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学习
2016-07-28文/王荣
文/王 荣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学习
文/王 荣
课堂教学是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进行教学,在一节课中,教师基本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也就无法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组织能力,协作能力等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无形中也就影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在几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在表现中享受乐趣,产生探究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儿童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教师还应该多方位创设相应的氛围,鼓励学生表现自我。这是对孩子学习乐趣、创造天性的最大保护。
在设计《我是草原小牧民》活动中,我首先请孩子们在熟悉的《草原就是我的家》富有动感和蒙古风格的音乐声中律动,复习蒙古舞的简单动作。紧接着又请学生谈对蒙古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请大家欣赏蒙古草原风情图片。在基本学会歌曲演唱后,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请大家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表现蒙古风情。可以引吭高歌一曲,可以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可伴着歌声跳一段优美的舞蹈,可进行充满激情的配乐诗(歌词)朗诵,还可以用画笔描绘壮丽的大草原……这一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更让孩子们产生一种自己根据音乐自我表演的欲望。
二、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体现自主探究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都说明了彼此相互探讨、交流有助于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生在这种民主、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索、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思维和培养各方面能力。
然而,教师往往对全班同学进行教学时,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认知能力、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只能服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学生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很少交往和沟通,这样既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合作共事能力的培养,所以,应该改变这种做法,变“被动”
为“主动”,建立全新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上欣赏课时,特别是欣赏乐曲时,学生经常提不起兴趣,他们不了解时代背景,甚至不愿去了解,对乐曲的了解也微乎其微,针对这种情况,应改变过去那种做法,先简介作曲家的时代背景,然后听乐曲,最后告诉学生乐曲的内容及讲解听听想想所提的问题。现在,我在上欣赏课之前,先分好学习小组,让他们去搜集有关作曲家的资料,由组长负责并带好搜集的资料,在上这节欣赏课时,每组学生将自己找来的资料都拿出来,有的找来了作曲家的其它曲子,边播放边进行讲解,有的小组将他们找来的资料组织成一个故事,简介音乐家一生的事迹。由于各组之间找到的资料都是不同的,通过交流,填补了各组之间的不足,尽管学生在讲解、描述时的语言很稚嫩,但是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各抒已见,每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互教互促,许多问题都凭着小组集体的智慧得到了解决,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这样,在愉快的合作中解决了问题,享受了探索的乐趣,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又给自己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为他们增添了一份自信,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发挥学生特长,给学生展示的空间
世上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特点,这在音乐中就往往会表现为特色、特点的东西,只要我们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细致的观察、调查就会有所发现,再进行恰当的安排展示。那么就能够在音乐课堂上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展示。信心得到增强。从而也促使其他同学的认同、学习。如在器乐教学,的“口吹乐曲”,经我的调查了解,农村来的学生在家乡跟着小伙伴玩吹口哨、哨子,甚至有些同学会用树叶、草叶吹,并且会用竹子做笛子、用叶子做小喇叭来吹奏。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提供平台让这些学生上去进行“才艺”展示。对有特长的学生得以在课堂上展示和发挥这。让城里的学生佩服不已。进而跃跃欲试。我再在课堂上及时进行的评价,并对这些民间的“口吹乐曲”以及“乐器”作了积极意义上的介绍,进行赏识教育。并且因势利导,开展“音乐小老师”、“小小音乐家”等形式课堂,让农村来的学生教城市的学生做笛子、小喇叭,教他们吹奏各种形式的小乐器,让他们玩成一片,融为一体。
四、在活动中学习音乐,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参与、发现知识的主动探究过程,是学生的思维想象和个性得以发展的过程。比如:一年级下册第一课《红眼睛绿眼睛》,我选了一位同学来表演交通警察叔叔,手持“红绿灯”;选几位同学扮演坐在公交车上的乘客;再选几位同学分别扮演路人。随之音乐响起,同学们有做骑自行车动作的,有做学生上学表演的……他们走到十字路口,“警察”“亮起”“红灯”,同学们都停在线外,“绿灯”亮起,同学们通过路口。此时,小演员们演得非常入情,同学们看得入神,教师也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和鼓励。也就在这演与看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歌曲演唱时的感情处理做得恰到好处,同时对歌曲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的过程也感到非常的轻松愉快。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在引导、鼓励、肯定、赞许中激发创造热情。
总之,建立高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共同的追求。“教无定法”,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摸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王家学校)