规则及运行约定包含如下几项:
(1)系统中所设置的库房均不允许负库存及所有单据未通过审核便进行下一步处理。
(2)系统中所涉及的库存单据(即财务确认材料成本的入库、出库单)期末结账前必须有金额。
(3)系统中按部门设置了相应的系统仓库,在操作过程中业务人员必须准确选择,以防止进错库房。
(4)生产过程中应按照BOM单据进行生产投料。
(5)外购原料、外购产品及自制产品入库时,委外清理、委外加工入库需要各业务发生部门填写相应的请检单,经质量管理部门检验完毕后,填写对应检验单,才完成入库流程。
3.2 销售管理子系统
公司销售部销售员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后,负责在ERP系统中将合同详细信息(客户名称、型号、数量、销售单价等)录入系统。
销售合同需要安排生产计划时首先下推生成销售订单。销售订单为生产计划的指导单据也是将来销售出库的依据单据,销售人员需要明确生产/销售出库的产品类型、数量和交货日期等关键信息。
生产部计划员根据销售订单生成生产任务单,在销售订单维护界面选择需要生成生产任务的销售订单,然后选择下推生产任务单,即可进入生产任务单制作界面。
生产部计划员制作生产任务单时,系统会根据计划员选择的产品编码,自动关联对应的默认产品BOM和工艺路线,计划员只需要录入本次计划生产数量和计划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以及生产备注要求即可完成一级生产任务单的制作。
当产品生产结束需要给客户发货时,销售部销售员可以直接制作发货通知单或者根据销售订单下推生成发货通知单,销售人员需要确认购货客户名称、本次发货的产品规格型号和发货数量等重要信息。
发货通知单确认后,成品库保管员根据发货通知单制作销售出库单,在发货通知单维护界面选择下推生成销售出库单。成品库保管员根据发货通知单制作销售出库单,需要填写本次实际出库数量,出库库房和发货人员信息以及其它信息。
产品销售出库后需要财务部门进行销售结算,在销售出库维护界面选择下推生成销售发票。
财务部应收会计或销售部结算岗根据销售出库单制作销售发票时,需要确定单价和含税单价以及本次销售税率税额,制作完成的销售发票作为财务部销售收入账务依据。
3.3 采购管理子系统
采购部门负责公司外购物资的采购工作,保证外购物资按期按量按质入库,并负责与供应商的账务往来。
3.4 采购入库
采购部计划员根据MRP(物料需求计划)自动生成采购申请单,在采购申请单维护界面选择下推生成采购订单。
采购订单为采购入库的关键依据单据和信息,采购人员需要明确供应商、外购物料类型、数量、单价、含税单价等关键信息。采购部采购员根据采购订单制作收料通知单/请检单,在采购订单维护界面选择下推生成收料通知/请检单。
库房保管员根据收料通知/请检单制作外购入库单,在收料通知/请检单维护界面选择下推生成外购入库单。
库房保管员录入外购入库单,作为物流库存账务记账的主要依据,保管员需要录入实收数量、收料库房和保管员等信息。外购物料入库后财务部门需要根据供应商开具的采购发票进行采购结算,在外购入库维护界面选择下推生成采购发票。
财务部应付会计或采购部结算岗根据外购入库制作采购发票时,需要确定单价和含税单价以及本次采购税率税额,制作完成采购发票,作为财务部材料采购账务依据。
生产车间按生产计划领取原材料,在系统中填制生产领料单,审核后,生产车间打印单据前往库房领料。
3.5 生产管理子系统
生产部计划员根据相关订单制作生产任务单,按产品BOM层级从高到底逐级制定下达生产任务单。
当计算选项中“-现有库存”在MRP运行时,判断下级生成的产品生产任务单的对应库存是否满足本次加工需求,如果库存足够则不会生成对应的产品生产任务单,库存不足时则产生缺少数量的产品生产任务单。
生产部计划员需要分解下级产品生产计划时,在生产任务单维护界面,右键打开选项菜单,选择生成下级任务单选项,即可生成BOM层级子项生产任务单。
生产部计划员已经下达但未制作工序流转卡的生产任务单进行调整和修改时,进入生产任务变更单模块中,选择已经下达的生产任务单可对计划数量、生产车间、计划开工/完工时间等信息进行修改,修改完毕点击审核、变更按钮,即可完成变更处理。
生产部计划员对已经下达生产任务单的领料数量和种类进行调整和修改时,进入生产投料变更单模块中,选择已经下达的生产任务单的投料单,可对单位用量、计划投料数量、计划投料时间、工序、工位等信息进行修改,修改完毕点击审核、变更按钮,即可完成投料单变更处理。
3.6 车间作业管理子系统
生产计划员需要开始对产品进行加工时,在生产任务单维护界面,选择需要开卡的生产任务单,下推生成工序流转卡。
工序流转卡作为车间工序加工顺序和相关数据的关键单据,会自动获取产品工艺路线信息,车间或计划员检查工序流转卡上的车间工序转序顺序是否正确,并对计划开工时间和计划完工时间进行设置,最后计划员将工序流转卡打印形成纸质产品加工过程工艺卡作为工序流转的实物依据。
工序加工车间在产品加工完毕需要进行工序汇报时,在工序流转卡维护界面选择需要汇报的工序记录,选择下推生成工序流转卡汇报。
工序流转卡汇报作为车间工序加工的结果反馈单据,需要加工车间计调员将本车间加工结果录入系统工序流转卡汇报中,包括实际开工时间、实际完工时间、实作数量、检验合格数量,最后将工序流转卡汇报打印生成纸质的车间送货单,作为车间之间工序交接的依据。
末道加工车间在产品加工完毕时需要进行产品入库处理,在工序流转卡汇报维护界面,选择末道工序汇报信息,选择下推生成产品入库单。
产品入库单作为产品加工流程的最后环节,是车间工序加工转序、汇报最终结果的关键单据,需要末道加工车间计调员将本车间加工结果录入产品入库单中,包括入库时间、实收数量、收货仓库、验收、保管等信息,最后将完工产品入库单打印形成送货单,作为车间与零件库交接的依据。
3.7 财务会计管理子系统
3.7.1 物资入库核算
物资入库部分包括外购物料入库、自制件入库两部分。其中外购物料入库若无发票时为当期暂估核算;若有采购发票当期到达,则为正常外购入库核算。系统将核算出各明细物资的材料成本差异。自制件入库核算的入库成本由财务根据目前产品成本核算办法进行处理,核算完毕后,由专人在系统中进行自制入库单据成本的维护。
3.7.2 物资出库核算
物资出库部分包括生产领用、销售出库两部分。这两种业务期末将由系统自动根据存货计价方法进行核算。部分特殊情况需要手工确定成本或维护进行。
4 结 语
制造型企业通过实施ERP系统,可以进一步整合企业各种资源,提高资源运作效率,从而驱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 (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周玉清,刘伯莹,周强.ERP与企业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陈启申.成功实施ERP的规范流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辛明珠.轻松图解ERP--跟我学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闪四清.ERP系统原理和实施(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刘秋生.ERP系统原理与实施及其案例分析[M].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7]张友生.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辅导教程(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