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舟桥:医学博士建Model,医者仁心写科普

2016-07-29刘婵

大学生 2016年13期
关键词:科普文章

刘婵

下午三点半,记者来到吴舟桥工作的地点——北京市肿瘤医院西院区。经过走廊,进入一个几平米的讨论室。墙壁、长方形桌、地板砖都采用统一的白色系,桌前放置着深蓝色椅子,在纯白的空间中注入一抹令人心宁的颜色。桌上只有几份规规整整的文件和一支笔,不大的空间里整洁有序,看不见混乱和散漫,只有秩序和严谨。

吴舟桥的形象和这个空间展现的风格很搭配,发胶让他的头发向后定住,一丝不苟,白大褂里面穿着蓝色衬衫,脚上穿着黑色皮鞋。上次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接受《大学生》杂志的采访时,他在白大褂里穿了黑色衬衫,搭配棕色尖头皮鞋、蓝色格纹长裤,那是一身在公派欧洲留学期间置办的行头。

面对记者的好奇,吴舟桥的回答轻描淡写:“因为外边穿白大褂,里面就不适宜再搭配白色这类浅色衬衫。”“我每天会用发胶,几分钟就好,不会太占用时间……”

事实上,穿着正式是吴舟桥的一贯作风。不仅是工作时,平时他在私下里也穿得很正式。吴舟桥是北京大学医学部2005级八年制连读临床博士生,在校期间他创办了流浪猫关爱协会,据大学同学庄一丁回忆,自己曾撞见吴舟桥穿着西装喂猫。

“穿得正式会把自己工作变得更正式。我希望通过正式、干净利落的穿着让病人和家属知道我们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医疗工作的重视。”

翻看吴舟桥的照片,很难找到他穿着休闲的时刻。

一对臂膀科研和临床

2015~2016学年度,吴舟桥被评为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这是他学医的第11个年头,他也即将拿到他的第二个博士学位。因为持有“医疗的目的不仅是手术成功,更是为了让患者能够回到正常生活中”的观点,2011年,他决定参与公派留学项目,为自己的漫长医生路再加上四年。为研究如何更进一步提高外科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恢复,他决定到有几百年外科研究经验的欧洲获得更完备的科研训练,于是申请了荷兰鹿特丹Erasmus医学中心的外科学科研博士。

吴舟桥的研究课题是吻合口瘘,是胃肠道手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也是病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他的那股寻根究底、不断探索的劲儿,使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他的团队在2014年建立了全世界首个大鼠术后吻合口瘘模型;2015年又建立了全世界唯一能够自发诱导术后并发症的炎性肠病外科模型,研究成果很快发表于该领域顶尖杂志《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上,很多在这些动物模型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逐步进入前临床试验阶段。

吴舟桥出色的科研能力使他获得导师的充分信任,从博士第二年起就独立带领团队进行研究。在其学术文章中,有15篇为第一及通讯作者。2015年,他有9篇文章被SCI期刊接受或发表。截至目前,他共有20余篇文章登于SCI期刊,个人影响因子超过60。

“欧洲有这样的传统,经常以发现者或杰出贡献者的名字命名一种模型。”他在Erasmus医学中心的导师曾提醒过他,只有当他在研究方向上的专业水平超过自己的导师时,才有毕业的资格,他至少得创立一个“Wu's Model”(吴模型)或“Wu's Score”。吴舟桥做到了。

因科研成果丰硕,吴舟桥提前半年完成了在荷兰的科研博士学业。2014年11月29日,他在微信朋友圈贴出了自己毕业论文的照片。封面在常规要求外多了四个繁体汉字:术瘘格致。

2015年3月,他顺利回国工作。

吴舟桥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充分认可。至今,他已先后八次参加欧洲外科会议,16次汇报其研究成果。2015年回国后,他再次受邀前往欧洲以教师身份与诸多著名教授同台,向胃肠病科学者讲授其模型的建立方法。同时,他已是多本国际著名杂志的审稿人,长期为《英国外科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等顶尖外科学杂志审阅论文。

对吴舟桥来说,科研和临床是相辅相成的一对臂膀,他擅长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服务。2015年回国后,吴舟桥多次向同事们介绍了他在欧洲的研究成果,把西方手术后快速恢复的最新理念分享给国内同事,并得到了诸多教授、医生们的认可。目前,一些科室已经在其倡导下逐步实践这些规范,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此外,吴舟桥总是带着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注重总结临床经验。他回国后在外科轮转的第一个月,就碰到了一例全世界极为罕见的病例。除了悉心诊治之外,他还查阅相关文献,总结经验教训并发表于顶级肝脏病期刊《国际肝脏(Liver International)》上,为今后此类疾病的诊治留下了宝贵的临床资料。

现在,他正在北京市肿瘤医院工作,在医院工作期间,他需要把肿瘤外科的相关科室轮转一遍,在工作量比较大的科室,也有过一周大大小小十多台手术的时候,手术时间也增长,最长的一次手术持续了16个小时。他有跑步的习惯,他说这一方面是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拥有更出色的体魄,更有精力上手术台。

虽然忙,但是吴舟桥不惮于在病患身上花上充足的时间。化疗病人的液体的输入量已有模板,但他每次都会把病人的身高、体重等信息代入系统自己再算一次。他会给自己负责的病人做心理疏导,每天到病房和他们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对一些有焦虑情绪的病人,也细心地抚慰和叮嘱注意事项,还会询问病人关于医院护理方面的问题。

脱掉白大褂的吴舟桥,还是和医生这个身份扯不开。他是国内著名科普团体“科学松鼠会”成员、“果壳网”医药达人、专栏作家、新浪知名博主。吴舟桥认为,治病能帮助少数患者,科普却能让更多人获得正确的医学知识。从最初的尝试到现在成为科学松鼠协会成员,他花在写作技巧调整上的时间至少有两年。随着几百篇文章的撰写,他逐渐认为优秀的科普文章应通过吸引人的方式引导读者看到文章中的闪光点。用他自己的话来讲:“科普文章需要写个好故事。”

他的科普文章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针对日常健康生活误区,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专业解释。他还曾写关于中西方医疗比较的文章,破除对“国外的月亮更圆”的迷信,其文章网络阅读总量逾百万次。

吴舟桥认为,医生这个职业与生俱来地和责任为伴。无论在哪里,他都始终牢记医生角色。2015年,他曾在飞机上救助突发疾病的乘客,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飞机上救人了。他认为,这种社会责任意识既源自北大精神的熏陶,也出自医学训练的培育。

他的时间几乎全部分给工作、科普文章,只有一小部分空闲时间分给了一个爱好——音乐。他和自己在北大临床五班的同学组建了乐队Glaucoma,乐队的名字翻译过来就是“青光眼”。吴舟桥负责打鼓,他开玩笑说自己应该是鼓手中最会治病的,大夫中最会打鼓的。他们的歌有《全麻》《甲亢》《良性前列腺增生》《精神分裂》《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等。而他们在豆瓣小站中的介绍是这样的:“共同的医疗背景让我们不满足于谈情说爱的靡靡之音,我们希望借助我们的音乐传达更多的健康理念。”

医者仁心,从选择了医学专业开始,吴舟桥就一路疾行,从未止步。他说,是医生这个职业让自己学会选择、学会承担,学会在做出选择后继续往前看,永不后悔。

问:你在大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大学的变化都是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特别是北大的学习和生活,不经意间就改变了自己。有一门课肯定是可以改变自己的三观的……那就是“统计学”。说实话学过这门课的人对待数据的看法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现代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很多学科的发展也都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之上,收获很大。不过,当时学这门课的时候并不知道,一直到做医学研究的时候,才慢慢体会到统计学的重要性。

问:在大学哪个阶段,你对自己的规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答:从总体上来说,我只是觉得大致的方向是明确的,但并不是每一步都是精心计划的。入大学后,我慢慢发现自己对于研究的兴趣,于是当去中科院实习的机会出现的时候,我就没有让机会溜走。进大学之前就有出国学习的一个大方向,但具体如何实施,一直没有准确的答案,一直到进入临床后才发现我想进一步深入学习如何把外科研究做得更加细致、完善,于是我就去欧洲留学了,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也就更加清晰了。所以并非光靠想,主要是靠行动。

问: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中,你不仅在学校是佼佼者,还从全国优秀大学生中脱颖而出,你认为自己是如何胜出的?

答:总觉得自己是太幸运了,所以能被大家恰好发现。所以,不是要拥有美,而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猜你喜欢

科普文章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科普达人养成记
文章导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