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之解疑答惑
2016-07-28张敏
张敏
摘要:“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句中的“掇”读为duō,释为“拾取、摘取”,还是同“辍”chuò,意为“停止”呢?“明明如月”在诗中比喻什么呢?文章依据句意理解,分别从写作背景、引文内容、思想情感三个角度解疑答惑。
关键词:掇;明月;人才;君子;抱负
从2000年3月第二版开始,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选入的《短歌行》课下注释就将“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句中的“掇”标注为读duō,释为“拾取、摘取”。
2000年之前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及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徐中玉、金启华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都将“掇”,释为“同辍chuò,停止”。另外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为“辍”(中学语文网中网)。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中《短歌行》的正文也为“辍”字。
到底是“掇”还是“辍”?
如果是“掇”duō,意为“天上皎洁的明月呀,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 “掇”duō,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5年版,商务印书馆)中的解释有“拾取、摘取”之意,列举两个语段来证实。一是选自《诗经·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采采:茂盛的样子。芣苢:一种草,这里指它结的籽。薄、言:都是句首语气词。)二是选自《汉书·贾谊传》:“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云。”(凡:一共。切于世事:与当代的事关系密切。著于传:写到传记里。云:语气词。)看来“掇”,读为duō,释为“拾取、摘取”是无可置疑的。
如果是“辍”chuò,意为“天上皎洁的明月呀,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运行呢?”似乎狂人发狂语。如果看作反问句可解释为“天上皎洁的明月,永不停息的运行着。”根据曹操的四言诗往往两句为一组,四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特点,联系上下文意,“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可解释为“我对贤才的忧思与渴盼如同天上永不停息运行的明月,不可断绝。”《辞海》《辞源》对“明明”这个词目的释义均为“明亮”,月的明亮皎洁与渴盼贤才的焦虑忧伤可有相似之处?能否作比?
所以我认同2000年人教版对《短歌行》课下注释的修改。将“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句中的“掇”读为duō,释为“拾取、摘取”更为妥帖。
“明明如月”在诗中比喻埋没在乡野村间还没有被发现的人才。《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描写:“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操坐大船之上…… 谓众官曰:‘吾自起义兵以来,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曹操正谈笑间,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操问曰:‘此鸦缘何夜鸣?左右答曰:‘鸦见月明,疑是天晓,故离树而鸣也。…… 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曹操所作之歌即为《短歌行》。从写作背景来看,此诗写于曹操平定北方之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前夕。是夜明月皎洁,曹操摆酒设宴款待诸将,言谈笑语间,深谙用人之道的曹操不忘归功、表彰、感激众人,“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在北战中依靠各位取得了胜利,南征中有各位可以依赖,还担心什么不会成功呢?曹操又时时不忘许诺以利益,“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此情此景此时,一向精明干练、胸怀开阔、思虑周全的曹操会犯“该来的没来”厚彼薄此的错误吗?所以他将在座的文臣武将比喻为已经发光发热的太阳般的人才,而将那些埋没在村野乡间还没有被发现的人才比喻为明亮皎洁的月亮,既照应了《诗经·郑风·子衿》《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八句,又呼应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同时借月亮抒发欲多得贤才的愿望。如此,才会产生“歌罢,众和之,共皆欢笑”的效果。
曹操用“明明如月”比喻具有美好德行的君子。从全诗看,诗人引用了《诗经》中的三首诗,前两首分别是《诗经·郑风·子衿》和《诗经·小雅·鹿鸣》,依次表现对贤才的渴慕和礼遇。“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诗经·大雅·大明》中“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的化用。《毛诗注疏》:“文王之德,明明于下,故赫赫然著见于天。明明者,文王、武王施明德于天下,其征应照澈见于天。”《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意为追求或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故“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在前两个引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谈“明德”,译为“像月亮一样具有光明磊落品德的君子啊,快来到我的身边,让我自身的境界得以至善至美啊!”这样既与引文的文义相符,又与后文自比周公遥相呼应,既是对贤才的要求,更是诗人对美好德行无止境的追求。
全诗感情基调为“忧思”:一忧时日无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二忧贤才不多,“青青子衿”四句,“呦呦鹿鸣”四句,“越陌度阡”四句,“月明星稀”四句。三忧天下未得,“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我统一天下的抱负就像明亮皎洁的月亮呀,我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这样解释既与“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的写作背景相吻合,也为推出最后的点睛之笔“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作好了充足的准备,又贯通了全诗的思想情感,“天下未得”是忧思之源,“统一天下”是此行之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