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界不宜仿官场

2016-07-28周其仁

廉政瞭望 2016年7期
关键词:强制力商界官场

为 什么选了这么个题目?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跟官场打一些交道,也跟商界打一些交道,我教过的学生一部分去了政府部门工作,一部分在企业工作,当然还有一部分留在学界。我的观察不够严谨,但却有这么个印象,就是商场很喜欢模仿官场。

企业界动不动开峰会,什么叫峰会?这些都是从官场移植过来的。这个当然不是什么太大的事,它只不过间接的跟我们怎么渡过难关,怎么把中国企业做成世界一流水平,可能有一些关系。

官、商究竟有何不同?

全世界所有文明,每个国家既有官又有商,缺一不可,一个都不能少。但是这两者关系不同国家差别非常大。

官或者说国家,或者说政府,非常重要一个特征,就是有社会授予他一个强制权,或者更严谨讲合法的强制权。

交税、发布命令、管制一些事情、禁止一些事情。你要违背这个禁止,后边会有一连串东西跟着来,会有处罚、罚款,可以动用国家机器限制自由,甚至剥夺生命。这是所谓我们中国人讲的“官”,这就是这套体系的一个主要特征。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文明要没有这个东西,恐怕不行。

那么什么是商界?企业?企业的特征是自愿,再大的公司,再大的老板,手里没有强制力,不能强加给别人成本。企业靠什么发展?是基于自愿的契约,通过给人家增加价值,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吸引人家掏钱来买,然后获得利润,同时也产生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所以官、商是非常不同的,根本的不同就是强制力这种资源的配置,全世界现代文明都不能把这个力量放在商界,一定把这个力量放在所谓官界。当然强制力拿在政府手里,怎么监督和平衡?怎么能够放在笼子里?这是一套现代政治学的学问,现代民主、法制发展的学问。但是这个差别是清楚的。

仿不来也没必要

为什么我这个题目叫商界不宜仿官场?仿不了。因为无论你怎么仿,怎么看上去像,本质上强制力也不会配置给商界。你仿了以后会影响发挥长处。你看“官”,它有什么特征?从上到下,政令要统一,令行禁止,保持一致。因为它是承载社会强制力,运用强制力的一个组织和机构。

企业如果学了这一套,或者心向往之,自觉不自觉去仿,会妨碍发挥企业的特长。我们再看看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第一、契约精神。就是你没有强制力,自愿的。这个产品要不好,人不买,你一点办法也没有。你只有改善产品、改善服务。所以为什么要诚信?因为企业家手里别无他物,定了约要履约,不能说我公司大了,今天跟哪个领导人在一起了,我就可以这样那样,不行的。

第二、创新精神。现在国家把创新地位提高了,十三五中五个关键词第一个就是创新。什么是创新?不受束缚,向一切方向探索。比如,厦门企业家不仅是为厦门人民服务的,不是赚厦门市场钱的,全天下的钱都可以打主意。这个创新精神的范围,官和商是极其不同的。

第三、承担对应市场不确定性的决策重任。市场千变万化,为什么千变万化?讲到底天下的客户是最没准的,口袋里的钱什么时候掏,往哪个方向掏?严格的说没有人驾驭得了,尤其是过了必需品这个阶段。企业就是要做决定,很重的责任,这是优秀企业家必须承担的。

当然,官员的思维也非常重要,尤其对大国来说,个性太张扬可能不适合到官场工作,但是到企业界来工作,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不是联合国秘书长也可以考虑人类的问题,不是省长也可以考虑全省的问题,也可以跨出中国想问题。还有一个例子是马云,当年他那句话我一直很欣赏“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他是谁?当年谁也不知道马云是谁,他又不是商务部长,凭什么开口就说“天下”?

官场文化影响力太大

我要讲讲为什么商界要仿官场,在中国不仿也很难,因为中国大一统,所以我们这个官场的文化是非常强有力的,有极大的影响力,包括学界,也经常容易受影响,这个是我们的历史传承决定的,很难改变。

当然学了有很大好处,整齐划一,企业也需要整齐划一,需要执行力。但是去仿官场文化会有一些代价。没有强制力的机构组织、社会分工的部门,如果完全去仿,不自觉的就被那种思想方法框住了,就麻烦了。

有时候一个口号压倒一切,大家一哄而上,然后就过剩产生。同时大家看一下我们的消费市场,多少东西供不应求。为什么那么多进口?为什么那么多人跑到世界各地去大手买东西?是我们产业界的想法太单一。

当然我们还可以看看近代中国的教训,很多人说强制力搞商业不是很好吗?这么大个国家,一个主意有了以后,一个命令不就搞下去了吗?这个对,追赶经济的时候,发挥了作用。但是你看日本的经验,追到跟最先进的经济持平以后,这种原创的动力就非常重要了。

我们到现在还是靠国家主导的后发优势,但是我们要准备另外一口饭,有些事情谁也不知道怎么做,要有人先去试先去闯,超出已有的认知范围,多数人不看好不看中,看不起看不上。也有些人敢于碰,直到做出来市场为止,现在这个东西是非常缺的。

中国近代搞过官办企业,搞过官督商办,我们国家工业化期间有大量全资国有企业,为什么后来要改革?国企改革一个中心纲领 “政企分开”,为什么要分开?两种组织两种文化两种思维习惯。当然它们都是现代文明不可缺的东西,问题是我们要认清我们的角色,特别像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手里就是靠消费者自愿,心甘情愿把钱掏给你,成就我们的财富,成就我们在社会的地位,这道理要把它想得透透的,然后解放观念,解放行为习惯。

推荐理由

年初,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在“2016正和岛新年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认为,商学习官有很大好处,但模仿官场文化会有一些代价。企业没有强制力的机构组织、社会分工的部门,如果完全去仿,不自觉的就被那种思想方法框住了,就麻烦了。

猜你喜欢

强制力商界官场
商界大佬对“20年代”的忠告
致意《商界》25年
浅析环境标准的法律地位
浅析托马斯?伯恩哈德的《习惯的力量》中的权力关系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与法家思想的时代性危机
浅析国际法与法律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商界求生
官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