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的魔力
2016-07-29王子潭
王子潭
导语:太平洋沿岸的某一段,一个绚烂的印加帝国沿大洋而生。那里,生长过最为复杂的文明,也失落过最奇幻的文化。谜一样的存在,就是这里,遥远的秘鲁。
从中国到达这里,需要飞行2万公里,包括转机时间需要总共40小时才能抵达!盛极一时的印加文明,是如何在几百人的西班牙骑兵面前,瞬间崩溃灰飞烟灭?我太爱这里了,一种说不出的吸引,即便是第二次探访南美,也一定要再来这里看一看。
这次为期两周的匆匆旅程,浮光掠影地走过秘鲁的三个城市,很多地方都没时间仔细去探索。如果将来有机会,一定在这里好好体验。来到这片安第斯山区,就象回到久远的过去。这片土地不仅诞生了我最爱的美食巧克力,培育出土豆、西红柿、花生、草莓、菠萝等等许多农作物,驯化了可爱的草泥马(羊驼),还有那色彩绚丽的印第安服饰和风格鲜明的安第斯音乐和歌舞。
秘鲁是一个拥有多个种族,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的国度。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为古印加文化的发祥地。其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亚马逊河丛林、安底斯高原印加遗迹及世界最高的的的喀喀湖,使秘鲁成为世界上最具观光价值的国家之一。
居民和自然条件的多样化提供了不同人之间丰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多种用地方法,并形成引人注目的文化和地貌的融合。因此旅游胜地秘鲁将常年提供给旅游者丰富的选择自由。马丘比丘是秘鲁古印加帝国的古城遗址,古城街道狭窄,整齐有序,宫殿、寺院、作坊、堡垒等各具特色。它们多用巨石堆砌而成,没有灰浆等黏合物,大小石块对缝严密,甚至连一个刀片都插不进去。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丘比丘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秘鲁是多种族国家,在过去5个世纪由不同族群融合而成。印第安人在西班牙人殖民统治之前已在秘鲁土地聚居数千年,但由于传染病散播,他们的人口骤降。西班牙人和非洲人在殖民统治期间大量涌入,与原住民互相融合。秘鲁独立后逐渐有来自英格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欧洲移民定居。
所以,秘鲁的文化主要来源于印第安和西班牙传统,但也被非洲、亚洲和欧洲族群影响。秘鲁早期的艺术可追溯至前印加文明的陶器、纺织品、首饰和雕塑。印加人维持了这些工艺的制作,并在建筑等领域取得较大的成就,其中包括马丘比丘古城的兴建。巴洛克艺术是殖民时期的主要艺术,但在一定程度受到当地传统的影响。这时宗教事物是艺术作品的主要描绘对象,当时大量兴建的教堂和库斯科画派就是当中的代表。独立后秘鲁艺术的发展停滞,直至20世纪初期印第安主义运动的兴起。
同时当地的民族也一直保留着他们独有的生活习俗。几百年来,印加人们并没有改变,他们就像是脱离了时间一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头顶彩色的绒帽、参与古老的仪式、手握精致的麻绳、驱赶一群群羊驼。他们从容而坚定,超然地生活在安第斯山脉之中……
或许也正因为这些,秘鲁一直被人们成为南美洲最神秘的国度,吸引着游客一次又一次地前来。说起的的喀喀湖,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水神的女儿伊喀喀爱上青年水手的托,水神发现后大怒,将的托淹死,的托死后化为山丘,伊喀喀变成浩瀚的泪湖,印第安人将他俩的名字结合一起,于是,有了圣湖。
另一方面秘鲁也是一个野生动物的天堂,这个国度拥有着地球上一切的自然资源,山脉、海岸、雨林、丘陵、湖泊等等均汇集于此。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适合多种生物生存。当然最知名的要数羊驼(“草泥马”)了,而火烈鸟、鸬鹚、海鸥等等生物也为秘鲁增添了生机。
秘鲁的食品和菜肴丰富多样,别具一格。秘鲁烹调是产生于西班牙和本地烹调的偶然交融,二者都已有了大发展,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其它多种美食传统的深远影响。从非洲来的奴隶,上世纪居住在秘鲁中部的中国人,还有意大利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了现今的可口而种类繁多的秘鲁烹调。
秘鲁人民是马铃薯的最早培育者和食用者,马铃薯至今仍是他们钟爱的食物。烹调技术多有独创的秘鲁人民可以用马铃薯作主要原料,制作出上百种风味各异的糕点和佳肴。在他们款待宾客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几道以煮、煎、烧、烤方法制作的马铃薯风味菜。
因为靠近海边,秘鲁的主要美食都是海鲜,最有名的有辣子鱼片、卤汁海鲜、巴马扇贝和鲜虾拼盘。当地特色甜食有紫玉米糊、利马鸡蛋点心、牛奶粥和佩帕夫人糖等。饮料方面当地人回向你推荐深色奇恰酒,还有世界著名的皮斯科酸酒,这是一种用皮斯科酒、秘鲁柠檬和糖制成的鸡尾酒。
秘鲁海岸拥有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凤尾鱼是这里著名的特产。秘鲁寒流使水温下降,带来硝酸盐等营养物质,促使浮游生物等鱼类饵料大量繁殖,从而吸引800多种经济鱼类、尤其是鲥鱼等冷水鱼类在方圆二百海里的区域聚集。
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了,你会发现,秘鲁人很讲究菜肴香脆,注重菜肴量小、质精,一般不喜太咸,爱甜味。主食爱吃米饭,对面食品种也喜欢品尝。当地的名菜有:牛肉、甘薯和大蕉烩制的“桑科恰多”;马铃薯干煎的“丘纽”;甜咸味的虾菜汤“丘佩”等。秘鲁的传统饮料是奇恰酒和皮斯科酒,分别以玉米和葡萄酿制而成。但是还是有一些小区别的,山区的印第安人爱喝奇恰酒,沿海城市居民喜饮皮斯科酒。
在秘鲁,有喝古柯茶的习俗。古柯是一种灌木,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树高1至3米,叶含可卡因,有麻醉作用。当地印第安人常用古柯叶泡茶,称为古柯茶,同茶叶和咖啡一样饮用。为了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穷苦的印第安人把古柯叶当作咀嚼剂,带在身边随时放入口中咀嚼,以便充饥御寒。就这样,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
秘鲁国家信息
语言:西班牙语、奇楚瓦语
国际长途电话区号:51
货币:新索尔 (New Sol)
首都:利马(lima),
气温:年平均气温18.7℃,被誉为“世界不雨城”。
气候: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全境气候自西向东依次是太平洋狭长地带的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安第斯山脉中段的高原气候和东部亚马孙流域的原始森林的热带雨林气候。
行李:根据各航空公司规定, 每位团友可免费托运行李一件(重量不能超过35 公斤); 手提行李一件(尺寸不超过35CMX23CMX36CM即22寸X9寸X14寸)
酒店:酒店内不备个人洗漱用具如牙刷、拖鞋等,请自备。入住酒店后请马上索取酒店名片以备不时之需。
高原反应:秘鲁有部分景点的海拔在3400米以上,如库斯科古城和马丘比丘等。在低海拔地区生活的人到那里容易产生头痛和呼吸急促等高原反应。因此,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保证睡眠充足,不宜饮酒,不宜吃得过饱。
购物:当地购物主要以印加工艺品为主,以金、银、铜、皮制品,驼羊毛制品,木制品为主。秘鲁的特产细滑柔软的羊驼毛,可织成毛衣和披风。利马的印加礼品市场出售铜、银、土耳其玉等制成的具有印加文化特色的饰物,以及秘鲁山区的特产APACA羊毛地毯等颇具纪念性的物品。此外,钱袋、皮带、手提袋等皮革制品,及森林、山区的手工民俗工艺品及陶土制品等,也非常有特色。
最佳季节:8月-10月最佳旅游季节。 在海岸夏季(12月底至次年4月初)期间,很多秘鲁人都纷纷前往海滩,这时阴霾天气变得晴朗起来,阳光也破云而出。 在安第斯地区,凉爽、干燥的季节是从5月至9月,此时也是旅游的高峰期。夜晚的山区可能非常寒冷,但是整个白天却可以享受灿烂的阳光。高原的雨季是从10月至次年5月,最恶劣的天气是1月和2月。 炎热而潮湿的亚马逊雨林总是在下雨,最干燥的月份是从6月至9月。不过,即使是在最潮湿的季节(12月至次年5月),每次下雨也不会持续好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